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学校体育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直观性原则

【答案】直观性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方式,发挥学生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认真参加练习,使其掌握体育卫生知识,技术和技能,并培养其观察和思维能力

2. 预先考核

【答案】预先考核. 一般在学期初进行。以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和体育基础作为制定教学计划、措施和进行教学分组的客观依据,以便使教学工作符合学生实际,并与期末成绩相比,判断学生的进步程度。考核内容是大纲规定的主要教材,方法一般以测验为主,考核的成绩不作正式成绩计算。

二、简答题

3. 我国大学在招收学生运动员时采用什么方法?

【答案】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我国大学竞技体育在招收学生运动员时,均采用降分的办法,只是降分幅度不等而已。有的大学在招收学生运动员时,其入学分数都比普通学生低150〜200分,有的大学在学生运动员招生时,降分可在当地最低档下200〜300分招生,有的学校甚至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运动员采取免试入学。

4. 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

【答案】课余体育竞赛的主要意义有:

(1)能吸引和激发师生参加体育锻炼和比赛的积极性。

(2)有利于检查、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学训练工作,总结和交流经验。

(3)有俚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能力,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

(4)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促进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

(5)竞赛是推动学校体育广泛开展的有力杠杆迷失普及与提高的有利因素。

5. 终身教育思想给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什么深刻影响?

【答案】终身教育对学校体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1)终身体育正在成为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是指以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为主导的思想。这种思想主张在学校阶段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观念和习惯,并使学生掌握终身体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立足长远与落实“健康第一”密切结合

终身教育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健康第一”的宗旨,而且较“健康第一”更加注重强调阶段效应与长远效应的有机结合,强调实现终身体育、保证终生健康必备的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3)确立大、中小学相衔接的体育目标、内容、组织形式体系

在学校体育目标上

a. 从“学生身心健康、运动技能水平、体育文化素养、终身体育要素”来拓宽未来学校体育的总目标。

b. 要明确的各学段的体育目标。

在学校体育内容上

a. 要从面向健康生活、终身受益的角度设计学校体育课程和教材,注意学校体育各阶段内容的衔接。

b. 把个体的、可控的、简便的、人们乐意长期坚持的体育活动界定为“终身体育项目”。

在学校体育组织形式上

终身教育思想确立“个性化、多样化、开放化、无形化”等原则,积极尝试新的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各学段的体育组织形式。

(4)注重过程与结果、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

终身体育思想把学生体育态度、兴趣、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纳入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在操作上将显性与隐性、过程与结果、起点与进步评价相结合,切实提高学校体育的效果。

6. 如何贯彻巩固与提高原则?

【答案】(1)反复练习

反复练习是巩固提高原则的基本要求。每次课都应使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和重复次数,反复练习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要求,不断消除动作的缺点和错误激发学生反复练习的积极性。

(2)采用体温、测验、竞赛等多种方式。

运用这些手段时,要根据课的目标和要求进行,提问要有启发性。

(3)改变练习条件。

改变练习条件包括场地、器材及动作结构、环境条件等

(4)课内外结合。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布置一定的课外体育作业和家庭作业。

(5)培养进取动机

7. 组织复习课时应注意什么?

【答案】组织复习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应注意已掌握教材情况,对复习教材提出明确和具体的要求,并应采取相应的教法措施来实现这一要求。

(2)由于以往掌握教材的程度和存在的问题不同,因此,复习课中,应在集体指导的基础上加强个别指导,并提出不同要求。

(3)教师在组织这种类型的课时,特别要注意精讲多练,合理加大课的运动负荷,增加练习次数和练习密度,尤其是对发展身体素质实效大的练习,要反复进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技术,增强体质。

8. 常用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有哪些?

【答案】(1)综合评价和单项评价

根据评价所涉及内容对象的多少,可以把体育教学评价分为综合评价和单项评价。

单项评价

单项评价是指对体育教学活动的某个侧面进行评价。

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是指对某一学校整个体育教学活动进行完整的、系统的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

根据参与教学活动对象,可以把体育教学评价分为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对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的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点。

(3)内部参与者的评价和外部参与者的评价

根据评价的参与主体,可以把体育教学评价分为内部参与者的评价和外部参与者的评价。

内部参与者的评价

内部参与者的评价包括师生双方进行的自我评价、师生间的相互评价、同事评价和学校领导评价。

外部参与者的评价

外部参与者的评价包括家长评价和其他局外人(如上级领导、用人单位等)做出的有关教学的评价。

(4)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

根据教学评价运用的方式,可以把体育教学评价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实际上所做出的教学评价,往往是通过主观和客观的结合、定性和定量的结合而进行的。

主观评价

主观评价是指评价者通过听课、谈话,以主观体验方式而进行的评价。

客观评价

客观评价是指通过客观的测量和测验收集资料而做出的评价。

(5)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根据体育教学评价的标准不同,可以把体育教学评价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相对评价

相对评价是以被评价对象为集合,考虑该集合目前实际的状态,而确定评价标准之后将集合中各个个体与之相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