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货币金融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有效市场理论对企业融资的决策意义。

【答案】(1)资本市场是指证券买卖的市场,有效市场理论是指在证券市场上,一切消息都是公开的,每个投资者都能无条件的获得这些消息,并且市场消息一旦公开,就会立即反映在市场价格上,即要有公开性和适时性原贝J 。一般来说,公开性原则在证券市场上基本能满足,但是适时性原则一般会差一点。

(2)有效市场理论要求理财和融资时重视市场对于企业的估价。资本市场是企业的一面镜子,又是企业行为的校正器。股价可以综合反映企业的业绩,弄虚作假、人为的改变会计方法对于提高企业的价值没有丝毫的用处。市场对于公司的评价降低的时候,应该分析公司的行为是否出了问题并且加以改进,而不应该设法欺骗市场。

(3)有效市场理论要求在理财和融资的时候慎用金融工具,如果市场是有效地,购买或者出售金融工具交易的净现值就为零。公司作为资本市场上融资的一方,不要妄图通过融资取得正的净现值、而应当依靠生产经营提高股东财富。公司的生产经营性带来的竞争,是在少数公司之间展开的,竞争不充分。一个公司因为拥有专利权、较好的专利技术、较好的商誉和较大的市场份额等相对优势,可以在某些直接投资中取得正的净现值。

(4)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不同,其竞争程度高、交易规模大、交易费用低、资产具有同质性,使其有效性比商品市场高得多,所有要融资的公司都在寻找资本成本低的资金来源。机会均等的竞争,使财务交易基本上是公平的,在资本市场上,仅仅能获得和投资风险相当的报酬,也就是与资本成本相同的报酬,不会増加股东财富。

(5)综上所述,有效市场理论对于企业融资的决策意义在于:企业在融资的时候应该慎用金融工具,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超额的报酬,靠的是能力而不是运气,有些经理人高估自己,以为可以获得被市场低估的金融资产,结果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2. 简述公开市场业务的政策效应及其优缺点。

【答案】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调节货币供给的一种业务。中央银行买卖的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公债、国库券和银行承兑汇票等。当中央银行认为金融市场资金短缺,需要扩大货币供应量时就买进债券,投入基础货币;反之,则卖出债券,以回笼货币,收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

公开市场业务有以下优点:①公开市场业务是按照中央银行的主观意愿进行的,它不像再贴现政策那样,中央银行只能用贷款条件的调整去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间接影响货币供给。②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政府债券把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有效地控制在自己期望的规模内,从而

实现基础货币量的稳定。③公开市场业务的规模可大可小,交易方法和步骤随意安排,保证了法定准备率调整的准确性。④公开市场业务不像法定准备率及再贴现政策那样,具有很大惯性。中央银行根据市场情况认为有必要改变调节方向时,业务逆转极易进行。⑤中央银行可以根据货币政策目标每天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对货币量进行微调,不像存款准备率与再贴现政策那样,对货币供给产生很大的冲击。⑥公开市场业务每天都在进行,不会导致人们的预期心理,货币政策可以易于达到理想的效应。

公开市场业务虽然具备许多优点,但并不是所有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可以采用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开展公开市场业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中央银行必须是强大的,具有调控整个金融市场的力量;②金融市场发达,证券种类,特别是债券种类齐全并达到一定的规模;③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配合。

3. 简述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

【答案】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通货紧缩的财富收缩效应

①企业财富因通货紧缩而减少。企业财富的缩水即企业资产价格的下降。在通货紧缩情况下,全社会物价水平普遍下降,企业产品价格也下跌,以盈利能力为标准制订的企业资产价格就要相应降低。另一方面,在名义利率下降的程度不及物价的下降程度时,企业的债务负担加重。企业的债务负担一方面直接削减了企业的净资产,另一方面将使企业陷入债务的泥沼。

