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610行政管理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行政权力
【答案】行政权力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而依据宪法原则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能力。行政权力属于政治权力中的一种。行政权力的这一定义,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①行政权力的主体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②行政权力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有效地实现国家意志;
③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
④行政权力的客体包括所有的居民及其所组成的各种社会组织和集团,囊括领土范围内的整个社会;
⑤行政权力的性质是一种由社会上少数人行使的管理权力。同时,行政权力还具有自身的特性,即公共性、手段性、自主性、一元性、时效性和膨胀性等。
2. 行政伦理失范
【答案】行政伦理失范是指在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行政主体置行政伦理的规范和原则于不顾,损害公共利益,假公权以济私利,导致公共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现象。从本质上讲,行政伦理失范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异化现象。行政伦理失范的实质在于行政权力主体放弃或违背行政权力的公共性,进行非公共的活动,实现非公共的利益。造成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在于行政管理人员的公私角色冲突; 行政组织集体行动与个人选择的冲突; 公共机构的代表性和自主性之间的冲突:公共管理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冲突。克服行政伦理失范的出路在与建立有效协调利益关系的管理机制。
3. 绩效管理
【答案】绩效管理是指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统一的绩效日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绩效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公共管理者的主要职责。绩效管理可分为工商部门绩效管理与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工商部门绩效管理是指在工商管理中,为了达到组织目标,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过程,形成组织目标所预期的利益和产出,并推动组织和个人做出有利于目标达成的行为。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是指组织系统整合组织资源达成其目标的行为,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区别于其他方面纯粹管理之处在于其强调系统的整合,绩效管理包括了全方位控制、监测、评估组织所有方面的绩效,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统一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者
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
4. 行政领导权威
【答案】行政领导权威是指建立在法律、正当程序或领导者自身人格魅力基础之上的对领导对象的影响力。它是领导权力与自身风格的综合反映,对领导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或影响。
行政领导权威的意义在于:
(1)行政领导权威有助于在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社会经济成分、经济利益呈现多元化趋势的条件下,统一思想、统一目标,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2)坚强有力的行政领导权威,是整合多兀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体人民谋福利的重要保证。
(3)行政领导权威是统一意志、高度规范化、系统化,强调行动统一、步调一致、整体协同配合的科学管理的核心和首脑。
5. 模拟分析方法
【答案】模拟分析方法是指通过使用定量概念和方法,来模拟行政管理中的某些基本因素或条件,从中寻求行政管理合理、效率和效益的模式的分析方法。模拟分析方法其出发点,是力图解决社会科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即如何控制和反复实验。模拟法是量化研究法的继续和发展,由于行政管理所涉及的自变量、因变量及其相互关系极为复杂,所以,这种方法在目前局限性较大。
6. 社群主义
【答案】社群主义,又称小区主义,是指一种强调社群对于自我和个人的优先性的理论。其社会活动形式被称为社群运动。社群主义的哲学基础是新集体主义。其反对新自由主义把自我和个人当作理解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变量,而是认为个人及其自我最终是他或他所在的社群决定的。因此,社群才是政治分析的基本变量,而认为个人及其自我最终由他或他所在的社群决定。用公益政治学代替权利政治学是社群主义的根本主张。
7. 民主行动理论
【答案】民主行政理论是指以强调民主价值观和政治伦理规范是一切行政价值的基础为核心的理论。该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新公共行政运动的理论在80年代的发展。民主行政理论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民主行政的理论观点概括起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在代表和最大限度地表达公共利益;
②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实现国民实质性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③确保行政“主权的委托者”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实现行政的为国民服务的最高宗旨;
④反对“价值中立”,主张通过积极的公共政策充分而有效地反映和体现社会各阶层的意愿、需求、利益。
8. ABC 管理法
【答案】ABC 管理法是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将管理对象按重要程度进行统计、排列和分析,分清重点与一般并区别管理的一种定量管理技术。ABC 管理法的原理是按帕累托曲线所示意的主次关系进行分类管理,又称“ABC 重点管理法”、“分类管理法”或“帕累托分析法”。具体地说,就是对管理对象根据其不同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A , B , C 三类,以此来确定哪些是管理的重点对象(A 类),哪些是管理的一般对象(B 类),哪些是管理的次要对象(C 类),并采取有针对性的不同的管理方法。ABC 管理法强调用数据来分类分析,通俗易懂,简单易行,又易见成效,在现代管理中日益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应用。它引导人们把主要精力集中于重点问题的管理,同时兼顾其他次要问题,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9. 软政权
【答案】软政权,又称为“规范疲软症”,是指后发展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行政命令贯彻能力的退化、行政实施效率的低下和法律规则被任意破坏而引起的综合现象。瑞典发展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最早提出软政权的概念。他把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中心的权力运作能力分为“硬政权”与“软政权”两种类型; 前者在政治运作方面具有明显的社会整合效能、稳定性与发展战略的宏观导向性,后者则相反。缪达尔认为,软政权不是政权缺乏强制力,或缺乏对社会的控制力量,而是行政无能的表现。具体表现为:缺乏立法和具体法律的遵守和实施,各级公务人员不遵从规章制度和指令,并常常和那些本应该管束其行为的有权势的人们串通一气。
10.沃尔多
【答案】沃尔多是美国行政管理学家,新公共行政学的主要的理论代表人物之一。沃尔多倾向于从广义上描述行政,他把公共行政定义为应用于国家事务的一门艺术和科学。沃尔多对于公共行政管理研究的发展的贡献主要在于:
①提出了行政国家的概念和理论。在《行政国家:美国行政学的政治理论研究》一书中沃尔多首次将行政国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的概念和理论提出。
②推动了新公共行政学的发展。1968年9月,在沃尔多的写召和资助下,32位年轻的行政学学者会聚位于美国纽约州雪城大学的明诺布鲁克会议中心,试图通过回顾和检讨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历程,讨论公共行政面临的问题,寻求公共行政未来的发展方向。会议提出了“新公共行政学”作为区别己往行政理论的理论标志,并以政府及其官员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作为新公共行政学的核心概念和关键性问题。
二、简述题
11.简述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主要理论以及关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争论。
【答案】新制度经济学是指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对制度进行分析的经济学理论。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于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标志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开端。
(1)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