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07行政管理学原理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公共危机管理
【答案】公共危机管理是指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系统安排。公共危机管理是一种公共产品,其本质是借助一个既使用权威又使用民主的决策程序,在此环境中激发反应者做出一个富有弹性但又极具力度的决定。危机管理的核心问题在于“在一个分散无机、嘈杂混乱的环境中作出及时适宜的决策”。对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结构或要素可以从以下角度观察和理解:时间周期和序列; 法律规范; 领导体制和政府组织体制; 危机管理; 整合应对资源; 公民危机教育。构建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是现代国家政府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和职责之一。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能够将政府的危机管理纳人一个有序、规范、条理的轨道中,保证政府在危机发生时能在最短时间内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将危机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2. 议行合一
【答案】议行合一是指马克思主义认为行政权力与立法权力是统一的分权学说。随着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议行合一理论日臻完善,其形式也渐趋多样化。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民主集中制是权力运行的基本原则。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兼管立法和行政的工作机构,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不仅组成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通过法令,决定各种重大问题,同时也以行政领导成员的身份,直接担负某一行政部门的实际工作,执行权力机关的法令和决议。
②议行合一目的在于保证权力所有者意志得到执行。议行合一并非议行不分,而是在现代社会权力的所有者与执行者分离条件下解决二者关系。从理论上讲,议行合一不仅可以克服行政权力失控的现象,而且更能够体现民主原则,把政治上的民主与行政上的权力集中统一特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法国巴黎公社首创了议行合一的先例。公社兼有立法和行政两种权力,并统一行使这两种权力。马克思对这种形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3. 直线参谋制
【答案】直线参谋制是一种在直线集权制基础上建立于行政首长相对应的参谋系统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的设计思想,是要通过纳入一批具有某种知识、经验和技能的管理人员,并赋予他们一定只能的办法,来解决组织大型化、复杂化、专业化与首长个人局限性的矛盾。参谋系统直接为行政首长服务,其影响和作用是通过其思想被首长采用而实现的。他们的介入,为行政首长提供了更多的比较和选择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参谋技术是现代专家智慧技术的先声。
4. 政策过程模型
【答案】政策过程模型是指从政策执行过程中牵涉的重大因素分析政策执行的模型。这一政策模型是1973年由美国学者史密斯提出的,也是最早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史密斯认为,理想化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环境是影响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几个重大因素。理想化的政策是政策制定者试图追求的理想表现方式,包括政策的形式、类型、渊源、范围、合理性及受支持度、社会对政策的印象等内容; 目标群体是受政策最直接影响的,必须对政策采取适当反应的符合政策要求的群体和个体,包括组织和制度化程度,接受领导的情形以及先前的政策经验; 执行机构是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组织,包括执行机构和人员,主管领导的方式和技巧,执行的能力和信心; 环境因素是那些影响政策执行和受政策执行影响的那些因素,指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中那些影响政策执行和受政策执行影响的因素。参见图:
5. 行政伦理义务
【答案】行政伦理义务是指在行政实践中,行政主体在各种道德义务发生冲突的情况下需要牺牲其他道德义务而保全行政道德义务。行政伦理义务的本质是公共利益至上。对于行政主体而言,行政伦理意义上的义务在其所承担的各种道德义务中是处于较高层次的义务。只有当政府及其官员履行了应尽的义务,社会公众才能享有相应的权利。
6. 质量
【答案】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最初是物理学的一个概念。在行政管理研究中,质量是指公共部门的行政管理活动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为使公民满意而提供的最低服务水平,二是政府保持这一预定服务水平的连贯性程度。质量是服务能够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随着行政实践的不断发展,质量逐渐取代效率成为政府绩效的首要判断标准。
7. 重塑政府
【答案】重塑政府是指对政府职能进行重新定位,按照企业家精神对政府进行重新塑造的理
论和实践。重塑政府的特点在于丢弃与传统公共行政紧密相连的一些陈规旧俗,彻底反思政府的运作,要求重新建立政府的一个新框架,一种政府的新思维,即一个新范例。重塑政府的价值取向在于用企业家的精神来改造政府,在现存的公共事业机构内建立企业化的管理机构。
8. 国家公务员
【答案】国家公务员一般是指通过非选举程序(主要是通过竞争性考试)而被任命担任政府公职的国家工作人员。西方国家的公务员,作为西方各国政治与行政系统中特定的一个群体,构成了在西方各国社会生活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特有的功能的社会团体。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中从事党团工作的专职工作人员,如人事部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等)。
9. 资料分析方法
【答案】资料分析方法,又称间接研究或图书馆分析方法,是指通过查阅现有的法律法规条文、政策文件、文书档案、书刊、论文、研究报告等,寻求对一定行政问题或行政现象的理解的分析方法。由于政府行政行为具有相当强的规范性,因此,通过使用资料分析方法,经常便于较为清晰地了解问题的起因、政策形成的过程,便于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资料分析方法通常与其它分析方法综合运用。
10.公共行政行动理论
【答案】公共行政行动理论是以现象学、符号互动论、释义社会学、批判理论为理论基础,批判公共行政的传统理性模式并强调公共行政人员的主体性的理论范式。该理论以美国学者米切尔·哈蒙为代表,以哈蒙的《公共行政的行动理论》和哈蒙与理查德·梅尔合著的《公共行政的组织理论》等著作为主要的学术标志。行动理论假定人性是积极的,并具有明确的社会性。因此,应当通过启发人性加强组织内的沟通、理解,促成相互支持,实现组织的协调发展。行动理论还主张加强个体成员之间、个体成员与组织之间直接的接触,通过面对面主观意愿的表达,实现有效的互动,进而达成共识,借此实现公平与正义。
二、简述题
11.简述权变观中心思想。
【答案】(1)在承认系统关于组织与环境以及各个分系统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互动作用和一致性的基础上,制定特定条件下组织的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2)在权变组织观的概念中,“它取决于”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意味着每一个特定的组织都必须确切地了解自己所处情景的各种可变数以及这些变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把握组织管理过程中各种复杂的因果关系。因此,不存在一种适用的管理原则和组织模式,一切都取决于时间、地点和条件;
(3)但一般系统论并没有被抛弃,而是在提供总体指导思想的基础上,由原则性转向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