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Z0807公共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外部正效应
【答案】外部正效应又称正外部性,是指那此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正外部性时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政府可以通过对产生正外部性的物品补贴来使外部性内在化。
二、简答题
2. 中国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债务是否为国家债务? 它们所提供的信用是否为国家信用?
【答案】(1)政策性银行是指那些多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我国的三大政策性银行都是国务院全资设立的、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2)公债是国家或政府以其信用为基础,在向国内外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即国家或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采取信用的方式,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等方式取得资金的行为。
(3)虽然政策性银行的基本金多由政府财政拨付,但是政策性银行的资金并不是财政基金,政策性银行也必须考虑盈亏,坚持银行管理的基本原则,力争保本微利。政策性银行的债务不是国家债务,它们所提供的信用也不是国家信用。
3. 各发达国家多实行农业财政补贴,中国是否应该仿效?
【答案】中国现在的农业补贴占农业总产值的3.3%,据WTO 的黄箱政策,中国政府对农民的收入补贴可以达到农业总产值的8.5%。中国不易仿效发达国家那样实行较多较高水平的农业财政补贴,主要原因如下:
(1)中国目前的财政收入无法支持这样大的补贴。
(2)如果对农业进行补贴会导致农产品过剩,产生一系列棘手的问题,过剩的农产品要么烂在国内,要么只能低价卖到国外。
(3)如果对农业开始进行补贴,就很难取消掉,因为取消补贴往往会引发政治问题。
(4)对农产品进行补贴,在执行上非常困难。
①如果进行反周期补贴,也就是对自然灾害等造成的减产进行补贴,会产生严重激励问题,会存在故意减少投入造成减产而向政府要补贴的事例。
②如果直接对农民的收入进行补贴,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经常会出现应该得到补贴的农民实
际拿不到补贴,拿到补贴的往往是各方面关系较好的中等收入的甚至是富有的农民。
(5)中国政府对农村的支持应该采取其他可行力式,如己经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还有其他政策如支付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支持力度等。
4. 简述政府管制失灵的原因及放松管制的可行性?
【答案】(1)政府管制失灵的原因
政府管制失灵是由政府管制缺陷造成的,具体分析如下:
①由于政府垄断经营,缺乏竞争性,加之政府产出的价值与其成本相分离,政府为获得既定的产出会过多地使用资源,一方面抑制了技术创新的冲动,另一方面导致政府产品的实际成本大大增加(例如过多的雇员、过多的开销等),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效率的低下。
②政府的价格管制既可能降低产品或服务质量,又会增加市场的交易成本。如果政府强制性地用竞争市场的均衡价格定价,那么处于讨价还价优势的一方,将会提供质量较低的产品或服务,或者简化其交易中提供的服务,而给处于劣势的一方带来交易中的不便,提高其交易费用。实际上,这方面的损失往往超过因政府干预而节省的成本,更何况政府干预本身也是需要成本的。
③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担任政府公职的是有理性、自私的人,政府机构本身也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其结果,一方面是产生了寻租行为,增加了非生产性成本,造成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是导致了过多的公共物品供给(即过多的预算花在公共物品供给上)。政府机构和功能恶性膨胀。更为严重的是,政府职能的膨胀,政府作用的强化,意味着特殊利益集团(分利集团)数量的增加,这种特殊利益集团妨碍完全自由的竞争,阻碍发展新技术和经济变革,从而降低经济增长率。
(2)放松管制的可行性
放松管制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完全撤销对被管制产业的各种价格、进入、投资、服务等方面的限制,使企业处于完全自由的竞争状态; 另一个层次就是部分地取消管制,即有些方面的限制性规定被取消,而有些规定继续保留; 或者,原来较为严格、烦琐、苛刻的规则条款变得较为宽松、开明。
历史上,美国、日本等国家都爆发过放松管制的运动,虽然放松管制运动受到了政治及利益集团的反对阻力,甚至一些规则在放松不久后又出现了重新管制的呼声,但实践证明,放松管制的效果是积极的。实践中,也出现了放松管制的方法,即引进激励性管制(incentiveregulation ), 它针对原有的进入、价格管制不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弊端,主要做法有,特许权投标制((franchisebidding )、价格上限管制(pricecapregulation )、时滞管制(regulatorylag )等。
历史和实践证明了放松管制是可行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撤销管制。事实证明,政府管制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有一个最优问题。管制还是不管制取决于成本一收益的分析比较。
5. 结合现实,说明中国当前的行政支出规模是否合理。
【答案】(1)中国的行政管理费用呈现出增长态势
①判断行政支出规模是否合理,牵涉到许多因素,如经济总量、经济增长水平、财政收支规模、政府职能、政府机构的设置方式、行政效率等。
②中国的经济总量基数较大,经济增长水平高,财政收支规模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过多的行政支出是合理的。
③层层审批程序使政府机构设置臃肿,人员增加,政府行政效率低下,而行政经费开支庞大也带来了行政效益的降低。
(2)中国当前的行政支出规模并非最合理的规模
行政支出合理与否,还与政府支出效率的高低有关。政府机构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改变行政方式,优化人员结构和资源配置,能够促进政府支出效率的提高。
三、论述题
6. 爱尔兰2003年制定并通过了《出租车规制法》CTaxiRegulationAct ),延续了2000年高等法院判决确立的放弃数量规制的立场。放松出租车数量规制并没有引起出租车过度供给、道路拥堵、秩序混乱等负面效果。相反,公众对放松规制给予了较为积极的评价。而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数量规制仍然没有实现。中国各地政府也对出租车进行数量限制,北京等实行“总量控制”,青岛、杭州等城市定期发放或拍卖牌照。(王军,2007)是什么力量在阻止放松规制的改革? 你认为中国的出租车规制是否应该仿效爱尔兰?
【答案】(1)阻止政府放松规制的原因
①“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a. 自然垄断。自然垄断会带来产品和服务定价难题。如果按照边际成本定价,企业就会亏损,难以为继。如果按照平均成本定价,企业虽然可以持续发展,但也带来了问题。因此,它们要求公共部门的干预。
b. 外部性。外部性带来成本和收益的不对称问题,影响到市场的有效运作。在许多情况下,市场自身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公共部门的干预,则可能克服这些问题,促进社会福利的提高。
c. 信息不对称。有些行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外人对这些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缺乏了解,而一旦这些行业中的仟何一家企业出现问题,就可能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给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灾难。
②“政府失败”
为了防止或矫正“市场的失败”,政府制定了规制。但是,这并不是说政府规制能够实现较高的社会总体效率,相反,从西方经济学理论来看,市场机制下的效率高于政府实行规制下的效率。政府规制效率低的原因包括:
a. 政府决策的低效率;
b. 政策实施的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