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31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土地利用结构
【答案】土地利用结构是由土地利用和结构两种要素综合而成的整体,是为了解决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和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这一问题而在对供选方案优化的基础上加以确定的一个系统。土地利用结构的实质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
2. 土地监察
【答案】土地监察是指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单位和个人执行和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者实施法律制裁的行政执法活动。
土地监察的特点:土地监察的主体是依法享有土地行政管理职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土地监察的对象是管理相对人,即一切与土地发生法律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土地监察的内容是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者实施法律制裁。法律制裁包括给予违法者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土地监察的目的是实现土地管理职能,保证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3. 土地资源调查
【答案】土地资源调查是对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利用程度、权属状况、空间分布、生产潜力、适宜性和限制性等状况进行综合考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是为依法和科学管理土地提供基础,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服务,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提供基础数据,为编制农业区划和国民经济计划提供依据。
4. 土地转让
【答案】土地转让是指土地所有人将土地所有权有偿或无偿地转移绘他人。土地转让行为只能发生在土地私有制的社会里,我国在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土地变私有制为公有制,因而不允许土地转让。但是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受让人仅对土地享有使用权,而所有权仍属于国家或集体。
5. 垦殖系数与森林覆盖率
【答案】垦殖系数又称垦殖率,是指土地经过开垦变为耕地种植农作物。一定区域内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土地垦殖率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土地垦殖率=
土地垦殖面积/总土地面积×100%。垦殖率即垦殖系数是反映土地资源利用水平的重要经济指标。
森林覆盖率也称森林覆被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有情况或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及实现绿化程度的指标,又是确定森林经营和开发利用方针的重要依据之一。
6. 土地发展权
【答案】土地发展权是土地变更为不同使用性质的权利,是一种可以与土地所有权分割而单独处分的财产权。它既可以与土地所有权合为一体,由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土地拥有者支配,也可以单独支配,它是土地处分权中最重要的权利。
土地发展权包括:农地变更为非农用地的发展权或称之为农地发展权; 未利用土地变更为农用地或建设用地的发展权; 在农地使用性质不变的情况下扩大投入的发展权; 在建设用地上进行建设的发展权。
二、简述题
7. 如何应用时间序列预测法?
【答案】(1)认识时间序列模型
时间序列就是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一组数字序列。时间序列用于预测的基本思想是认为变量由过去一直延续到未来,即承认事物发展的延续性从而得到预测期的变量数值。这就是趋势预测法,所建立的模型就是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是由过去预测未来的一种方法,简便易算。但由于事物发展不可能是它过去的简单重复,因此,这类方法只适用于短期预测,用于长期预测时准确性较差。这种方法也承认事物发展的不规律性,着眼于如何消除事物发展的不规律因素(偶然性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2)时间序列预测法具体的包括以下几种预测方法,应该根据各种使用方法的适用条件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预测。
①移动平均数预测法
移动平均数预测是以一个序列的局部资料的平均数作为外推预测的依据。移动平均是局部平
,反映的是短期的平均水平,作为预测值使用。这种方法是均数(与算术平均数的整体平均不同)
在算术平均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耕地面积资料中含有季节性变动、周期性变动和随机性变动时,可用移动平均数法消除这些变动因素的影响,为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作出预测。
②增减量预测法
第一种,一期增减量预测。若下期与本期耕地面积的增减变动,与本期和前期的增减变动相同时,则可采用一期增减量预测方法。即在一个时间序列中,用本期与前期耕地面积的增减量调整本期耕地面积,并以此作为下期的预测值。
第二种,全时期平均增减量预测。全时间平均增减量预测法的特点是用一个时间序列全时期平均增减量作为下期增减量。
③增减速度预测法
第一种,一期增减速度顶测。若下期与本期耕地面积相比的增减速度,等于本期比前期的增
减速度,可用此法。即用本期比前期的增减速度调整本期耕地面积,并以此作为下期的预测值。
第二种,全时期平均增减速度预测。该方法采用一个时间序列全时期的平均增减速度作为下期的增减速度,比只用一个环比增减速度预测的效果好。
④指数平滑预测法
指数平滑预测法是在对移动平均法加以改进的基础上产生的。该方法预测时,不要求较多的历史数据,数据存储量不必很大,应用起来较为方便。
⑤最小平方法
最小平方法是分析长期趋势较常用的方法。设趋势变化为时间t 的函数即y=x(t )。这条趋势线表示时间序列的基本变动方向,通常以简单的数学模型来表示。
趋势线应当满足下列两项要求:
a. 原数列与趋势线的离差平方和为最小值,即
b. 原数列与趋势线的离差总和为。,即=最小值; (Y 为原数列,Yc 为趋势值)。第一点的要求是主要的。满足了第一点要求,第二点要求必然得以满足。
常用线性趋势预测模型有以下三种,应根据原数列反映出来的现象变动特点,经分析研究后加以选定。
第一种,直线模型。假设据历年统计数据耕地面积表明,逐年增减量大致相同,其发展趋势呈直线型。在这种情况下,可设法找出一条最合适的直线,应用直线模型进行预测。
第二种,指数曲线模型。若耕地面积资料的逐期增减率大致相同,则预测现象的发展趋势是指数曲线型。
第三种,二次抛物线模型。如果动态数列的折线图上不是呈直线上升或直线下降,而是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线条表现有一个明显的转弯。在这种情况下,可配合一个一次抛物线趋势方程,建立一次抛物线模型进行预测。
8. 简述我国士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体系。
【答案】计划指标是计划的目标和任务的具体化和数量表现,通常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部分组成。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可分为农业生产用地、农业建设用地、非农业建设用地和土地开发等四类。
①农业生产用地计划指标。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和水产养殖用地指标。为反映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情况,还可以列出耕地改园地、改鱼塘、改林地、改牧草地的计划指标。
②农业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包括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用地指标。农村道路是指村际道路、村组道路以及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用道路(不含田埂)。农田水利用地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干、支、斗农渠用地。
③非农业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包括国家建设、乡镇集体建设和农村个人建房用地计划指标。 国家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是指县以上全民所有制和城市大集体所有制投资、列入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或准许建设的各项基本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行业包括工业、建筑业、地质勘探、农业、林业、水利、气象、交通运输业、邮电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物资供应、科研文教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