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8行政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编制管理: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
【答案】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是按法律规定的制度和程序,对行政组织的职能范围、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进行的管理。它包括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编制管理三方面。从实际运作来看,编制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①制订编制方案; ②确定各部门的职能范围,进行科学的职能配置; ③审批机构与人员; ④监督编制执行情况; ⑤做好编制统计; ⑥制定有关的编制法规。为加强编制管理工作,我国县以上的各级政府都设立了机构编制委员会,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对编制工作进行具体的管理。
2.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答案】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政策,其核心在于整合,即将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的战略整合在一起,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组织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好地服务于组织战略的实现。依据学者亨得利和皮特格罗夫的观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有四层含义:①强调战略规划的作用; ②依据战略规划设计并管理人事体系; ③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活动要与组织的战略相匹配; ④将组织的人力资源视为实现组织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
3. 政府部门绩效
【答案】绩效是效率和效能的总和,其中效率就是投入与产出的比率,效能则是将实际成果与原定的预期成果进行比较。具体来说,政府部门的绩效概念包含三方一面内容:
(1)公共行政的成本。公共行政成本是指行政活动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空间、时间、权威、信誉等各种有形与无形资源的总称。与其他很多资源一样,公共行政的资源也是稀缺的。公共行政的成本包括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
(2)公共行政的产出与效益。公共行政的产出是指公共行政活动所形成的结果,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 公共行政的效益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比如按时间可以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效益。
(3)公共行政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政府绩效是将公共行政的收益与成本相比而得到的结果。一般而言,公共行政的效率与效能越高,政府的绩效就越好。所以,对政府部门绩效的评估是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反映。
4. 政府绩效管理与平衡记分卡
【答案】(1)政府绩效管理与平衡记分卡的含义:
美国国家绩效评估委员会把政府绩效管理定义为: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同意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者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
平衡记分卡(BalancedScoreCard ),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绩效管理的工具。该方法是由罗伯特·卡普兰教授和戴维·诺顿在1992年首先创制的,旨在通过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指标对组织绩效进行衡量,每一套指标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绩效进行分析。之所以取名为“平衡记分法”,是因为要平衡兼顾战略与战术、长期和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滞后和先行指标,以及外部和内部的业绩等诸多方面。
(2)平衡积分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工具。具体表现在:
①它对企业绩效的衡量小仅局限于财务指标还加入了非财务指标体系,更注重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能力。政府绩效管理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知道下,关注平衡,即短期政绩与长远政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平衡。两者评估理念的契合,决定了将平衡积分卡引入政府绩效评估中。
②平衡积分卡将战略总日标分解为四个方面的衡量指标,每个衡量指标又分别包括不同的具体指标,在战略实施中通过对具体指标的控制与衡量,以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政府部门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既有利于绩效评估的顺利进行,又有利于政府进行战略管理。
③平衡积分卡定量为主、定性为辅、两者结合的评估途径,迎合了政府的绩效评估方法。
5. 接待工作管理
【答案】接待工作管理是指行政机关后勤管理部门对来机关办事的人员提供生活方面的接待服务,包括对内、外宾的接待服务,机关招待所的接待服务和会议接待服务等内容。
机关接待工作虽然以生活服务为主,但由于接待的主客双方所从事的活动之性质,以及机关本身的制度要求,使其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因此,机关接待工作的管理,必须以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以及上级领导机关有关接待工作的政策、规定、制度和纪律为要求,坚持热情有礼、周到方便、勤俭节约、内外有别、保守机密和保证安全等原则。
由于机关接待工作与机关工作作风、机关廉政建设直接相关,因此,在接待管理上,要坚决克服待人冷漠、盛气凌人的官僚作风,杜绝讲排场、摆阔气、挥霍浪费、奢侈铺张的不良风气,并按照礼仪改革的要求,简化礼仪,减少礼节性的迎来送往。
二、简答题
6. 简述完善新闻发布工作的内容。
【答案】新闻发布是一种两步传播法,通过记者向公众转达政府采取的重大政策、措施和工作情况,加强与公众的联系。
(1)保持政府消息来源畅通。政府新闻工作机构首先要消息灵通,要与政府内部各机构、与新闻单位以及社会上各类企事业组织的公关部保持密切联系,以便及时获取第一手可靠消息。
(2)做好新闻分析综合工作。对社会舆论的敏感问题,如治安、交通、环保、物价、水电、气象等消息,及时做好综合分析工作,并与有关部门保持热线联络,随时一加以核实、调整; 涉及授权范围外的重大消息,应及时报告主管的行政首长; 常规性的信息也应及时通报各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
(3)随时回答新闻界的咨询。建立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后,政府新闻工作机构成了政府消息的权威来源,新闻界查询、咨询的焦点。必须保证这条权威渠道畅通无阻,随时为新闻界提供新闻资料、图片及有关消息的核实与查询,并接待好海内外来访的记者。
(4)例行的新闻发布。政府一级的公关工作应建立例行的新闻发布制度。这种新闻发布是定期的(如每周一次),由政府新闻处官员实施,可以以口头形式或书面公告形式进行,以“发布”和“告知”为主,不一定需要回答记者的问题,时间比记者招待会简短。例行发布会常被派发新闻通稿所代替。
(5)专题的记者招待会,遇到较重大的议题,需要举行专门记者招待会,这是政府公关工作的重要形式。与例行发布会不同,记者招待会一般都有专门集中的议题,一般都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一般由较高层次官员(甚至是政府首脑)出面,小仅向记者发布消息和提供文字资料,而且安排较长时间的“答记者问”,有比较充分的现场交流。有的记者招待会还准备饮品或酒会,提供自由采访的场合。
(6)安排专访。就重大议题,邀请或安排有特别影响力的媒体作独家采访,对高层官员作深度访问。政府新闻官员要为专访做好准备和安排。
总之,只有在完善新闻发布工作内容的基础上,新闻发布工作才能起到原有的效果。
7. 行政责任的分类及其适用。
【答案】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
(1)行政管理责任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客观责任和主观责任。客观责任是指,责任来源是外在的、客观的规则或者程序,例如法律、规章、组织、工作条例、职位描述等; 主观责任即道德责任,其责任来源是内在的、主观的,例如价值观、人生观、信仰等。客观责任是公共管理者必须要承担的,并且是外界可以追究的,具有强制性,客观责任通常都有法律法规明文规定; 而主观责任难以追究,是否承担责任,取决于责任主体本身的道德意识和情感,主观责任是一种内心的自省,外界往往难以追究其责任。简单地说,客观责任是不得不做的事情,而主观责任是自己认为应该要做的事情。虽然,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其来源是不同的,但是二者并不是绝对分离的。
(2)与行政责任的两种类型相对应,负责任的行政行为也区分为两种控制方式,即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
①外部控制:制度化伦理
a. 外部控制的行政伦理特质
外部控制是探讨行政伦理原则、精神和规范如何转化为相应的行政制度形式的问题,实质是行政伦理规范的文献化、法律化和常规化过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