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833社会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化
【答案】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其内容涉及社会和个体两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传统观点认为社会化到成人期即告结束,而现在学术界则主张终身社会化的观点,认为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称再社会化。
2. 应激
【答案】应激也被译为“压力”,是指有机体在生理或心理上受到威胁时出现的一种非特异性的身心紧张状态,可见于人类及其他高等脊椎动物。从不同的角度,人们对应激存在不同的解释。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认为,生物的应激是身体对加于它的任何要求的非特异反应,是通过特殊的综合征(一般适应综台征)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 包括生物系统内非特异地被引起的所有变化。心理学家认为,生理学的应激观不够全面和完整,它还包括心理方面,是个体的整体反应,可指:①造成紧张的刺激物,即塞里称的应激源;②紧张状态本身,即特殊的身心紧张状态;③对应激源的生理和心理反应。适度的紧张对人有益,过强过久的紧张不仅会损害人的学习与工作,而且会威胁人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疾病。因此,应激这一涉及健康和生命的重要课题,要求人们采用多学科结合的途径加以探讨与解决。
3. 刻板印象
【答案】刻板印象指对某个群体及其成员概括而固定的看法。这种印象在同一地域或文化背景中人的相似性被概括地反映到人们的认识中并固定化时产生。其特征为:①具有极高的稳定性,难以改变,即使遇到相反的事实出现,人们也倾向于坚持它,并以之去否定或“修改”事实。②一般含有真实的成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了解和应付环境,简化人们的认识过程,起执简驭繁之效。③会导致人们认识僵化,阻碍人们接受新事物、新经验,常会造成认识上的过度概括化。
4. 社会交换理论
【答案】社会交换理论是霍曼斯等人采用经济学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以持续的理论。代表人物是霍曼斯、阿当斯和沃尔斯。其主要思想来源是功利主义经济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和人类学。其理论要点包括:①客观上存在适合于有机体的规律,如动物与人有寻求最大奖赏和快乐与尽少付出代价并避免痛苦的倾向。②人的社会行为服从社会交换规律。如果一个人
以行动带给别人以好处,并迫使对方做出互惠的行动,造成一种公平的关系和相互获益,那么这种相互作用的行为与关系就会得到继续与发展,否则就会减少、疏淡或停止。③分配公平原则。阿当斯、沃尔斯特等进而将其发展为公平理论。认为每人所得到收益(报酬)与他的投入(代价)遵循一定的比例,即收益越多,投入也越高。在双方交往中,人们会权衡自己的收支与对方的收支,采取各种行为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二、多项选择题
5. 侵犯的影响因素有:( )。
A. 物质条件
B. 个性特点
C. 情绪唤醒水平
D. 道德发展水平
【答案】BCD
【解析】侵犯的影响因素有:情绪唤起水平、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社会角色与群体的影响以及大众媒介。
6. 影响服从的因素有( )。
A. 命令者的权威性
B. 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
C. 情境压力
D. 命令者的性别
【答案】ABC
【解析】服从是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服从与命令者的权威性、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以及情境压力有关。
7. 高水平智能通过( )对影响力发挥作用。
A. 社会比较机制
B. 社会认知正确机制
C. 社会交换机制
D. 成功与利益获得机制
【答案】ABCD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A. 个体自我评价越高,他的从众行为越少
B. 如果情境很明确,那么从众行为会增加
C. 群体内部的一致性愈高,成员越容易从众
D. 群体规模与其成员的从众概率呈线性关系
【答案】AC
【解析】如果情境很明确,判断事物的客观标准很清晰,那么从众行为会减少。因此,B 选项是错误的。群体规模在3〜4人以下时,个体从众行为的可能性随群体规范的增加而上升。超过这个范围,群体规模的影响不明显。
9. 可能影响态度转变的情境是( )。
A. 预先警告
B. 分心
C. 重复
D. 内疚
【答案】ABC
10.侵犯的学习观认为个体习得侵犯行为的途径有( )。
A. 强化
B. 习惯
C. 观察
D. 模仿
【答案】ACD
【解析】当一个人的侵犯行为得到奖赏时,这一行为可以得到保存并在今后重复出现;当受到处罚时,这一行为就会受到抑制。通过强化,可以使侵犯行为增加或减少。班杜拉认为,人类很多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而习得的,侵犯行为主要也是通过这种观察和模仿而形成的。
11.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
A.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B. 卡尔•荣格
C. 凯伦•霍妮
D.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
【答案】ABCD
【解析】四个选项均为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除此以外,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埃里克•埃里克森、安娜•弗洛伊德等。
12.成功应对依赖的外部资源包括( )。
A. 空间
B. 金钱
C. 时间
D. 社会支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