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610行政管理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稳定发展职能
【答案】公共财政的经济稳定发展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等目的的职能。市场机制不能自发地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经济不是大幅度波动,就是为长期的持续的失业和通货膨胀所困扰。这就需要政府的干预和调节消除经济中的过大波动,使之能够相对稳定地发展。经济发展并不仅仅指经济增长,其还包括随着产出增长而带来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良性变化。宏观经济稳定的三大目标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2. 考绩
【答案】考绩,是考核制的主要内容,是指对公务员的实际工作成绩(即完成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加以考察和评定。一般来说,各国对公务员考绩的内容有“人”和“事”两个方面。人的方面,包括品德、才能、学识、体格等:事的方面,包括工作实际状况和工作成绩大小。具体来讲,各国对公务员考绩的内容和具体方法不完全一致。
3. 政治责任
【答案】政治责任是指政府及其官员因其享有和行使国家行政权而承担的政治义务,包括维护社会制度,维护宪法精神和原则,维护国家法律制度,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公民生命和财产不受侵犯,维护社会稳定、秩序和发展等方面的责任。政治责任与普选制相联系,一般表现为经直接或间接公民选举而就任的政府首脑及其所属政务官员对选民或对议会所负的责任。当政治责任承担者不能履行或背弃其责任时,就将受到授权者的追究。
4. 行政政策
【答案】行政政策是指政府从具体社会环境出发,为实现特定任务或解决一定的行政管理问题而具体规定的行动准则或方案。行政政策不强调政治信仰,主要从公共行政管理角度考虑问题,注重政策的可行性、合理性和时效性。制定行政政策的过程主要是一种技术分析和技术论证的过程。行政政策从作用、影响力、时效序列的角度可以分为三类:
①长期政策,是在较长一个历史时期指导行政行为的政策,其作用类同于方针,一般不会轻易改变。
②中期政策,是在一定的时间长度内相对稳定的政策。
③近期政策,一般针对某一个特定行政管理问题而制定,问题解决,政策完结。
5.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答案】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是指一个国家范围内的信息基础结构。其基本组成有通信网络、计算机设备、动态的信息和人。通信网络能与各种公用网和专用网相互操作,遵循公共的技术标准和通信协议,形成开放系统,传递信息的媒体形式包括文本、声音、图形和图像,新增加多种服务机制,如电子商务、数字签名、远程教育、无纸办公等。计算机设备提供信息数据处理、输入输出处理,可以进行手写输入、语音输入,具有移动通信处理功能。动态的信息指的是信息库中的信息应不断地更新,有数字图书馆、各种分类的大型信息库、提供信息检索服务、提供网络目录服务等。人是使用和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主体,人们都能在N Ⅱ上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源,提高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水平和质量。
6. 15M 理论
【答案】15M 理论是指关于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畴的理论,由台湾学者张金鉴提出。"15M ”理论认为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畴包括:目标(Aims 、计划(Program )、人员(Mend 、经费(Money )、物材(Materials )、组织(Machinery ), 方法(Method )、领导(Command )、激励(Motivation )、沟通(Communication )、士气(Morale )、协调(Harmony ), 及时(Time )、空间(Room )、改进(Improvement )
7. 扩张性财政政策
【答案】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收入和扩大财政支出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主要是指投资性支出,当社会总需求明显不足时,可以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平衡。而如果总需求与总供给原来是平衡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就会使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以,在减税和增加支出并举的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会导致财政赤字。
8. 主管监督
【答案】主管监督是指政府专设的廉政行政机关因特殊授权而对其他行政机关实行的监督。主管监督部门享有较大的和较广泛的监督权限,其监督对象和监督领域也较复杂和广泛。因此,其监督任务、机构设置和技术手段多具有综合性。主管监督部门通常直接向政府首脑负责,但其具体权限因国家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别。
9. 综合模型
【答案】综合模型是指从影响政策执行的变量出发分析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型,这一模型是1979年美国学者马兹曼尼安和萨巴蒂尔提出的。在这一模型中,影响政策执行的变量被归纳为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本身的可控变量、政策以外的变量三大类,这些变量构成了执行过程的各个阶段。综合模型是一个综合性的、动态的政策执行模型。参见图
图 马兹曼尼安和萨巴蒂尔的综合模型
10.库恩
【答案】库恩全名托马斯·库恩,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科学史家,同时也是科学哲学“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代表作是《哥白尼革命》和《科学革命的结构》。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库恩首次从学术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关于典范或范式及其意义的概念。库恩指出:在科学的意义上,一个范式就是关于现实的一套较为系统的假设。这一套假设主要包括用以阐释和说明某一类现实的规则,而这些规则表现为人们的观察现实世界的观点、理念和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
二、简述题
11.简述公平优先论。
【答案】公平优先论是指提倡以公平作为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
(1)公平是个人“天赋权利”具体化,不适用十市场交换。公平优先论认为公平作为天赋权利不能用后天源自市场竞争的金钱作为衡量的尺度。市场竞争导致的个人收入的巨大反差,是对个人权利的直接侵害。
(2)效率是不公平的结果。与市场竞争相联系的效率不但与“公平”无关,而且是不公平的结果。因为,市场竞争不仅会导致个人收入的两极分化,而且会形成竞争优势与竞争劣势——资财占有、信息占有、社会关系占有、受教育程度、个人能力等等,从而严重破坏“机会均等”的原则,形成事实上的权利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导致社会差距的扩大化、深刻化、持续化,进而可能导致制度危机。
(3)由于市场本身的局限,只有通过政府干预才能实现公平。市场从来就不是按照个人对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