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会计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渗透价格策略
【答案】渗透价格策略是产品投入期的价格策略,即在产品投入期,以低价投放新产品,并辅以高促销手段,以期尽快打开销路,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在有效占领市场后,再逐步提高价格水平。
渗透价格策略能有效地排斥竞争者,使企业长期占有市场,从而持久地为企业带来日益增多的利润。但渗透价格策略定价水平低,使企业投资回收速度放慢,企业在投入期经济效益较差。在产品规模大、竞争激励、价格弹性大的情况下,采用此策略,可以达到以廉取胜、薄利多销的目的。
2. 变动成本
【答案】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变动成本的总量随业务量的变化呈正比例变动关系,而单位业务量中的变动成本则是一个定量。
变动成本可分为酌量性变动成本和约束性变动成本。其中,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如按产量计酬的工人薪金、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算的销售佣金等,其支出比例或标准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的决策; 约束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通常表现为企业所生产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以直接材料成本最为典型。
变动成本的变动性,即“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有其相关范围,即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这种正比例变动关系(即完全线性关系)只是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才能实现,超出这一业务量范围,两者之间就不再是一种正比例变动关系。
3. 工时动因作业
【答案】工时动因作业是指资源耗费与工时成比例变动的作业,每种产品按其所耗工时吸纳作业成本。
4. 责任会计
【答案】责任会计是指企业将所属各级、各部门按其权力和责任的大小划分为各种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等责任中心,并按照责任中心进行会计处理等,实行分权管理,并对他们分工负责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控制、考核和评价的一种新型的会计管理方式。责任会计是伴随着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向企业内部纵深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的会计制度,这种制度要求将企业内部按照可控责任划分为各个责任中心,然后为每个责任中心编制责任预算并按责
任中心组织核算工作,最后通过预算与实际执行结果的比较分析来考核各个责任中心的业绩,并兑现奖惩。
责任会计体现三个基本原则:①责任原则。②定价结算原则。③利益原则。
5. 平衡计分卡
【答案】平衡计分卡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目标和各项指标,它并不是对传统战略和评价方法的否定,而是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改进。在保留财务层面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三个方面。平衡计分卡通过四大指标体系设计来阐明和沟通企业战略,促使个人、部门和组织的行为方案达到一致和协调,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长期发展的目标。
二、简答题
6. 如何根据价值系数来选择降低成本的目标?
【答案】如果价值系数等于1或接近于1,则说明零件的功能与成本基本相当,因而也就不是降低成本的主要目标;如果价值系数大于1, 则说明零件的功能过剩或成本偏低,该零件功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已无必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或减少过剩功能;如果价值系数小于1, 则说明与功能相比成本偏高了,应以降低成本的主要目标,进一步寻找提高功能、降低成本的潜力。
7. 什么是稳健原则?
【答案】稳健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计提秘密准备”。通常的处理原则是,应预计可能产生的损失,但不预计可能产生的收益和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遵照这一原则,可使本期可能产生的损失不致递延至下期反映,增加下期负担,从而使各期的经营成果更加真实。
8. 与实行差别化战略的公司相比,实行低成本战略的公司的管理会计系统有哪些特点。
【答案】(1)在持低成本战略的企业中,战略管理会计侧重于使用传统管理会计,它们用标准成本评价部门业绩,用产品成本作为定价和编制弹性预算的基础,力求完成预算目标,并重视分析竞争对手的成本。随着适时制生产系统(JIT )的建立,作业成本得以广泛应用于低成本战略的企业中,从而成为战略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2)而在持高差异战略的企业中,战略管理会计注重市场营销部门的成本效益分析,认为市场营销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而预算控制和标准成本则放在次要位置。
9. 简述产品寿命周期的阶段价格策略。
【答案】(1)生命周期定价法就是借助产品生命周期而帮助企业制定定价策略的定价方法。无论产品的品牌、样式风格如何千变万化,市场总是逐渐演变的。一个产品从产生开始,逐渐被顾客接受,然后被所有顾客接受,最后被更能满足顾客的新产品代替而步入死亡。在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相关成本、购买者的价格敏感性和竞争者的行为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定价策略要适合时宜、要保存有效性,在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必须要有所调整。
(2)按照产品的寿命周期,定价策略划分为:市场引入期的定价策略、市场成长期的定价策略、市场成熟期的定价策略、市场衰退期的定价策略。
①市场引入期的定价策略。在产品的市场引入期,通常采用的两种基本定价策略:撇油性定价策略、渗透性定价策略。撇油定价策略是指把新产品的价格定得很高,以求在短期内把本钱赚回来的定价策略。这种定价策略的特点是,对新产品的价格定得比较高,利用顾客对新产品的价格尚无理性认识,利用顾客求新求异的心理。渗透定价策略,又称薄利多销策略,是指企业在产品上市初期,利用消费者求廉的消费心理,有意将价格定得很低,使新产品以物美价廉的形象,吸引顾客,占领市场,以谋取远期的稳定利润。
②市场成长期的定价策略。在产品的市场成长期,通常采用产品差异化定价策略、低成本产品定价策略。采用产品差异化战略的企业致力于为自己的产品开发独特的形象。在成长期,企业必须迅速在研究、生产领域以及顾客心目中确立自己的地位,成为具有这种属性的重要供应商。当竞争趋于激烈时,产品独特的差异可产生价值效应,降低顾客的价格敏感性,保证企业仍能获得较高的利润。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致力于成为低成本企业。在成长期,企业必须集中力量开发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通常是减少产品差异性,期望能凭借成本优势在价格竞争中获利。如果市场不是对价格很敏感,宜采用适中定价,这与追求成本领先也是步调一致的。
③市场成熟期的定价策略。在这一阶段,企业通常采用的两种战略分别是:产品歧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
歧异化战略是指增加企业的独特性来源,变企业歧异成本为优势,改变规则以创造企业独特性,以全新的方式重构企业独特价值链。歧异化战略的目的是创造买方价值与企业价值链中独特性的成本之间差额最大。成本领先战略也称低成本战略。当成本领先的企业的价格相当于或低于其竞争厂商时、它的低成本地位就会转化为高收益。
④市场衰退期的定价策略。在市场衰退期一般有三种战略可供选择:紧缩战略、收割战略和巩固战略。紧缩战略意味着全部或部分地放弃一些细分市场,将资源重新集中于企业更有优势的市场上。紧缩战略是经过精心规划和执行的战略,它将公司置于更有利的竞争地位上,并不是为了避免公司瓦解而不得已采取的办法。紧缩战略的实质是把资金从公司薄弱的市场上撤出来,用于加强在公司具有优势的市场。收割战略意味着逐步退出行业,最终完全退出。巩固战略试图在衰退期加强竞争优势以从中获益。这种战略仅适用于那些财力雄厚的企业,它可以度过使众多对手溃败的难关。成功的巩固战略能使企业在危机后重新组合,在缺乏竞争的行业中获利。
10.什么是边际贡献?它与销售利润有什么区别?
【答案】边际贡献是管理会计中一个经常使用的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边际贡献是运用盈亏分析原理,进行产品生产决策的一个十分重要指标。通常,边际贡献又称为“边际利润”或“贡献毛益”等。边际贡献一般可分为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和全部产品的边际贡献,其计算方法为: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全部产品边际贡献=全部产品的销售收入-全部产品的变动成本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