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833社会心理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基本归因错误
【答案】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个体在进行归因时,经常会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人所处情境的重要性的现象。产生基本错误归因的原因包括:①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所以更多地从内因去评价结果,而忽略外因对结果的影响;②因为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他因素突出,所以人们把原因归因于行动者,而忽略其环境背景。基本归因错误有时还表现为行动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偏差,当人们评价他人时习惯于作内部归因,而对自己进行评价时,习惯作外部归因。
2. 从众
【答案】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如助人情境中跟随大家旁观,暴乱中跟随大家一起破坏等;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如顺应风俗,习惯,传统等等。
3. 社会化
【答案】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其内容涉及社会和个体两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传统观点认为社会化到成人期即告结束,而现在学术界则主张终身社会化的观点,认为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称再社会化。
4. 角色冲突
【答案】角色冲突是指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角色内的矛盾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前者为角色内冲突,指一个人担任某一角色,但无法同时满足多方面要求时引起的心理矛盾和行为冲突。表现为不同群体对某一角色有不同的角色要求而产生的心理困境;或者角色主体对规定的角色行为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理解,但必须履行时,其角色行为上的冲突。后者为角色间冲突,指一人身兼数个角色时产生的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冲突。产生角色间冲突的原因包括:①个人因素。个人不具备扮演该角色的能力和条件;对来自他人的角色期待,自己有着矛盾的理解;持有妨碍特定角色扮演的态度和要求。②情境因素。角色期待不明确,成员之间不一致;角色范围缺乏明确性;共有同一角色的伙伴之间,对角色的期待、角色允许范围和禁止范围的认知不一致;角色缺乏连续性;同时占有两个以
上的位置而发生矛盾;缺乏能激励角色扮演的报酬等。③社会文化因素。角色关系与社会文化的价值规范是否一致。
二、多项选择题
5. 在地震发生后,有些人的行为会发生异常,主要表现在( )。
A. 超常的力量
B. 良知的显露
C. 恶性的去抑制
D. 正常人的“精神病”
【答案】ABCD
6. 在下列哪种情况时适合使用合作学习( )。
A. 当班级需要发展一种和谐的共同信念(集体为个人,个人为集体)时
B. 当学生在学业上处于危机之中时
C. 当教师想帮助那些“主流”的学生时
D. 当学生在学业上常常为自卑而痛苦时
【答案】ABCD
7. 早期谢里夫的研究表明,( )是构成群体的基本条件。
A. 交往
B. 共同活动
C. 目标一致
D. 年龄相仿
【答案】ABC
8. 大体说来,关于态度转变的理论包括( )。
A. 海德的平衡理论
B. 认知失调论
C. 社会交换论
D. 本能论
【答案】ABC
【解析】态度转变是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某种信息或意见而引起变化。态度转变的理论包括:①海德的平衡理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②认知失调论。费斯廷格认为态度改变是为了维持态度三因素的一致。③社会交换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9. 根据布鲁科弗和埃里克森提出社会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影响自我概念及行为决策的因素有( )。
A. 自我角色要求
B. 能力的自我概念
C. 自我的内在价值
D. 他人对自我的评价
【答案】ABC
【解析】根据布鲁科弗和埃里克森提出社会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影响自我概念及行为决策的因素包括:①自我角色要求;②能力的自我概念;③自我的工具性价值;④自我的内在价值。
10.应对行为成功的标准包括( )。
A. 生理的标准
B. 个体是否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及恢复过程的长短
C. 生化的标准
D. 应对是否能减少心理应激和紧张
【答案】ABCD
【解析】应对行为成功的标准包括:①生理和生化的标准。如果个体通过应对减低了生理唤起,生理指数恢复正常,应对就被认为是成功的。②个体是否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及恢复过程的长短。应激会干扰生活,因此如果应对能使人恢复正常生活,那么应对就是成功的。③应对是否能减少心理应激和紧张。
1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通常可以分为( )。
A. 社会认知
B. 社会行为
C. 群体心理
D. 民族心理学系
【答案】ABC
【解析】社会心理学研究包括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群体心理三个领域。社会认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自我概念、自尊、刻板印象、晕轮效应、偏见、舆论与谣言等;社会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从众与服从、侵犯与利他、行为归因等;群体心理包括人际关系、沟通、人际吸引、群体凝聚力、合作与竞争、群体决策等。
12.根据金巴多的研究,穿着制服不能促进( )。
A. 抑郁
B. 逆反心理
C. 独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