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834行政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行政检查
【答案】行政检查是指行政行为主体依法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遵守法律法规以及行政决定等情况进行单方面强制了解的行为。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行政检查分为若干类:根据检查机构的任务不同,可以将行政检查分为专门检查和业务检查; 根据检查的时间不同,可以将行政检查分为事前检查、事中检查和事后检查; 根据检查权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行政检杳分为依职权的检杳和依授权的检查; 根据检查对象的特定性不同,可以将行政检查分为一般性检查和特定性检查等等。
2. 寻租行为
【答案】寻租行为是指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而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的活动。其包括一切旨在通过引入政府干预或者终止它的干预而获利的活动。寻租的根源是政府,它的主要特征是不经过相应的生产劳动而将社会公众财富转移到一部分人手中。寻租从根本上是与劳动和公平原则相违背的,也是对公共资源的侵害和浪费。公共行政权力主体的“寻租”行为,主要指一定的国家公共行政权力主体,利用法律赋予的某些合法的公共行政权力,通过不正当的途径或方式,按照“等价交换”的商品原则,非法地实现一定的公共行政权力与一定的经济财富之间的交易,或一种公共权力与另一种公共权力的交换的特定行政现象,即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腐败。
3. 古典行政执行模型
【答案】古典行政执行模型是指以科学管理的泰勒主义为基础构建的政策执行模型,体现了政策执行过程中对效率的关注。这种模式的研究起点是政府的决策,假定在既定的时间、资源和信息的情况下,理性的政策分析家一定能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古典行政执行模型关注的焦点是政策的制定者,一方面强调严密的命令和上级的控制指挥能力,另一方面主张政策制定者对政策执行规范的理性设计。在这种模型中,政策执行者总是严格遵守上级旨意,忠诚实现上级意图。同时也关注政策执行的法令规章,反映了公共政策的基本内涵。
4. 申报财产
【答案】申报财产是指法定范围内的国家公务员依照法定的期限和方式向有关机关如实申报其财产状况及变化情况,并接受有关机关监督检查的法律制度。申报财产是正确处理公务人员公私利益关系的前提,也是贯彻行政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措施; 对于约束和规范公务员的行为,反腐
倡廉,树立政府和公务员的良好形象有重要作用。在行政实践中,各国都将申报财产作为贯彻行政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措施。行政伦理法典对于申报的对象、种类、时限、名称、程序、审查和处罚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5. 行政决定
【答案】行政决定是指行政行为主体根据法律法规,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做出单方面行政处理的行为。这种行为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行政决定的内容,可以将行政决定分为若干种类:行政许可、行政鼓励、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执行。
6. 生产函数
【答案】生产函数是指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组合与产品的最大产量之间技术关系的函数,表示为Y=f(X )。其中Y 是产出,X 是各种投入构成的向量。生产函数既可以用于描述某个企业或行业的生产特征,也可以作为总生产函数应用于整个经济。对生产函数而言,当投入一定时,产出可以达到一个最大值。在实践中,当投入一定时可根据生产函数计算出效率和无效率; 用生产函数测定的效率仅是技术效率,因为生产函数测定中没有利用要素价格方面的信息。
7. 财富原理
【答案】财富原理是指用以论证私有财产和理性的一种关于人的自然权利的假说,认为人归人的本体所有,财产归人所有,因此私有财产是合乎人性、合乎理论、合乎自然的,因而是小可剥夺的。财富原理是由洛克提出的,其前提假设是:一个人所拥有的基本财产就是他本人,对他本人,他拥有充分的和完全的主权。由此推论人的身体具有劳动力,劳动力可以创造财富,由于创造财富的身体归私人所拥有。所以由身体所创造的财富一也自然归私人拥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沦认为,雇佣劳动所产生的产品也是雇主的财产。
8. 私人庇荫制
【答案】私人庇荫制是指掌握政府重要权力的人将行政职位分配给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的体制。掌握政治权力的人利用其自身的政治权力资源,去支持并保护另外一些人,给予其政治上的封荫和庇护,成为其恩主或保护人。后者作为受惠者,则通过为前者提供私人效忠作为回报。私人庇荫制带有浓厚的封建社会政治色彩。
二、简述题
9. 简述现代人事行政的主要趋向及特征。
【答案】从古到今,人事行政的演变按照其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大体上经历了这样几个时期:
①以恩赐官僚制为核心的人事行政时期,这一时期人事行政的主要特点是:专制统治者拥有对
所有官吏的生杀予夺大权,一切官员都是依靠专制统治者的恩赐而取得官职的,人事行政中盛行宗法主义的世袭制,血缘关系是任官的主要标准之一。
②以分赃制为核心的人事行政时期,这一时期的人事行政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虽然法律上己经确认“人人皆有在政府中任职的平等权利”,但在实际的人事行政过程中,却主要盛行着分赃制,即在政府精选中获胜的哪一派别或政党,可以独占所有政府职位,凡是对竞选有功或与党派领袖有个人关系着,均可参与对政府官职的“分赃”,捞得一官半职。
③以功绩为核心的人事行政时期,这一时期人事行政的主要特点是:政府职位向社会开放,绝大多数官员均需经过公开竟争考试才能得以择优录用,人事行政中崇尚人才主义,贯彻功绩原则。
(1)现代人事行政的主要趋向
①人事行政中出现政务官与业务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分化,对这两种官员开始实行分类管理。政务官指的是以政党选举成败和政策成败为进退标准的政府官员,主要包括政府首脑和政府各部门的行政首长,政务官主要由国家有关的政治制度(如选举法)来管理; 业务官指的是政府中除政务官以外的其他常任的职业公务人员,亦即文官,也称公务员,业务官主要由公务员制度来管理。
②由以恩赐官僚制和分赃制为核心的赡恩询私式的人事行政,向以人才主义和功绩制为基础的现代人事行政的演化。
③从随意性、或然性很强的人治式人事行政,发展到系统化、规范化的法治式人事行政。 ④人事行政的范围日益扩大,出现了许多旧的人事行政所没有的业务内容,如考任、培训、职位分类、保险、抚恤等等。
⑤在管理方法上,从非科学的经验管理发展到崇尚理性和效率的科学管理,许多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被逐渐引入到实际人事行政过程中,如职位分类方法、激励理论和计算机管理等。
⑥人事行政由以往只重视通才,发展为通才与专才的并重。
(2)现代化人事行政的特征
①公平性,即人事行政中的人员进退、赏罚和升降等,均以客观的、法定的人才主义和功绩原则为标准,而不能以私人关系、个人好恶或其他关系为量衡。
②公开性,即人事行政的全过程都向民众公开,彻底打破人事行政的隐秘性,以杜绝私相授受和其他营私舞弊活动,公开是公平的前提保证。
③超然性,人事行政中的人事任免和其他事宜,均以法规制度为依据,遵照客观事实来做决定,不应受到任何其他外力(如政党或利益集团的压力)的影响与指使,不得由于性别、种族、宗教信仰、政治倾向等理由进行人事行政方面的歧视。人事行政的管理机构超然于政治斗争之外,尽力避免带有政治色彩,以保证人事行政的客观性。
④适应性,即现代人事行政通常都不是机械僵死的,而是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这主要表现为管理方法的灵活多变和更新改进以及人事行政制度随形势变化而做出的种种调整。上述四项特征,也是衡量1个国家的人事行政是否达到现代化水平的基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