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31新闻史论与实务之新闻理论新编强化班模拟试题2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更正与答辩原则

【答案】更正与答辩原则是新闻职业规范的内容之一。更正, 是指新闻报道中具体事项的交代出现失实, 相关人有权要求传媒作出更正, 传媒自身也有责任在发现差错时主动更正。答辩(又译为答复), 是指被新闻报道提及的相关人, 有权对报道内容的公正性或全面性进行答辩。对于相关人, 这是一种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 对于传媒和记者编辑, 主动更正和允许相关人更正与答辩, 则是遵循职业规范的问题。

2. 解释性报道

【答案】解释性报道又称新闻分析, 是指注重挖掘和运用背景材料以解释新闻事实的原因、影响、发展趋向及深层意义等内容为主要目的和主要任务的报道。它集中回答新闻事件中的“为什么”, 即围绕一个读者有疑问、社会有争论的事件或社会问题, 提供大量的背景材料, 来揭示事件或问题发生的原因, 比较稳蔽地表达记者的观点或倾向。解释性报道适用的题材主要包括政党和国家颁布的重要方针、政策及举措、政治、军事、经济等突发重大事件及趋势变化重要的科技成果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

3. 新闻事业

【答案】新闻事业是新闻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的总称。现代新闻事业主要包括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期刊社、新闻电影制片厂等专门机构, 以及它们运用采访、编辑、通联、出版、发行等组织系统以及新闻体裁和编排技术手段所从事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组织是传播新闻的工具, 既是社会舆论机关, 又是阶级舆论机关。它的基本功能是:沟通情况, 传递信息; 反映舆论, 引导舆论; 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提供娱乐, 丰富文化生活; 刊登广告, 提供社会服务。

4. 新闻出版自由

【答案】新闻出版自由是公民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 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简称“新闻自由’夕, 包括采访自由、传递和报道自由、出版发行自由

和批评自由。最早提出“出版自由”口号的是17世纪英国政论家约翰·弥尔顿, 1789年法国制定《人权宣言》, 以法律的形式确认言论出版自由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1791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

第一条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二战后, 美国学者和报人提出社会责任理论, 即立足于新闻自由是人类不可剥夺的权利的基础上, 坚持享有新闻自由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资产阶级曾利用它作为反对封建文化专制主义, 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武器; 无产阶级也借此宣传自己的主张, 打破统治阶级对社会舆论和精神交往的垄断。新闻出版自由推动了近代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

5. 电视

【答案】电视是以无线电波(或导线)所传送的声音和图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媒体。1936年8月, 英国广播公司在亚历山大宫建立电视台, 同年11月2日正式播出电视节目, 此为世界电视事业的开端。电视片由画面(图像)和声音两部分构成。画面包括现场景物、活动图像以及照片、图片、文字等, 声音包括有声语言、音乐、音响等。电视节口通过演播室、控制室、中央机房和发射机房播出, 播出方式分为演播室直播、录像播放、现场直播等几种。9. 印刷媒介答:主要指古代“邸报”, 刊登皇帝的谕旨、大臣的奏折等政府公文。在古代社会, 中国是世界上印刷业最发达的国家, 但没有产生过像近代报纸那样以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出版物。邸报客观上起着沟通统治阶级内部消息的作用。

6. 现实受众

【答案】现实受众, 是指己经确实接触、使用新闻媒介的受众按照接触新闻媒介的确定性的标准所划分的一种受众类型。与现实受众相对应的是潜在受众, 即指具备正常的媒介接触能力, 但还没有接触、使用媒介的受众。新闻媒介是开放的大众传媒, 从理论上讲, 全社会的成员都可成为其受众, 即任何媒介的受众群都有潜在的、可不断扩大的可能性, 这是媒介得以不断拓展受众面的基础。

二、简答题

7. 按所有制形式划分, 新闻事业可以怎样分类?

【答案】如果按所有制形式划分, 世界上的新闻事业主要分为私人所有制、政府所有制、政党所有制、公共所有制和半官方所有制五种。

(1)私人所有制一一是指由私人出资创办、经营和管理的传媒业。

这种传媒业通常由出资者私人或垄断资本所控制, 政府不直接干预其新闻传播与经营管理活动。其创办经费少数为独资形式, 多数为股份制形式。日常经费来源主要靠广告及其它经营收入。创办者和经营者创办和经营传媒业主要是出于赢利目的。其经营完全按企业性质, 实行市场化运作, 多属于商业经济型体制。

C2)政府所有制一一是指由政府创办、管理和控制的传媒业。

这种传媒业的所有权归于政府, 通常由政府创办, 并由政府直接进行管理和控制, 其传播行为要对政府负责, 要为国家利益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服务, 在涉及国家事务上代表政府发言。其传播方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