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兰州交通大学会计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概念题

1. 长期股权投资

【答案】长期股权投资包括以下内容:①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 ②投资企业与其他合营方—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 ③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④投资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应按初始投资成本入账。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应分别企业合并和非企业合并两种情况确定。

2. 无形资产

【答案】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具有以下特征:①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并能为其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②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 ③无形资产具有可辨认性; ④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但是,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

3. 财务报表

【答案】财务报表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状况的信息运载手段,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 附注。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基本假定和目标构成了财务报表表述最基本的概念。它们是财务报表的基础,一切其他概念都是从这个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有主体假设、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

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在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关注主体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化的信息。为此目的而编制的财务报表可以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需要,但是它是以过去的交易与事项为基础的,且必须符合确认的基本标准。另外,财务报表的目标应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特别是最主要的使用者评估主体管理当局履行资源受托责任的情况并据以进行重大的经营方针和人事任免与奖惩决策。财务报表的编制必须符合公认的会计准则,做到公允表达。

二、简答题

4. 如何计算发行债券的价格?

【答案】债券的实际发行价格是,将债券到期应付面值和各期应付的利息,按市场利率折算的复利现值之和。其一般计算公式为:

债券面值的现值=债券面值×到期偿还本金的复利现值系数

各期利息的现值=每期债券利息额×分期付息年金现值系数

每期债券利息额=票面价值×每一付息期的票面利率

由此可知,债券的发行价格随市场利率的变动而呈反方向变动,即当市场利率低于债券票面利率时,债券发行价格高于其面值,发行价格高于债券面值的部分,称为债券溢价。如果市场利率高于债券票面利率时,债券发行价格低于其面值,发行价格低于债券面值的部分,称为债券折价。值得注意的是,债券一经发售,债券信托合同即告成立,其后无论市场利率如何波动,对发行的债券均不产生影响,也就不必调整会计记录。

5. 我国现行《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

,请对此做简要评价。 整性负责”

【答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是单位负责人要会计人员造假; 二是会计资料不规范。现行《会计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规定体现了法人治理结构的管理理念,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会计信息真实性、完整性的第—责任人,加大了单位负责人的责任。《会计法》对单位负责人明确定义为:“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单位负责人主要包括两类人员:一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如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公司制企业的董事长、国家机关的最高行政官员等; 二是非法人单位的负责人,如代表合伙企业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等。单位负责人不是指具体负责经营管理事务的负责人,如公司制企业的总经理等。

单位责任人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代表单位依法行使职权,理应对本单位的—切事务(包括会计事务)负责,但在会计工作实际中,由于将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其他人员都作为会计责任的主体,造成了多重主体、无人负责的局面,所以,明确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责任主体有很强的针对性。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是考虑到企业单位现在普遍实行厂长和经理负责制,对会计人员实行聘任或合同制,—般来说,会计人员不会主动造假,单位负责人的授意、指使、强令是产生违法会计行为的关键因素,单位负责人以“不懂会计”等理由推托法律赋予的责任,道理上说不通,与实际情况也不符。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这不仅是以法律形式非常严肃地确立了会计事务的责任主体,而且能促使单位负责人重视会计工作,加强会计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不再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会计人员做假账,对纠正会计—信息失真,加强会计管理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强调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责任主体,有利于规范会计行为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根本上解决会计秩序混乱等突出问题。

6. 不同财务报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答案】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是财务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财务报表按照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可以分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之间的区别

资产负债表是总体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其构成情况的财务报表,它是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资产负债表的整体结构是根据“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设计的,采用左右对称的结构,左方列示资产项目,反映全部资产的分布及其存在形态; 右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反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和构成情况。资产一方的项目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一方的项目均按流动性由强到弱,从上至下排列。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企业所拥有的各种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以及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 可以分析和衡量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还可以把当期与前期资产负债表进行比较,从而了解企业资金结构的变化和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情况的财务报表。在利润表中所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所有收入和所有费用,以及据此计算得到的报告期的利润或亏损,是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是一种动态财务报表,它还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获利水平,据此可分析企业利润或亏损的成因,评估企业的经营效益。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会计期间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对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的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以现金为基础编制,其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变动有自身的特点,即提供企业一定期间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信息。通过报告企业现金的来源、运用、净额的增减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流动性,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在一定期问内企业的现金来源、用途及现金余额变动的原因等信息。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指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当全面反映一定时期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情况,不仅包括所有者权益总量的增减变动,还包括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重要结构性信息,特别是要反映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让报表使用者准确理解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根源。

(2)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联系

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是静态的则务报表,反映特定会计主体在某一时点的则务状况。利润表是动态报表,反映一定时期特定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经营成果最终形成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利润表的影响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也就是所说的勾稽关系。用公式表达为:特定会计主体一定期间的损益一期末留存收益一期初留存收益。

②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特定会计主体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而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特定会计主体一定期间的财务变动状况,这种变动状况集中体现在主体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上。财务状况变动的结果必然反映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之中。因此,现金流量表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