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胰岛素抵抗

【答案】胰岛素抵抗是指脂肪细胞、肌肉细胞和肝细胞对正常浓度的胰岛素产生反应不足的现象,亦即这些细胞需要更高的胰岛素浓度才能对胰岛素产生反应。它是II 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2. 脊休克

【答案】脊休克是指动物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突然失去高级中枢的调控,而暂时丧失一切躯体和内脏反射活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横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反射消失,肌紧张减退或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汗反射消失,不能发汗;大小便潴留。

3. 乳酸阈

【答案】人体在渐増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渐增而増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起点,称为乳酸阈。乳酸阈是人体的代谢供能方式由有氧代谢供能为主而转入由无氧代谢为主供能的转折点。乳酸阈是反映有氧能力高低的指标,反映了人体在递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未突増前,最大吸氧量实际所利用的百分比。

4. 血氧饱和度

【答案】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和血红蛋白的容量占可结合的血红蛋白容量的百分,即血液中氧的浓度。血氧饱和度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正常人体动脉血的血氧饱和度为静脉血为

5. 生殖

【答案】生殖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生殖过程进行自我复制和繁殖,使生命过程得到延续。生殖机能乃动、植物界所共有。生殖总体上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大类。

6. 末梢血管紊乱反应

【答案】末梢血管紊乱反应又称路易斯反应,是指寒冷时末梢血管出现扩张和收缩,引起皮肤温度上升或下降的反应。当寒冷习服时,寒冷血管反应出现时间(TTR )缩短,寒冷血管反应出现温度(TFR )与平均皮肤温度上升。

7. 言语残障

【答案】言语残障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者),而不能进

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大多数言语残障人同时也是听力残障,少数言语残障人是智力发育障碍或中枢神经受损所致,极少数言语残障人是单纯性发声器官发育异常或损害。前二者分属于听力残障和智力残障,而单纯性言语残障与健全人差异不大。

8. 缩短收缩

【答案】缩短收缩是指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的阻力时,肌肉收缩,长度缩短的收缩形式。缩短收缩时肌肉起止点互相靠近,又称向心收缩。

二、简答题

9. 血液是如何将

【答案】血液中的

血红蛋白形式(占由组织运输到肺部的? 是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方式运载的。其中物理溶解的约占化学结合的运输主要是碳酸氢盐形式(占而

)和氨基甲酸以化学结合形式运输的约占)。

(1)碳酸氢盐形式的运输 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

中进行,红细胞中生成的

的,因此,与解离出肺泡,排出体外。

(2)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形式

的通过组织液进入血浆,其中少部分与水结合形成碳酸。这一反应需有两条去路,一是与红细胞内的结合形成结合生成另一条去路是进入要碳酸酐酶的催化,血浆中该酶的含量极少,而红细胞内含量丰富,因此上述反应主要在红细胞顺浓度梯度进入血浆,

与血浆中的

红细胞中的不能透过红细胞膜结合成还原血红蛋白。在肺部,上述反应逆向发生,生成

能直接与血红蛋白的氨基结合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在组织中部分为氧离血红蛋白与

蛋白解离释放结合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在肺部,解离释放成生成增多,促使氨基甲酸血红

仅占总运输量的

但在肺部排入肺泡。这一反应很迅速,无须酶的催化,且为可逆反应。这种运输方式效率很高,在平静呼吸时,虽然以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运输量出的总量中,由氨基甲酸释放出来的

却占

10.试述人体运动时神经系统的整合效应。

(1)运动神经系统的整合

①运动神经系统整合的基础 【答案】人体运动时不仅需要运动神经的整合,还需要植物性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密切配合。

运动由肌肉收缩引起,肌肉收缩又受神经控制,控制肌肉活动的神经中枢不仅分布在中央前回的4、6区,而且还分布于小脑、脑干网状结构、基底神经节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等各级中枢内,对肌紧张、随意运动、姿势反射及身体平衡进行调控与整合作用。

②运动神经系统的整合过程

大脑皮质锥体细胞发放神经冲动,小脑和基底神经节接受信息并通过丘脑再与皮质运动区广

泛联系,同时又接受肌肉长度和张力、关节位置活动变化传入冲动,一方面将对体位和动作进行修正的信息传向大脑,另一方面又接受大脑冲动,修正下行锥体束的冲动频率,控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使动作协调一致。

(2)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

人体运动时,由于耗氧量增加,机体代谢水平提高,圾血乳酸堆积。为满足肌肉氧耗及排出代谢产物的需要,在交感神经系统的总动员下呼吸、循环、代谢及内分泌等组织器官的潜力得到释放,以满足于肌组织代谢需要。适应过程在以各个系统的表现有:

①循环系统

运动时骨骼肌毛细血管大量开放,血液重新分配,即血液由内脏转人骨骼肌,从而使循环血量增加,心力储备提高,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流速度加快。

②呼吸系统

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加深,使肺通气量増加,摄氧量增大,以满足肌肉氧耗和排除大量的二氧化碳的需要。

③代谢系统

运动时,由于代谢水平提高,有机体不仅进行有氧氧化供能,还要进行无氧供能。因而机体体温升高,pH 值下降,代谢产物堆积,内环境稳定性失调,最终导致肌肉工作能力的下降。在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下,一方面使肝糖原、脂肪分解释放能量供给肌肉收缩时代谢需要,另一方面尽快将其产生的乳酸等代谢产物运至排泄器官排出体外,使运动得以持续进行。

④内分泌系统

交感神经兴奋不仅使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多,还使肾上腺皮质素、胰高血糖素、垂体-性腺轴的分泌活动增强,从而导致心肌收缩力量增加,每搏输出且量増大、血压升高,同时使糖分解代谢加强、血糖浓度升高,以适应当时机能状态的需要。

1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和生殖。

(1)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新陈代谢包括同化和异化两个过程。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

(2)兴奋性

兴奋性是指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神经、肌肉和腺体等可兴奋组织受刺激后,能迅速地产生可传布的动作电位,即发生兴奋。

(3)应激性

应激性是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活体组织应激性既可以是生物电活动,也可以是细胞的代谢变化。

(4)适应性

适应性是指生物体具有的适应环境的能力。生物体长期生存在某一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