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62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阿特金森认为,大败倾向高的人在选择不同的失败期望概率的任务时,更倾向回避P :为( )的的任务
A.25%
B.75%
C.50%
D.100%
【答案】C
2. 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A. 中性刺激
B. 无条件刺激
C. 条件反应
D. 无条件反应
【答案】C
3. 共同要素说的实验基础是( )。
A. 水下击靶实验
B. 幼儿取糖果实验
C. 小鸡啄米实验
D. 知觉训练迁移的实验
【答案】D
4. 桑代克和武德沃斯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迁移的理论是,称之为(
A. 形式训练说
B. 共同要素说
C. 经验泛化说
D. 关系转换说
【答案】B
5. 撤销厌恶刺激以增强一个反应发生可能性叫做(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 。 ) )
C. 惩罚
D. 替代强化
【答案】B
6. 皮亚杰认为( )。
A. 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从客观造成的后果追究行为者的责任的
B 儿童的道德性是由他律渐向自律按阶段发展的
C. 研究道德问题不宜采用直接询问法,而应采用两难故事法
D. 一般情况下,6~7岁儿童处于从权威阶段向自我中心阶段过渡时期
【答案】B
7. 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A. 知识巩固
B. 知识运用
C. 知识提取
D. 知识迁移
【答案】C
8.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A. 师与生
B. 学与教
C. 德与智
D. 身与心
【答案】B
9. 下列关于保持过程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 保持过程先将榜样行为转换为言语编码,再转换为记忆表象贮存信息
B. 保持过程是观察学习的第二个过程
C. 保持过程对学习者以后的行为起指导作用
D. 保持过程以表象和言语编码两种形式贮存信息
【答案】A
10.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 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 望梅止渴
C. 蜘蛛织网
D. 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答案】D
11.( )通过“水下击靶”的实验支持了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
A. 桑代克
B. 苛勒
C. 贾德
D 沃尔夫
【答案】C
12.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
A. 命题
B. 命题网络
C. 产生式
D. 图式
【答案】C
13.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的知识属于( )。
A. 描述性知识
B. 陈述性知识
C. 程序性知识
D. 条件性知识
【答案】C 。
【解析】本题是对知识的类别的考查。根据知识的表述内容,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一般可通过言语来进行清楚的描述,也称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则是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条件性知识所反映的只是知识适应的的时空条件,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结合。因此,答案选C 。
14.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
A. 比较不稳定的
B. 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 时稳时变的
D. 比较稳定的
【答案】D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