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兰州大学会计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固定资产折旧
【答案】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进行的系统分摊。其中,应计折旧额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和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企业的固定资产虽然在使用过程中能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但由于使用过程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都会引起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固定资产的有形磨损是指固定资产的物质磨损,定资产的无形磨损是由于科技进步而引起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而引起的价值损耗应在其使用过程中用计提折旧的形式实现价值补偿。常见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等,不同的折旧方法对具体—个会计期间而言,计提的折旧额是不相同的,因而最终影响企业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应纳税额,但从长期来看,只要所得税的税率保持稳定,那么折旧方法的选用对企业的利润影响为零。
2.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答案】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系列说明财务会计并为财务会计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体系,它可用来评估现有的会计准则、指导并发展未来的会计准则和解决现有的会计准则未曾涉及到的新会计问题。
3. 交易性金融资产
【答案】金融资产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之—的,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①取得金融资产的目的卞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者回购; ②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部分,具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③属十金融衍生工具。
二、简答题
4. 若企业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的投资成本中,包含的己宣告尚未发放现金股利,对此,企业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处置该长期股权投资时,应作何会计处理? 试结合举例说明。
【答案】(1)企业无论是以何种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投资时,对于投资成本中包含的应享有被授资单位已经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不构成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即企业在支付对价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对于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对方已经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预付款,构成企业的—项债权,其与取得的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作为两项金融资产。
举例如下:甲公司于2010年3月10日,自公开市场中买入乙公司20%的股份,实际支付价款800万元。另外,在购买过程中支付手续费等相关费用20万元。假定甲公司取得该项投资时,乙公司已经宣告但尚未发放现金股利,甲公司按其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可分得3万元。则甲公司在确
认该长期股权投资时,应将包含的现金股利部分单独核算,相应的账务处理为:
(2)企业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相应结转与所售股权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出售所得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处置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计入资本公积中的金额,在处置时亦应进行结转,将与所出售股权相对应的部分在处置时自资本公积转入当期损益。
举例如下:A 企业原持有B 企业40%的股权,2010年5月20日,A 企业决定出售10%的B 企业股权,出售时A 企业账面上对B 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构成为:投资成本180万元,损益调整48万元,其他权益变动30万元。出售取得价款70.5万元。
(1)A 企业确认处置损益的账务处理为:
(2)除应将实际取得价款与出售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结转,确认出售损益以外,还
应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按比例转入当期损益。
5. 在杜邦分析方法中,净资产收益率与哪些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为什么?
【答案】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极强、最有代表性的则务比率,它是杜邦系统的核心。其在杜邦分析法中的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润率×权益乘数
由公式可知,净资产收益率与资产净利润率和权益乘数有最密切的关系。
(1)权益乘数反映了所有者权益与资产的关系,主要受资产负债率的影响。该指标越大,表示企业负债程度越高,偿还债务能力越差,财务风险程度越高。这个指标同时也反映了财务杠杆对利润水平的影响。
(2)资产净利率变动的原因主要来自于营业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两个方面。因此,要进一步从销售成果和资产运营两方面来分析。则有:
(3)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资产总额-负债总额)=1÷(1-资产负债率)
资产净利润率=营业利润率×资产周转率
营业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资产平均余额
因此,净资产收益率与资产净利润率、权益乘数、资产负债率、营业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等都有密切的关
系。
6. 成本按其与与特定产品的关系划分可分为几类? 这种分类有什么作用?
【答案】(1)成本按其与特定产品的关系可划分为两类:①直接成本,指与特定产品之间具有直接联系,可按特定标准将其直接归属于该特定产品的成本。由于直接成本可直接归属于某一特定对象,故又称为可追溯成本。②间接成本,指与特定产品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无法按某一特定标准直接归属于该特定产品的成本。由于间接成本的发生与许多对象都有联系,必须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在各对象之间进行分配,才能归属于某一特定对象,故可又称其为“共同成本”。
区别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并非单独按成本项目或费用的性质来决定,还应考虑以下几点:该项成本占产品成本比重的大小; 计算技术水平; 生产设备布局; 生产工人工资制度和原材料利用方式; 企业生产特点。
(2)分类的作用:将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对于正确计算产品成本是十分重要的。凡是直接成本必须根据原始凭证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 对于间接成本则要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给相关产品。分配标准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成本的正确性。
7. 为什么要编制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列报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编制财务报表是指根据账簿记录,按照规定的表格形式,集中反映各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问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专门方法。通过编制财务报表,既能为企业的管理当局及与企业有关经济利益关系的各方提供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又能为国家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提供依据。
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系统地揭示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利于经营管理人员了解本单位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评价管理人员的经营业绩,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经营方向,制定措施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为经济预测和决策提供依据。
(2)有利于国家经济管理部门了解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通过对各单位提供的财务报表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了解和掌握各行业、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以便宏观调控经济运行,优化资源配置,保证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3)有利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有关各方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而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投资收益、发展前景等,为他们投资、贷款和贸易提供决策依据。
(4)有利于满足财政、税务、工商、审计等部门监督企业经营管理。通过财务报表可以检查、监督各企业是否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有无偷税漏税的行为。
8. 为什么说生产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答案】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一方面要创造财富,另一方面要耗费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为了合理地安排劳动时间,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