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资源与环境学院836经济地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区域空间结构的三种形式及其内在联系
【答案】(1)区域空间结构有三种基本形式
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和网络式空间结构。
(2)区域空间结构三种形式的内在联系
①极核式与点轴式、网络式的内在联系
极核式空间结构是空间结构的早期形式,在相对均匀的区域,发展条件较好的地方率先得到发展而成为经济活动的集聚区,开始打破原始的均衡状态出现增长极。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壮大对区域的发展产生极化效应,吸引周围地区的经济要素向增长极集中。增长极及其吸引的周围腹
地所构成的空间结构就称为极核式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发展由原始的均衡状态过度到非均衡状态。
②点轴式与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内在联系
点轴式空间结构是在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空间结构发展的中期形式,是由极核式空间结构向网络式空间结构发展的一种过度状态。在增长极的发展和极化作用下,随着增长极和周围其它的经济联系增强,它们之间就形成了固定的联系通道——轴线,轴线将不同等级和类型的增长极连接在一起就构成了点轴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的非均衡内容和程度以及极核之间的联系都比极核式空间结构阶段进一步增强。
③网络式与点轴式空间结构的内在联系
网络式空间结构是在点轴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空间结构的高级阶段。随着点轴式空间结构中点的职能进一步增强,点之间的联系增多、程度加强,轴线进一步延长,交叉增多,联系进一步加强、紧密,点轴系统进一步发展,多个点轴系统连接就构成了网络式空间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使区域内部的资源、要素得到有效配置,区域经济发展由非均衡发展向新的均衡方向发展,是空间结构的高级形式。
2. 试述相互依赖理论
【答案】布鲁克菲尔德在1975年出版的《相互依赖的发展》一书中指出口,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比不发达国家更依赖于资源和资本密集的技术,而且也依赖不发达国家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受依赖关系的影响,不发达国家的内部变革也使得它们越来越依赖发达国家的资源和资本。所以,很难区分出它们谁依赖谁,实际上是相互依赖。宗主国的经济发展其实也是依赖于外围国家的,就像外围国家依赖它们一样。在世界范围内,没有相互依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无法进行下去。
相互依赖对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相互依赖的
变化对于不同的国家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对某些国家有利的变化,对另一些国家则可能不利。此外,相互依赖的影响并不完全表现为积极或消极,而可能是这两种影响同时存在、交织。积极的相互依赖有利于推动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合作和一体化,相反,消极的相互依赖则会引发国家之间的经济冲突和矛盾。所以,需要有目的地采取措施和政策,对相互依赖的内容和程度进行干预,促进相关国家的互惠互利,化解矛盾和冲突,推动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3. 试分析农村工业化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
【答案】农村工业化对区域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
(1)农村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带来了农业劳动手段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和集约化。
(2)农村工业化缓解了农村人口多、耕地少的尖锐矛盾,同时,也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增加了农民从事非农产业自我发展的机会。
(3)农村工业化使农村居民受到了商品经济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影响,促进了他们文化水平、思想意识,乃至人格等素质的全面提高。总之,农村工业化推动了我国传统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并且对区域和国家的市场经济转轨做出了积极贡献。因此,区域间农村工业化的差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4. 伦敦为什么会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
【答案】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现金交易重要性,主要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1)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相关机构的高度集中。
(2)地理位置优越,在时区中处于纽约和东京之间。
(3)鼓励国际银行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如伦敦的外国银行可作为世界银行来操作,可获得在本国被禁止的一些权利。
5. 区域分工的经济性
【答案】分工是一种组织结构,它以专业化为基础。以某种地域优势提供生产和交易,从而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分工经济性表现为;
(1)分工能够直接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2)分工将复杂劳动分解为简单的甚至机械式的劳动;
(3)分工所引起的生产工具的变革,直接促进了迂回生产方式的发展;
(4)分工产生了异化;
(5)区域分工的经济性强调了地区专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各种利益,具有以下特点:
①区域分工使各地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条件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增加区域经济福
②区域分工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效益;
③区域分工有助于范围经济的形成;
④区域分工的经济性与外部性。
6. 以日本综合商社公司为例,简要说明贸易公司对本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
【答案】(1)贸易公司对本国的影响
日本综合商社在日本经济发展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对日本海外直接投资产生了重要影响。综合商社由三菱、三井、伊藤忠、丸红、住友、日商岩社六个庞大的商业金融和工业公司组成,它们控制着全球许多的附属公司和成千上万个相关公司。
(2)贸易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该公司在世界上建立了全球市场和全球经济信息系统,该系统不但有助于日本贸易的发展,而且还能使日本公司向海外投资成为可能。日本制造公司旱期对海外的投资贸易都是由综合商社来组织的,其具体作用是商务贸易中介、金融中介、信息收集、复杂商务体系的组织和协调等。
7. 试述梯度理论的基本内涵,并对其在中国的应用进行评述。
【答案】(1)梯度理论的基本内涵
梯度推移理论是建立在产品周期理论之上的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反之则是低梯度区域。
(2)梯度理论在中国的应用评述
在中国,梯度推移学说于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区域经济研究中,主要探讨国家经济发展的区域重点转移问题。观点提出后,引起广泛讨论,形成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①反梯度推移论
反梯度推移论认为,区域的技术引进和经济开发的次序不能完全依照其所处的梯度,而应该主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条件来定。如果按照梯度推移,只能是低梯度上的区域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永远得不到改观。
②并存论
并存沦认为,区域之间的经济技术的空间推移同时存在着梯度式推移、跳跃式推移和混合式推移三种形式。但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他们的作用大小有别。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时期,梯度推移作用最大;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时期,跳跃式推移比较多见。
③主导论
主导论认为,区域之间的梯度推移从不同的层次观察确实存在多种形式。但是,从主体看,起主导作用的是梯度推移,其他推移形式只是发生在少数领域、个别区域或特殊的时期。
8. 试述要素禀赋学说
【答案】要素禀赋学说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该学说的基本思想是,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它们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一般地,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利息率水平相对低于工资水平。在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工资水平相对低于利息率水平。所以,如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