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腱反射
【答案】腱反射又称动态牵张反射,是由快速牵拉肌肉引起,能够对抗肌肉的拉长,具有时程较短、产生的肌力较大并发生一次位相性收缩的特点。腱反射的传入纤维直径较粗,传导速度较快,是体内唯一的单突触反射,反射的潜伏期很短。
2. 肺总容量
【答案】肺总容量是指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体量,是最大吸气末肺内气体的总量。它由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和佘气量四个部分组成。正常成年人的肺总容量为
3.
【答案】
是的通透性升高,导致突触后膜产生超极化的电位变化。
的稍短一些,平衡电位约为毫升。 即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指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引起后膜对和 尤其的幅度因神经元膜电位水平的不同而改变,持续时间比
4. 生长
【答案】生长是指生物体由小到大的过程即生长。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要从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两方面来考虑。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成分的变化,为量的改变。单细胞生物的增殖也具有同样的关系。在细菌学的领域里,个体数的增加也称为生长
5. 代谢产物交联学说
【答案】代谢产物交联学说是解释生物衰老机制的一种学说。代谢产物交联学说认为异常或过多的生物大分子交联是引起衰老的原因,如DNA 交联和胶原交联均可损害其功能从而引起衰老。
6. 激素的允许作用
【答案】激素的允许作用是指某种激素本身对某器官或细胞不发生直接作用,但它的存在却是另一激素产生生物效应或作用加强的必要条件,如糖皮质激素本身不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但却是去甲肾上腺素发挥收缩血管作用的前提。
7. 免疫
【答案】免疫是指机体对“自己”或“非己”成分的识别,并排除“非己”成分以保持机体安全的一种生理反应。它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人体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与免疫
分子共同组成,它们是机体免疫功能和发生免疫反应的物质基础。免疫功能归纳起来有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和免疫监视三大功能。
8. 运动心脏
【答案】运动心脏是指机体长期接受系统运动刺激后逐渐形成的具有明显结构功能特征的心脏。运动心脏的主要形态特征是运动性心脏肥大,其肥大程度与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通常呈中等程度肥大。
二、简答题
9. 试述绝对肌力、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爆发力和相对爆发力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答案】(1)绝对肌力是指某一块肌肉做最大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肌肉的绝对肌力和肌肉的横断面大小有关,肌肉的横断面越大,其绝对肌力越大。绝对肌力只能反应肌肉力量的大小,而不能反应肌肉每条肌纤维力量的大小。相对肌力是指肌肉单位横断面积(一般为1平方厘米肌肉横断面积)所具有的肌力。
(2)绝对力量是指在整体情况下一个人所能举起的最大重量。绝对力量的大小和体重有关,在一般情况下,体重越大,绝对力量越大。将某人的绝对力量除以体重,可得到此人的相对力量。相对力量可更好地评价运动员的力量素质。
(3)人体运动时所输出的功率,实际上就是运动生理学中所说的爆发力,是指人体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在某些运动项目中,如投掷、短跑、跳跃、举重、拳击和橄榄球等项目,运动员必须有较大的爆发力。在训练中是极大限度地提高相对爆发力还是绝对爆发力,取决于在所从事的运动项目中哪种素质更为重要。如短跑、跳跃等项目的运动员应保持较轻的体重,使肌肉的相对力量得到提高,同时又要通过训练使肌肉的收缩速度得到提高。对需要提高绝对爆发力的运动员,如投掷项目运动员、美式橄榄球防守运动员等,应増加肌肉的体积,提高运动员的绝对爆发力。这样可能使加速度有所下降,但不应下降到引起绝对爆发力下降的水平。问题在于找到使绝对爆发力与加速度两者结合能达到最佳运动能力的那一点。
10.老年人最适宜的运动项目有哪些?体育锻炼时应注意哪些生理原则?
【答案】(1)老年人适宜的运动项目
①耐力健身运动项目中的步行、健身跑、游泳、自行车、登山、跳健身舞等。
②在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中,可选择气功、太极拳、太极剑等。
③自然锻炼法如日光浴、空气浴和冷水浴等,以及医疗体育锻炼等。
(2)体育锻炼时应注意以下生理原则:
①适宜运动项目原则
老年人在从事锻炼时,适宜从事耐力性项目,而不宜进行速度性项目。在进行耐力性健身运动同时,还要适当进行一定程度的力量性锻炼,以减轻老年人肌力的减退。
②循序渐进原则
在进行健身运动的初期运动负荷和运动量要小,经过锻炼对运动负荷和运动量适应后再逐步増加以达到适宜的运动量和运动负荷。锻炼的动作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慢到快,时间也要逐渐増加。
③经常性原则
健身运动一定要持之以恒。每周锻炼不应少于2〜3次,每次锻炼不低于30分钟。同时要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养成按时锻炼的良好习惯。
④个别对待原则
每个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个脏器的功能水平不一样,因此一定要根据老年人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体力特点、运动习惯及运动基础来选择最适宜运动项目,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
⑤自我监督原则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要加强医务监督。要学会观察和记录自己的脉搏、血压及健康状况,以便进行自我监督,防止过度疲劳,避免发生运动损伤或者意外的发生,提高锻炼的效果。
11.试比较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答案】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按照形成过程,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
(1)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具有与生俱来、数量有限、反射弧比较固定的物点,是低级形式的反射,无需大脑皮质,具有维持个体和种系生存的意义。
(2)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具有后天获得、数量无限、反射弧可以变化的特点,是高级形式的反射,条件反射的中枢主要部位在皮层,具有提高个体适应能力的意义。
12.受体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它具有哪些特征?
【答案】(1)受体的分类:
①目前受体主要是以不同的天然配体进行分类和命名的,如胆碱能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等; ②各类受体还可进一步分出若干层次的亚型,如胆碱能受体又可分为M 受体、N 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则可分为受体和受体等,受体和受体分别又可分为几种亚型。
(2)受体的特征
①饱和性
受体分子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受体与递质结合的剂量效应曲线应具饱和性,并且它们的特异结合应表现为高亲和性和低容量性;
②特异性
特定的受体只与特定递质结合产生生物效应;
③可逆性
在生理活动中递质和受体的结合应是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