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延安大学管理会计(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成本差异账户
【答案】成本差异账户,是指采用标准成本法时,针对各种成本差异,而另设置的反映各个成本差异的账户。包括:“材料价格差异”和“材料用量差异”账户;“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和“直接人工效率差异”账户;“变动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账户;“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等账户。各种成本差异类账户的借方核算发生的不利差异,贷方核算发生的有利差异。
2. 货币时间价值
【答案】货币时间价值指的是货币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与再投资后所増加的价值。
3. 责任中心
【答案】责任中心是指根据其管理权限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并能反映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企业内部单位。
4. 成本预测
【答案】成本预测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是在编制成本预算之前,根据企业的经营总目标和预测期可能发生的各个影响因素,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确定目标成本,预计成本水平和变动趋势的一种管理活动。
5.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答案】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一定期间的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根据固定制造费用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特点,为了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必须设定一个预算工时,实际工时与预算工时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叫做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差异。因此,固定制造费用差异除了像变动制造费用那样包括开支差异和效率差异外,还包括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差异。
二、简答题
6. 试述成本预测的重要性及步骤。
【答案】(1)搞好成本预测对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①成本预测是进行成本决策和编制成本计划的基础。产品成本高低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现代成本管理不仅要分析成本升降的原因,还要重视未来的成本规划,对企业的产品成本水平和变化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
科学的预测是进行正确决策的依据。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的具体化。成本预测是企业进行产品设计方案选择、零件外购或自制、是否增加新设备、新产品是否投产等决策的基础,为编制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提供科学依据,使其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之上。
②搞好成本预测有利于加强成本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搞好成本预测工作,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选择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的产品,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而且便于加强对成本的事前控制,克服盲目性。增强预见性,尽可能消除生产经营中可能发生的损失和浪费因素,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般来说,成本预测的步骤包括:
①根据企业的经营总目标,提出初选的目标成本;
②初步预测在当前生产经营条件下成本可能达到的水平,并找出与初选目标成本的差距; ③提出各种降低成本方案,对比、分析各种成本方案的经济效果;
④选择成本最优方案并确定正式目标成本。
7. 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管理会计有哪些重要影响? 这些影响在管理会计的不同发展阶段是如何表现的?
【答案】现代管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对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在理论上起着奠基和指导作用,在方法上赋予它现代化的方法与技术,从而使它能够突破传统会计框架的局限,在会计领域孕育出一个崭新的体系,以适应并服务于当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
(1)在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古典组织理论特别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促使现代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现代会计的管理职能得以表现出来。该阶段,管理会计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为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差异分析。
(2)在以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以标准成本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控制继续得到了强化并有了新的发展。责任会计将行为科学的理论与管理控制的理论结合起来,不仅进
,而且将责任者的责、权、利结合起来,一步加强了对企业经营的全面控制(不仅仅是成本控制)
考核、评价责任者的工作业绩,从而极大地激发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代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对决策性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在理论上起着奠基和指导的作用,其中,赫伯特•西蒙的管理决策理论对决策性管理会计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进行科学的决策分析,必须采用不同于对外报告所使用的方法来收集和计算成本数据,以供内部管理使用,于是,变动成本法应运而生,并成为现代管理会计中规划和控制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
(3)在重视环境适应性为基本特征的战略管理会计阶段,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战略管理重视环境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从战略的角度综合利用企业内外部信息进行管理活动;而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决策支持系统。因此,战略管理的形成导致了对战略管理会计的需要。战略管理会计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收集、加工、整理与战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据此协助企业管理层确立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管理业绩。
8. 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如何理解“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这句话?
【答案】(1)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划分依据是该成本是否是与经营决策有关的未来成本。相关成本是对决策有影响的各种形式的未来成本,如差量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专属成本、可选择成本等。那些对决策没有影响的成本,称为无关成本。这类成本过去已经发生,或对未来决策没有影响,因而在决策时不予考虑,如沉没成本、联合成本、约束性成本等。
(2)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成本在某一决策方案中是相关成本,而在另一决策方案中却可能是无关成本。例如,A , B 两种同类型产品都能满足公司的要求,从中选择购买一种产品。如果A 是国产产品,价格是10000元,B 是进口产品,价格是12000元,在购买决策中相关成本为差量成本2000元。因为不管公司决定购买哪种产品,其无差别成本10000元都要发生。就A ,B 两种同类型产品决策而言,相关成本就是2000元值不值得发生的问题。
但如果决定购买A 国产产品后,考虑分期支付还是一次支付,一次支付价格10000元就成为决策相关成本,而不是无关成本。
9. 试述流动资金需要量预测的主要方法。
【答案】预测流动资金需要量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方法有资金占用比例法、周转期预测法、因素测算法和余额测算法。
⑴资金占用比例法。资金占用比例法是指企业根据预测期确定的相关指标(如净产值、营业
,收入、营业成本费用、营业利润等指标)按基年流动资金实际平均占用额与相关指标的比例关系,
来预测流动资金需要总量的一种方法。
(2)周转期预测法。周转期预测法又称定额日数计算法,它是根据流动资金
,来完成一次循环所需要的日数(资金定额日数)和每日平均周转额(每日平均资金占用额)
计算流动资金需要量的一种方法。该种方法计算比较复杂,但结果比较精确,它是预测流动资金需要量的基本方法,通常用于品种少、用量大、价格高、占用多的资金项目预测。在工业企业,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资金项目,通常都是采用该方法进行测算的。
(3)因素测算法。因素测算法又称分析调整法。它是以有关流动资金项目上年度的实际平均需要量为基础,根据预测年度的生产经营任务和加速流动资金周转的要求,进行分析调整,来预测流动资金需要量的一种方法。该方法计算比较简单、易掌握,但预测结果不太精确,因此通常用于品种繁多、规格复杂、用量较小、价格较低的资金占用项目的预测。采用这种方法时,首先应在上年度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的基础上,剔除其中呆滞积压不合理部分,然后根据预测期的生产经营任务和加速流动资金周转的要求进行测算。
(4)余额测算法。佘额测算法是以上年结转余额为基础,根据预测年度发生数额、摊销数额来测算流动资金需要量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流动资金占用数额比较稳定的项目,如待摊费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