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5公共政策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典范

【答案】典范又称典则、范式、典则规范。1962年,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 )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首次从学术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关于典范或范式及其意义的概念。库恩指出:在科学的意义上,一个范式就是关于现实的一套较为系统的假设。这一套假设主要包括用以阐释和说明某一类现实的规则,而这些规则表现为人们的观察现实世界的观点、理念和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范式的存在是多种多样的,好的范式的作用就在于其假设可以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现实的世界。但是,范式存在着许多的例外,而且,范式也并不解释它可能遇到的事实。”在此意义上,范式旨在告诉人们“是什么”,而并不回答“为什么”。

2. 悟道

【答案】悟道是指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清本质,找到规律的过程。悟道本身是一个磨练的过程,要以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中心,寻求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健康、强劲、持久、广泛的交互作用的最佳途径和方式。悟道是提升领导能力的一种主要途径。对于领导者,悟道的意义在于在自觉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个人修养,不断理解客观世界、理解自我,以及客观世界与自我的关系; 其价值基点在于寻求和确立主体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3. 自我控制能力

【答案】自我控制能力是指政府依据法律和法规,适应社会环境的变迁和公众意愿的改变,对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性约束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基本的价值界定在于如何有效地保障行政宗旨,防止和反对滥用公共行政权力,实现依法行政。政府自控能力在某种意义上属于“吏治”的范畴,其实质在于“以法律为准绳”处理官民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其主要问题则在于如何有效地制止公共行政权力主体的“寻租”行为。

4. 公共政策分析

【答案】公共政策分析是指对公共政策的调研、制定、分析、筛选、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公共政策分析的核心问题是对备选政策的效果、本质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在运筹学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运筹学和系统分析侧重于对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公共政策分析则侧重于对问题的性质进行分析,从而发现新的政策方案和解决途径。

5. 行政责任方法

【答案】行政责任方法是指通过行政体制中职权划分的机制将组织中的目标与人事中的职位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行政工作中的职、权、责、利一致的管理方法。他是一种综合性的现代行政管理方法。行政责任方法的本质内容是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其实现了以事为中心的事务主义方法和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方法的有机统一,综合了强制性与诱导性两种行政方法所共有的积极效应。

6. 结构性权力

【答案】结构性权力,即组织权力,是指由于主体在组织的层级结构分工中的地位差异而产生的权力。行政组织在社会学意义上称为科层制。科层组织结构具有强有力的内部约束机制,通过层级制度安排,使每一级行政主体都拥有相应的权力,每一个组织成员都有其适当的地位。层级越高,地位越重要,权力也就越大。行政客体对于结构性权力的服从源于行政组织自上而下的层级约束力。

7. 行政许可

【答案】行政许可是指行政行为主体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行政许可作不同的分类,一般分为:

①根据许可存续的时间不同,将行政许可分为永久的许可和附期限的许可;

②根据许可的程度不同,将行政许可分为排他性许可和非排他性许可;

③根据许可的范围不同,将许可分为一般性许可和特殊性许可。

8. 目标管理

【答案】目标管理又称成果管理,或标的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以泰罗的科学和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

(1)目标管理的主要内容

①目标管理是一个程序和过程,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将组织的整体目标转换为组织单位和成员的目标,通过层层落实和采取保证措施,有效而又高效地实现目标;

②目标管理能够很好地体现员工参与管理,由德鲁克提出,经由其它一此人发展,逐步成为西方许多国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系统地制定目标并进行管理的有效方法。

(2)目标管理的特点

①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 ②强调自我控制; ③促使外放权力; ④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

(3)目标管理的优点

①目标管理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

②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由于组织目标的成果和责任图划分到每一个职

位或部门,容易发现授权不足与职责不清等缺陷;

③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强调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将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因而提高了士气;

④目标管理促进了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改善了人际关系。

(4)目标管理的缺点

①偏重操作而忽视原理:

②制定目标缺乏统一指导;

③制定目标的困难;

④过多强调短期目标;

⑤哲学假设不一定都存在。Y 理论对于人类的动机做了过于乐观的假设,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情况并非如此;

⑥目标商定可能增加管理成本;

⑦缺乏灵活性;

⑧有时奖惩不一定都能和目标成果相配合,也很难保证公正性,从而削弱了目标管理的效果。

9. 有限理性决策模型

【答案】有限理性决策模型是指以人的有限理性为前提,认为决策是寻求超过最低满意标准的解决方案活动的分析模型。这一模型由西蒙首创,是对理性决策模型的修正。西蒙认为,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完全理性是不存在的; 人的理性是介于完全理性和完全不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 而且最优选择的信息条件不可能得到满足,这就导致最优决策很难实现; 因而决策的策略选择只需超过最低满意标准即可。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将决策过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①找出决策的理由; ②找到可能的行动方案; ③在各个行动方案之间进行选择; ④对己进行的抉择进行评价。

10.职级规范

【答案】职级规范,义称职位说明或职级说明书,是指用文字对一个职位作标准化和尽可能定量化说明的书面文件。职级规范的内容一般包括职位名称、职级编号、职级特征(对该职位工作性质、责任待遇、所属等级的概述)、工作举例、所需资格条件与专门技能(如学历、经历、经验、能力、技术、性格、身体状况等)以及其他一些,事项等等。制定职级规范主要是为了指出各职位的工作内容和特性,明确每一职位的职级和职等,以便于对每个职位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二、简述题

11.简述斯密经济理论的要点。

【答案】斯密是使经济学说成为一门系统科学的主要创立人,他以理性“经济人”假定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他以“人性”为出发点把普遍性带入了经济学的领域,使之成为社会科学。其经济理论的要点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