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财经大学国际经济学(含国际贸易实务)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资本流入
【答案】资本流入是“资本流出”的对称,是指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一国对外资产的减少或对外负债的增加,反映为资本和金融账户的贷方记录。如果本国出售国外资产、増加国外贷款或减少国外存款等,就会产生资本流入现象。资本流入分为长期资本流入和短期资本流入。前者指偿还期在一年以上的资本流入,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以及各种跨越国界的中长期贷款等资本流入;后者指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资本流入,包括国际贸易的短期资金融通和清算、各国银行间的短期资金调拨和拆借,以及各种短期金融资产投机所引起的资本流入等。
2. 相互倾销
【答案】相互倾销是指不同国家生产同种或类似产品的厂商都对出口产品制定一个低于国内市场价的价格并进行双向贸易的现象。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厂商扩大产品的国内销售量会导致其国内价格的下降,因此它往往限制产品在国内的销售量;同时,如果它能够在国外市场上扩大该产品的销售量,那么即使价格低于国内价格,也能够在不影响国内市场的前提下增加总利润。如果对方国家的厂商也采取了这种行为,那么就发生了相互倾销。
3. 内部规模经济
【答案】内部规模经济是指单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时,由其自身内部引起的平均成本不断下降、收益不断增加的经济现象。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会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以扩大销售市场,同时也将通过集中生产,实现单个厂商的规模经济。其最终结果是产品的集中生产和世界性销售。
4. 福利恶化型增长
【答案】福利恶化型增长是指使一国整体福利水平恶化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偏向型增长在严格假定下可能出现的一种极端情形。由于一国的出口偏向型增长可能会导致该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因此,如果一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非常强的出口偏向型,那么贸易条件恶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就可能抵消生产能力提高所带来的正面效应,使得该国整体福利水平绝对下降。一般认为,福利恶化型增长的假设条件过于极端,它只是一个纯理论问题,而不是实际可能发生的现象。
5. 贸易条件改善所得
件改善而给本国带来的好处。
【答案】贸易条件改善所得是指一国因征收关税,造成外国商品出口价格升高,本国贸易条
6. 相对供给曲线
【答案】相对供给曲线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与市场相对供给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在国际贸易理论中,为了分析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必须超越局限于一种产品的局部供求分析和局部均衡,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市场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一般均衡分析。相对供给曲线就是联系两个或两个以上市场供给状况的有效方法。产品A 的价格与产品B 的价格的比值称为产品A 对产品B 的“相对价格”,市场对产品A 的供给数量与市场对产品B 的供给数量之比称为产品A 对产品B 的“相对供给”。联系相对价格和相对供给的曲线就是“相对供给曲线”。一般而言,相对供给是相对价格的增函数。相对供给曲线和相对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该产品的均衡相对价格。
7. 配额租金
【答案】配额租金是指在采用进口配额以限制产品进口的情况下,配额许可证的拥有者因能够在国内以高价销售该产品而获得的超额利润。当一国对某类产品通过采取进口配额形式的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其进口数量时,该类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就能够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销售,这样,配额许可证的拥有者就能够从高价销售中得到超额利润。
8. 集体行动
【答案】集体行动是指关于经济活动中个人理性并不必然导致集体理性。如果某项活动或者福利的获得需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集体行动问题就出现了,即决策集体的每个成员必须单方面决定是否参与提供某种集体产品。因为集体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所以使得不为集体产品的提供付出成本的集团成员也可以获得集体产品。集团越大,分享收益的人越多,个人的行动对集团利益的影响越小,集团内的成员“搭便车”的动机就越强烈。这就意味着仅仅依靠个人的自愿,集体产品的供给将是不足的,集体产品不可能依靠个人的自愿提供来解决。因此,个人理性并不必然导致集体理性,个人理性不是实现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
二、综合分析题
9. 具有经常项目赤字的国家有无可能同时拥有国际收支盈余?使用经常项目和非储备资本项目的假设数据来解释你的回答。注意讨论官方国际储备流动的可能作用。
【答案】当一国的金融和资本项目盈余超过了经常项目余额赤字时,具有经常项目赤字的国家有可能同时拥有国际收支盈余。根据国际收支恒等式,可得:
例如,当经常项目出现1亿美元的赤字,但是此时有大量的资本流入,资本项目盈余1.2亿美元时,此时将出现0.2亿美元的国际收支盈余。
从长期而言,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都是一种失衡状态,理想的模式应该是国际收支平衡,既无盈余,也无赤字。因此,有时一国常常采取官方外汇干预来平衡其国际收支,官方国际储备的流动有助于实现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
10.(1)假设本国对小麦的需求曲线为:供给曲线为:推导并绘出本国的进口需求曲线。并计算没有贸易时,小麦的价格是多少?
(2)在题(1)的基础上加入外国,其需求曲线为:供给曲线为: a. 推导并绘出外国的出口供给曲线,同时计算没有贸易时外国的小麦价格。
b. 如果本国和外国进行贸易,且运输成本为零。计算自由贸易时的均衡点,与之对应的世界价格是多少?贸易量又是多大?
(3)在题(1)和题(2)的基础上,若本国对进口小麦征收0.5的从量税:
①确定并绘出关税对以下几项的影响:
a. 各国的小麦价格;b. 各国对小麦的需求量与供给量;c. 贸易总量。
②确定关税对以下各社会集团的福利影响:
与进口商品竞争的国内生产者;b. 本国消费者;c. 本国政府。
③画图说明并计算贸易条件改善所得、效率损失和关税对社会福利的总影响。
(4)在题(2)的基础上,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假定外国对出口商的每单位出口产品提供0.5的补贴,试计算其对各国小麦价格的影响以及对两国各社会集团和整个社会福利的影响。
【答案】(1)进口需求MD 是从本国需求等式中减去本国供给等式得到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