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834行政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知识性权力

【答案】知识性权力,也称为专家权力或信息权力,是指专家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信息处理能力。这种权力来源于专业、技术和信息等知识性资源,专家所掌握的关于人、事件或其他有助于预测未来行为方一向的信息资源是这种权力的重要基础。人们的服从来自于对专家知识水平的认可。

2. 强制收入

【答案】强制收入是指国家行使其政治权力从国民收入中强制征收的收入,如税收、规费等。

3. 制度

【答案】制度是指人类社会当中人们行为的准则。就国家形态而言,制度是指以宪法、法律、法规为基本内容的正式规则和以习俗、传统、习惯等形式存在的非正式规则交错构成的一整套的规则体系及其实现机制,是不同的社会群体为了存续和利益分配而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复杂的“交易”方式共同选择、共同安排且必须共同遵守的关于人们社会行为的规则体系。

4. 转移性支出

【答案】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无偿地、单方面的将一部分资金的所有权转让给其他经济实体或个人所形成的支出,如补助性支出、捐赠支出、债务利息支出等。这类支出的共同点是财政付出了资金,却不能得到直接的补偿,不存在等价交换问题。转移性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分配活动,直接影响社会收入分配,间接影响社会资源配置。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越大。

5. 行政管理法规

【答案】行政管理法规,简称行政法规,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制定的具有行政法规范性的文件的总称。行政管理法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①自主性行政管理法规,主要对法律或行政法规未规定的事项加以规定。例如,有些国家的宪法还规定政府在重大自然灾害、社会动乱或战争期间可以制定紧急命令以应付事变,其时效等同于法律。

②执行性行政法规,主要指为执行法律或行政上级行政法规而制定的行政管理法规,通常表现为制定实施细则。

③补充性行政管理法规,主要指用以补充现行法律或行政法规而制定的行政管理法规。三种情况都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

6. 瓦格纳定律

【答案】瓦格纳定律,又称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法则或政府活动扩张法则,是指反映政府职能的扩大与国家所得的增加之间关系的定律。其具体内容是,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就要求保证行使这些国家职能的公共支出不断增加,日益充裕。瓦格纳定律是由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提出的,他通过对19世纪的许多欧洲国家和日本、美国的公共支出增长情况的考察提出了这一定律。

7. 积极行为

【答案】积极行为,又称作为行政行为,是指行政行为主体实施的变更现存法律关系的行为。如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存款利息的决定。积极行为通常是政府为适应客观行政条件的变化而进行的改变,通过改变现有制度对公众的生活产生影响,化解冲突、缓解矛盾,从而实现政府预期的计划、政策、目标。

8. 危机

【答案】危机是指具有严重威胁、不确定性和危机感的情境。危机就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因此,危机通常是在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很不充分,事态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需要迅捷决策等不利情景的汇聚。

二、简述题

9. 建立行政赔偿责任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行政赔偿是指除有法律明文豁免或审判豁免外,国家对发生损害性行政行为后果要承担其赔偿责任的制度。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行政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建立和完善行政赔偿责任制度有如下意义:

(1)建立和完善行政赔偿责任制度,是强化国家对人民的责任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有利于维护和巩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的最高法律地位,确保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

(2)建立和完善行政赔偿责任制度,使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和现实的保障,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府真正对人民负责,有助于加强政府的公信力,从而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3)建立和完善行政赔偿责任制度,增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有利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针,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促进行政管理法制化、科学化; 确保政府管理体制的转变,强化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管理职能。

(4)建立和完善行政赔偿责任制度,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进程,有利于加强制度防范和管理监督机制,防止违法行政,避免滥用职权,消除失职、读职,克服官僚主义,搞好廉政建设,防止和反对腐败,树立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守法、公正、廉洁的形象。

(5)建立和完善行政赔偿责任制度,国家责任增强,行政机关及行政工作人员责任减轻,有利于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摆脱沉重的政治负担和经济负担,充分调动和发挥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行政效率,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标。

10.试评述公共选择理论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的特点及其局限。

【答案】(1)公共选择理论是以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下具,来研究和刻画政治市场上的主体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的一种理论。公共选择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为内在动力,通过民主投票实现的对公共经济的合理决策。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前提假设就是理性“经济人”假设。

(2)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人都是理性行为者,其行为的目的是谋求私利的最大化。政治领域中的人,即政治家、文官及其他国家(政府)代理人同私人经济中的人是一样的,他们都是“经济人”,都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理性“经济人”假设的特点就是认为个人无论处十什么地位,其本性都是一样的,都以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或者个人效用的最大化作为最基本的动机。政府中的官员不是天然具有道德优势的人,他们与社会上其他人一样,既不更好也不更坏。政府官员也会犯错,他们也具有个人的私利,在分析官员的行为时应该考虑到官员的自利性。

(3)理性“经济人”假设也具有相当的局限性:

①人们的偏好不是惟一的,而且各个偏好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高低顺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难以选择最能满足自己偏好的行为;

②由于人们获取和处理信息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们也很难获取足够多的信息来真正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③人们对于事物是否有价值的评价是模糊的,难以用数字进行精确的表述,因此也就不能对利益得失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判断,也就实现不了真正的利益的最大化。

11.简述西方国家依法行政的社会基础。

【答案】资本主义的经济原理和市场经济的实践是依法行政的广泛的社会基础。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生产方一式有着与封建社会完全不同的经济规律。受经济规律的支配,资本主义经济又有着以往全然不同的特性以及与之相1致的法则和诉求。资本主义经济特性与依法行政的内在联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财产私有制。财产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的基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崇和鼓励个人谋求自我利益的动机和活动。这种动机和活动可以通过个人资金的积累达成社会财富的总量增值,促进和扩大再生产。只有国家(政府)才可与人民产生公法意义上的上下统属关系,进而产生事实上容易发生却难以纠正的侵权行为,危及私有财产制度。这就必然要求规范和限制政府的行为,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