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江大学人格心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临床研究
【答案】临床研究亦称为个案研究(case studies),这种方法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材料,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和准确的定性描述,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2. 健康人格
【答案】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健康人格观:
(1)他们都是从成熟健康的成人,甚至是杰出人士的研究中归纳出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
(2)他们都强调了健康人格的内部协调和统一性;
(3)他们都列举了健康人格的一系列特征,但其本质特征是个体与自己本性的协调统一,即按照自我实现倾向去体验和生活;
(4)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人与自己自然本性的和谐统一有其合理性,但对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有所忽视。
3. 行为潜势
【答案】行为潜势是心理学家罗特所提出的概念,表示对于某一个体而言,某种行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下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在任何特定的情境下,个体为达到某一目标所采取的行为都可能不止一个。对于一个特定情境下的特定目标而言,多种可行的行为中的每一个都有发生的可能性,都具有行为潜势,只不过有些行为的潜势相对较高,而另一些则相对较低。很明显,在某一特定的情形下潜势高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更大,反之则更小。
4. 特质论
【答案】(1)特质论是现代西方人格构成的一种主要理论,由奥尔波特首先提出。认为人格由许多特质要素构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最小单位,是激发与指导个体的各种反应的恒常的心理结构。
(2)有关领导研究的早期理论。认为一个领导者在人格特质上与被领导者有所差异,这种人格特质是由先天的遗传决定的因素。
5. 能量中性化
【答案】能量中性化是指把本能的能量改变成非本能模式的过程。哈特曼认为,自我结构一经形成,中性化过程也就产生了。如三个月的婴儿,就可以把饥饿的本能驱力转变为召唤母亲的哭声,这一过程就体现了中性化。这样,经过中性化的能量就成为不带有本能痕迹的纯粹的中性
能量,被自我随时、自由地支配使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自我的独立性。
6. 机能完善者
【答案】罗杰斯推崇的理想人格。这种人按照自己的机体评价过程而非价值条件生活,是有自我实现趋向者。有五个特征:
(1)向任何经验开放,即不运用防卫机制,使所有经验都能正确地被符号化为意识;
(2)自我与经验相吻合,即自我概念与经验相吻合,并能不断变化,以同化新经验;
(3)利用自身的机体评价过程,即以自己的实现趋向作为评价经验的参考系,对强加的价值条件不予理睬;
(4)经验的自由,即自己承担行为和决定的责任,不受他人或自己的虚伪性所驱使;
(5)与人和睦相处,即乐意给他人以无条件的积极关怀,受人欢迎。
7. 人格理论
【答案】人格理论是人格心理学家用来描述或解释人的心理行为的一套假设系统或参考框架。由于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复杂性以及人格心理学家对人的看法的不同,因而产生了各不相同的人格理论。
8. 理性—情绪疗法
【答案】埃利斯把认知对情绪的调节原理应用于临床,创立了“理性—情绪疗法”。理性—情绪疗法只注意人的思维结构、价值观和决策。对于情绪问题,这种疗法认为其是可以随认识的转变而转变的。理性—情绪疗法对于人的本质有这样的假设:人生来有一种既理智又不理智的潜在性质。
二、简答题
9. 述评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
【答案】(1)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
①自我实现的概念和本质马斯洛自我实现概念有两层含义:
a. 作为一种人格的自我实现。
b. 作为一种基本需要或动力的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就是发展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自我实现的过程是实现潜能的过程。它意味着是人格形成一体化、和谐的整体。
从人格的角度看,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只能出现在年龄大的一些人身上。自我实现的人通常都在60岁以上。
②自我实现者的类型与特征
a. 自我实现者的类型
马斯洛发现自我实现者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务实型自我实现者,这种自我实现者的主要特征是务实的和能干的,他们是入世主义者,以现实的态度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
另一种是超越型自我实现者,这种类型的自我实现者常常意识到内在精神价值,具有丰富的超越自我的体验,他们感受到超越自我、超越人我之间的分歧和超越人与宇宙的对立,他们是出世主义者,在哲学家、宗教家与科学家和艺术家中较为常见。
b. 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马斯洛概括出自我实现者的以下巧种共同的人格特征:
准确地认识现实;宽容和悦纳自己、他人与周围世界;自发性、单纯性和自然性;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具有超然于世的品质和独处的需要;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超越环境和文化的束缚;具有永不衰退的欣赏力;经常能够产生神秘体验或高峰体验;对人类的认同、同情与关爱;具有深厚的个人友谊;具有强烈的民主精神;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具有哲理的和善意的幽默感;富于创造性;具有抵制和评判现存社会文化的精神。
③自我实现的条件与障碍
a. 自我实现的条件
马斯洛认为,许多人之所以不能称为自我实现者,是因为他们受到许多主客观条件和因素的限制。
从外部条件来看,自我实现的一些先决条件是言论自由,在不损害他人的前提下可以随心所欲,保卫自由、正义、公平及秩序。
从个人主观内部条件来看,主要有:我们没有发展得更好的一个原因是我们自我概念的缩减,即我们可能对自己是谁以及自己的潜力看法比较保守;我们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固执于现有的自我概念;自我实现的第三个主观上的障碍就是我们自己不愿意离开安全的地方;自我实现的第四种阻力是成功恐惧。
④自我实现的途径
自我实现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途径。另一个就是改变社会环境。 马斯洛在其《人性能达的境界》中,提出八条具体途径或方法:
第一,通过全身心地投入或献身于某一工作或事业,彻底忘记自己的伪装和角色,真正进入“无我”的境界,从而完完全全成为自己。
第二,每当面临前进和倒退、成长与安全的选择时,要尽量作出前进和成长的选择而不是安全和退却。
第三,要有高度的自发性,倾听自己内在冲动的呼唤,任其显露出来,而不是倾听父母、老师和领导等外部权威的声音。
第四,在怀疑时要诚实地说出来而不要隐瞒,因为你的顺从也要承担责任。
第五,从小处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六,自我实现不只是一种终极状态,而且是一个实现个人潜能的过程。
第七,高峰体验非常短暂,但对于自我实现的意义重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