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之新闻理论新编部分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_2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舆论

【答案】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 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 是社会心理的反映, 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 以公共事务为指向, 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具体表现在:①公开性; ②公共性; ③急迫性; ④广泛性; ⑤评价性。

2. 新闻来源

【答案】新闻来源, 又称消息来源或信息来源,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新闻来源是指一则新闻中所涉及的事实和观点材料的出处, 它表明事实、观点和背景材料从何而来, 由谁提供。广义的新闻来源既指新闻事实的提供者, 又泛指构成新闻根据的全部新闻事实。

3. “沉默的螺旋”理论

【答案】“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传播效果理论重新回归到强大效果论的代表理论之一。“沉默的螺旋”最早是由诺依曼于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的, 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一一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 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 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这个假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L , 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 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③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 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 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一一舆论的诞生。

4. 受众定位

【答案】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是指确定媒介整体和所设栏目的明确的传播对象, 解决向谁传播、为谁服务的问题。主要包括一家媒体的整体受众定位和媒体的各个分设栏目、频道等方面的特定受

众定位两部分内容。受众定位的总体指导原则是宽窄适度, 范围适中。媒介清晰、准确的受众定位是有着认真、细致的筹划、设计过程, 最关键的步骤是在正确的定位原则指导下确定核心受众群。

5. 核心受众

【答案】核心受众是按照新闻媒介明确的传播对象的标准所划分的一种受众类型。各个单独的媒体和媒体上设置的栏目, 都有着不同的传播内容和个性风格, 这些内容和风格是针对并满足某些相对比较固定、明确的传播对象, 这部分受众就是媒体和媒体特定栏目的核心受众。核心受众是媒体需要稳定和竭力争取的最重要的对象, 也是媒体的生命线。媒体的内容选择、栏目设置、风格定位等都较多地以核心受众需求为考虑的出发点, 进行筹划、设计和编排。所以, 新闻媒介各自的传播内容和风格特色的确立, 争取了各自的核心受众, 而核心受众的兴趣爱好、信息欲求反过来又在不断强化着媒体自身的传播个性。核心受众的确立, 在目前受众群体分化与多元的大潮面前, 对于新闻媒介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6. 新闻评议会

【答案】新闻评议会是指一种评价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职业行为的专门性机构, 它通常由新闻行业机构组织行业内相关人士组成, 也可以由新闻界和其他各界(司法及社会群众团体等)的代表联合组成。新闻评议组织的基本职能是对报业及其他传媒的表现进行评议, 并对一些违反新闻道德的案件做出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 一般不受理违法案件。大多数国家的新闻评议组织仅有裁决权, 少数国家如日本等则既有裁决权, 又有处罚权, 处罚的项目有警告、记过、罚款、开除会籍等。

二、简答题

7. 简述美国“便士报”兴起的社会背景、传播内容与特征。

【答案】在19世纪30年代初期, 美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批大众化便士报。

(1)美国“便士报”兴起的社会背景

①政治民主化的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获得成功, “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学说深入人心, 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秩序己经基本确立。公民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思想自由, 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国家法制的保障。这种宽松、自由的政治环境直接转化成了大众化报刊滋生的沃土。

②进入19世纪以后, 美国的工商业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 各大港口和商业中心城市都有了日报。工业革命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 而广告又成了工商业进一步扩张的重要手段。报刊又是最基本的广告媒介。作为大众报业的一个基本特征, 价廉到普通的工人农民都能买得起, 没有广告收入, 也是难以想象的。

③城市规模的扩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 城市在数量、规模上都实现了很大的扩张。一方面, 大量的破产农民拥进城市, 而报刊正好可以成为他们学习知识, 顺应工作需要的工具。城市规模的扩张, 不仅增强了社会对信息交流的需要, 而且为报业的发展准备了更多的读者。

④随着印刷技术的多次改进, 印刷成本从30年代起也大大下降。还有交通电讯技术的发展, 导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