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省培养单位海洋研究所846普通生物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自然选择。

【答案】自然选择是指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

2. 核苷酸。

【答案】核苷酸是指DNA 和RNA 的结构单体。每一核苷酸分子含有一个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分子、一个磷酸分子和一个含氮的有机碱。

3. 内毒素。

,只在细菌死亡溶解后释【答案】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脂多糖中的成分(类脂A )

放出来,引起机体发热、糖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内脏出血、中毒休克等症状。

4. 多聚体。

【答案】多聚体是由相同或相似的小分子组成的长链。组成多聚体的小分子成为单体。蛋白质、核酸、多糖都是多聚体。

5. 原体腔(假体腔,初生体腔)。

【答案】原体腔(假体腔,初生体腔)是动物界最先出现的体腔形式,只有体壁中胚层,无肠壁中胚层。假体腔直接与肌肉为界,无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和肠系膜,是一封闭的腔,充满体腔液。体腔的出现,促进肠道与体壁独立运动,使内脏器官具有稳定内环境。

6. 外生孢子。

【答案】外生孢子是指某些蓝藻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体发生横分裂,形成大小不等的两部分原生质,上端较小的部分形成的孢子,基部较大的部分仍能保留分裂能力,继续分裂。

7. 高尔基复合体。

【答案】高尔基复合体又称高尔基体,意大利科学家

分拣和转运的中心,还具有合成多糖的功能。

8. 断裂基因。

【答案】真核细胞的基因中,编码氨基酸的DNA 序列,常被一些内含子隔开,断裂基因实质是由一系列交替存在的外显子和内含子构成。

第 2 页,共 28 页 在1898年发现,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由一系列扁平膜囊和小泡组成,与细胞的分泌功能有关,是蛋白质加工、贮存、

二、填空题

9. 哺乳动物排卵后,排空的次级卵泡演变为_____,它可分泌_____激素。

【答案】黄体;雌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孕酮

10.免疫作为一种防护机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识别自身和外物;记忆;特异性

11.人类学家将人类从南猿到现代人几乎没有中断的进化历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答案】南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智人阶段

12.环节动物具_____式循环系统,即在小动脉和小静脉间有_____相联系。血液循环系统的进化程度与_____系统密切相关。

【答案】闭管;微血管;呼吸

13.淀粉可以自发缓慢地转变为麦芽糖而不需要外界提供能量,这种反应称为_____。

【答案】自发反应

14.哈迪-温伯格定律是指在以下五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代遗传中稳定不变。

【答案】种群足够大、和其他群体完全隔离;没有基因交流;随机交配;没有突变发生;没有自然选择

15.哺乳动物的精子经生殖道分泌物激活称为精子的_____,这是精子成熟的最后阶段。精子头部上的_____与卵识别后释放出水解透明带,打开通道。

【答案】获能;顶体;顶体酶

16.鼻腔的原始功能是_____,次生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嗅觉;呼吸通道,加温空气,湿润空气,过滤空气

17.固醇类激素的分子可直接进入靶细胞、甚至核内发挥作用,存在_____的过程。而含氮激素的分子则通过启动_____间接发挥作用。

【答案】基因活化;第二信使

18._____是心脏的启搏器,_____是心脏的另一个启搏器。

【答案】窦房结;房室结

三、简答题

第 3 页,共 28 页

19.请设计实验说明蚂蚁具有化学通讯行为。

【答案】(1)蚂蚁主要以化学信号通讯。化学通讯的介质是信息素,是蚂蚁的外分泌腺体向体外分泌释放的一些微量化学信息物质。

(2)实验设计:用大的透明容器养一窝蚂蚁,稍远处放置食物,观察蚂蚁的行为。在侦查蚁途经的路上设置纸片,大批工蚁来回搬运食物时,把纸片移动到没有食物的另一方向,蚂蚁仍沿纸片移动,说明蚂蚁通过信息素交流信息,即蚂蚁具有化学通讯行为。

20.细胞分化的特征。

【答案】细胞分化的特征有:

(1)基因组全能性和差别基因表达;

(2)分化过程一般是不可逆的;

(3)分化方向的限定早于形态差异的出现;“细胞决定”指细胞从分化命运确定到显现特定形态的过程;

(4)在分化中细胞保留记忆。细胞所受的信号分子的短暂作用长时间存储,以至决定分化方向。

21.氧气如何在血液中进行运输?

【答案】血液中的

运输。

(1)每一血红蛋白分子由四分子的珠蛋白和四分子亚铁血红素组成,每个血红素又由4个吡咯环组成,在环中央有一个铁原子。每一个原子可携带4个氧分子。

,若铁氧化为三(2)血红蛋白中的铁在二价状态时,可与氧呈可逆性结合(氧合血红蛋白)

价状态,血红蛋白则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就失去了载氧能力。血红蛋白和氧分子的结合是很不稳固的。当外界氧分压高时,血红蛋白就吸收氧而成氧合血红蛋白,当外界氧的分压低时,氧合血红蛋白就放出氧而恢复成血红蛋白。

22.什么是细胞呼吸?细胞呼吸可分为哪几个部分?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生物物质分解代谢的共同终末途径?

【答案】(1)细胞呼吸的定义:是指细胞在有氧条件下氧化分解糖类等有机物,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反应先在细胞质基质,后在线粒体进行。葡萄糖(或糖原)在正常有氧的条件下,氧化后产生

化。

(2)整个过程分为3个阶段:

①糖酵解

一分子葡萄糖在细胞质中反应生成两分子丙酮酸,并伴随2分子ATP 和2分子NADH 的产生。

第 4 页,共 28 页 只有少量溶于血浆中,大部分都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靠血红蛋白和水,这个总过程称为糖的有氧氧化,又称细胞氧化或生物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