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31新闻史论与实务之新闻理论新编强化班模拟试题4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表达权
【答案】表达权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 使用各种方式表明、显示或传播思想、情感、意见、观点、主张, 而不受他人干涉、约束的权利。从一般意义上看, 表达权又称表达自山, 是指“公民通过口头或书面以及特定行为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 包括言论自由、著作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游行示威自由等”。在新闻传播领域, 主要是指新闻媒介的表达自由和受众通过新闻媒介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自由, 对于受众而言, 则进一步细化为受众在媒介上的表达权。在任何国家, 受众作为公民的表达权既有保障也有限制, 任何表达自由必须在法定范围内。
2. 魔弹论
【答案】魔弹论又称“枪弹理论”、“皮下注射理论”或“刺激一反应理论”。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早期理论之一, 这一理论受心理学中机械的“刺激一反应”论(S-R )的影响, 认为新闻媒介发送的信息一经“命中目标”, 就必须产生传播者所预期的效果。早期的传播学者认为, 受众在“刺激一反应理论”机制作用下仟凭传播内容摆布, 只要把价值、思想与信息直接“注射”到每个被动的、原子式的受众个体身上, 便可产生一种直接的、不经任何中介环节的效果, 因此, 媒介效果的实现完全取决于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大众媒介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 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
3. 资产阶级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答案】资产阶级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是在资产阶级的道德伦理思想的指导下, 通过对资产阶级新闻实践的总结, 概括出来的有关新闻从业人员履行新闻职守的行为准则。其主要内容包括:新闻自由、社会责任、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廉洁诚实、遵守法制、作风正派、保护消息源、更正与答辩等九个方面。这些职业道德规范除一般的道德原则以外, 还规定了新闻工作者个人品质方面的内容。
4. 讯息
【答案】讯息原意为消息、音讯、文电、文告等。传播学中的讯息, 由一组信息符号组成, 传达一个具
体的内容。在传播过程巾, 发送者发出讯息, 接受者对这个讯息进行处理, 并作出反应。”
5. 传播环境
【答案】传播环境是指存在于传播活动周围的所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传播环境反映了传播与环境之间互动互助、相辅相成、共存共荣的互制关系。传播依赖于环境, 环境对传播产生作用。传播环境具有无限性、开放性、差异性、相关性和影响性等特点。传播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指媒介自身范围的生存境况。外部环境是指媒介自身范围外的生存境况。传播环境的优劣会对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6. 显著性
【答案】作为新闻价值属性之一, 显著性是用来描述“新闻事实知名度, 或新闻事实的显要度”的一个概念。一件事实的知名度或显要性是由构成这件事实的各种要素的知名度和显要性决定的, 因此事实构成要素的知名度或显要性就是事实显著性的基本内涵。具体包括人物的显著性、事情的显著性、时间的显著性和空间的显著性。
二、简答题
7. 简述社会主义新闻上作党性原则的主要内容。
【答案】党性, 是阶级性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是无产阶级阶级性的集中表现, 它要求在新闻工作中体现无产阶级的思想意志、政治要求、组织原则和行为准则, 表现了与资产阶级新闻事业截然不同的本质属性。
(1)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对新闻事业的地位、性质、任务、作用等总的看法和纲领性的意见, 它是无产阶级党性在新闻事业中的体现, 它要求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或主办的新闻舆论工具在新闻实践中贯彻和表达无产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2)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主要内容
①在思想上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力一法论, 实事求是。
②在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在组织上坚持和服从党的领导, 贯彻民主集中制, 遵守党的纪律。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这几个方面, 互相联系, 缺一不可。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内涵, 还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组关系:第一, 党和政府的喉舌与人民的代言人; 第二, 党性与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 党性与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自由; 第四, 党性与新闻报道的生动活泼、平易近人; 第五, 党性原则与新闻改革。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