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赣南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615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问题情境就是( )。

A. 有问题摆在学生面前

B. 有让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上解决的问题

C. 学生能否自己发现问题

D. 学生能否自己提出问题

【答案】B

2. 技能学习一般要通过示范,而范例往往由( )通道提供。

A. 听觉

B. 动觉

C. 触觉

D. 视觉

【答案】D

3. 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产生的影响是(

A. 非特殊成分迁移

B. 特殊成分迁移

C. 正迁移

D. 负迁移

【答案】A

4. 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是属于(

A. 直接强化

B. 替代性强化

C. 自我强化

D. 正强化

【答案】C

5. 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

A. 集体观念

B. 从众

)。 ) )。

C. 服从大局

D. 集体凝聚

【答案】B

6. 布鲁纳认为,学生掌握学科结构的最好方法是( )。

A. 发现法

B. 试误法

C 顿悟法

D. 讲授法

【答案】A

7.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

A. 斯金纳

B. 巴甫洛夫

C 桑代克

D. 班杜拉

【答案】A

8. “学会如何学习”的实质是( )。

A. 学会在适当条件下使用适当策略

B. 掌握科学概念与原理

C. 掌握大量言语信息

D. 形成学习兴趣

【答案】A

【解析】“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要求学生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或者学习策略进行学习。

9. 华生提出“除了极少数的简单反射外,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的影响”,这就是( )。

A. 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

B. 教育决定论的发展观

C. 遗传决定论的发展观

D. 本能决定论的发展现

【答案】A

10.世界上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化思想的教育家是( )。

A. 苏格拉底

B. 亚里士多德

C. 夸美纽斯

D. 裴斯泰洛齐

【答案】D

二、辨析题

11.负强化即是惩罚。

【答案】错误

(1)强化有正强化(积极强化、阳性强化、给予奖励)与负强化(消极强化、阴性强化、撤消惩罚)之分。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旱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2)惩罚与负强化的区别在于:

①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动物实验表明,惩罚对消除行为并不一定十分有效,厌恶刺激停止作用以后,原先建立的反应仍会逐渐恢复。因此,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它只能暂时抑制行为,而不能根除行为。必须慎重运用惩罚。

②负强化是通过讨厌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因此惩罚不能等同于负强化。

12.当学生学习失败时,教师只需要引导他做努力归因就能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答案】错误。

成败归因理论以维纳为代表,他认为人们在寻找自己成败的原因时,人们通常将导致自己成败的因素分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六个因素,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不同因素,会有不同的动机效果。如将成功归因于努力,以后还会进一步努力; 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低下,以后就不会去尝试。

激发学生动机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消极归因,教师应引导学生我作努力不够的归因。在韦纳归因模式的四因素中,努力因素对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特别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因为努力因素不但可以变化,而且受人的主观意志控制。在改变行为结果的诸多因素中,努力因素是个体最能把握的因素。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业的成败与他们的努力程度密切联系,并引导学生对学业的失败多作努力不够的归因,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当学生把学业失败归因为基础差、学习技能差时,教师就应引导他们“只要努力,以前的知识缺陷落差是可以补上来的,基本的学习技能也可以通过训练进行补救的。”当学习遇到挫折时,教师引导学生作出努力不够的归因,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降低对未来成功的期望,而是更加努力直至成功。教师在强化学生作努力归因的同时,还要强调努力带来的成功同时也是能力的体现。

但是只作努力归因是不够的,尤其当学生己经十分努力但无法成功时,努力归因不仅不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