②居民财富的缩水。收入是居民财富的源泉。在通货紧缩的条件下,下岗失业者较多,劳动力市场明显供过于求,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工资将会降低。另一方面,在通货紧缩的条件下,消费所拥有的大部分为消费用资产,消费用资产的价格的大幅下降使居民的已有资产也将缩水。

③政府财富的缩水。政府的财富可以分为存量和流量两个部分。其中,存量部分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随着商品价格的降低而缩水;通货紧缩时期,财政赤字会显著增长,使政府财富的流量部分也“缩水”。

(2)通货紧缩的经济衰退效应

当发生通货紧缩时,物价普遍下跌,通货紧缩的经济衰退效应可以理解为物价的持续与普遍下跌对经济的促退作用。物价的普遍下跌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对经济产生促退作用:

①产品价格下降,利润减少。物价的持续与普遍下跌使得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价格降低,从而使其利润减少甚至亏损,严重打击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这样使生产者减少生产或停产,进而使全社会的经济增长速度受到抑制。

②实际利率高企。物价持续与普遍下跌将使实际利率高企,这是一种有利于债权人而损害债务人利益的制度安排。因为债务人在向债权人偿还债务的时候,由于物价一直在下跌,偿还同样的货币实际上包含了更多的价值,债务人越是还债,其债务就越重。而社会上的债务人大多是生产者和投资者,债务负担加重,会使他们的生产与投资活动受到影响,对经济增长也带来负面的影响。

③居民收入下降,失业增加。物价下跌使生产者的利润减少,生产积极性降低,这又将影响

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就业状况。居民收入水平的降低意味着消费需求的减少,加重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状况;非自愿失业增多,标志着社会远未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自然增长率。

(3)通货紧缩的失业效应

通货紧缩意味着投资机会的锐减,亦即可能就业的机会锐减;通货紧缩抑制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减产甚至停产的企业增多,失业人员自然增多。特别是在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在通货紧缩使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普遍不振的条件下,劳动力供求失衡的矛盾将会十分尖锐。

(4)通货紧缩的分配效应

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物价持续下跌,而名义利率的下跌一般赶不上物价下跌的速度,因此实际利率呈现上升的趋势。这一变化使社会财富产生了巨大的再分配过程。

①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产品的价格降低使企业利润减少;而实际利率高企使作为债务人的企业的收入又进一步向债权人转移,这又加重了企业的困难。为维持生计,企业只有选择借更多的债务来进行周转,这样,企业的债务总量势必増加,其债务负担更加沉重,由此,企业在财富分配过程中将处于更加恶劣的位置。

②通货紧缩税同样可以使财富在政府与公众间实现再分配,但与通货膨胀税不同的是,通货膨胀税是政府向公众征收的税,而通货紧缩税则是使财富向公众转移,即是与通货膨胀税方向相反的转移收入。

4. 《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对西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有何不同?

【答案】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明确了三个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分别是普通股(含留存收益)最低要求为4.5%,一级资本最低要求为6%, 总资本最低要求为8%。

(2)明确了两个超额资本要求:一个是资本留存超额资本要求,水平为2.5%,设立资本留存超额资本要求是为了确保银行具有充足的资本用于吸收经济压力时期的损失,并规定银行必须用普通股来满足资本留存超额资本要求;另一个是反周期超额资本要求,水平为0-2.5%,只有当出现系统性贷款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才需计提反周期超额资本,大多数时期反周期超额资本为0。

(3)明确过渡期安排。为了防止过快实施更高的资本标准影响全球经济的复苏,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自2019年开始正常条件下商业银行的普通股(含留存收益)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总资本充足率最低应分别达到7%、8.5%和10.5%。

由于各国银行盈利模式及债务水平的差异,新规对全球银行的影响程度也有所差别。以欧洲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银行为例。

(1)对欧洲银行的影响

对于仍处在主债危机阴影之中的欧洲银行业,新监管规则的影响尤为明显。首先,欧洲银行普遍存在着资本充足率紧张的局面,需要募集资本,因欧洲银行大多是混业经营,巴塞尔协议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