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财经大学管理学、国际贸易学之国际贸易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古典贸易理论
【答案】新古典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主要理论之一,它是指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资源配置贸易模型和保罗•萨缪尔森的特定贸易模型。其关键假设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投入;产品边际成本递增;完全竞争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固定的规模报酬(无规模经济)。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决定贸易模式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禀赋不同。
2. 多边贸易谈判
【答案】多边贸易谈判是指集团内的和全球性的国际贸易谈判。全球化的本质在于各国能够通过相互问的合作和分工来分享经济规模扩大带来的好处。但是在合作与交往的过程中,各国都希望其他国家对本国的商品与服务开放市场,但国内的一些集团利益又使得政府不愿意开放自己的市场。因此各国间不免发生利益冲突和贸易纠纷。由于不存在一个超越国家之上的世界政府,从二战后到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前,负责国际贸易多边谈判,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的最大国际条约和组织机构就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之后由世贸组织负责。
3. 国际证券投资
【答案】国际证券投资又称国际间接投资,是指在国际债券市场购买中长期债券,或在外国股票市场上购买企业股票的一种投资活动。它包括一国个人公民或他们的代理机构购买由其它国家的个人公民、公司、银行、政府以及一些国际金融组织发行的非控制头寸股权、债券和观念有价证券的行为。证券投资与直接投资的区别在于:证券投资的目的是在国际投资市场上获利,而不是企业的经营利润,证券投资者并不追求拥有企业的控制权。
4. 倾销
【答案】倾销是指以低于本国的售价和成本价的价格出口到国外市场上的行为。它是一种在国际上进行的价格歧视行为。价格歧视是指厂商虽然出售的是同样的产品,但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在国际贸易中,这种价格歧视行为就是通常所谓的“倾销”。
5. 重商主义
【答案】重商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一种经济思想。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晚期为晚期重商主义。二者都把货币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态,都把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早期重商主义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主张采用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这种思想被称为
货币平衡论。晚期重商主义重视的是长期的贸易顺差和总体的贸易顺差。认为在一定时期内的贸易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保证顺差就可以。被称为贸易平衡论。为了鼓励输出实现顺差,积极主张国家干预贸易。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以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如出口退税、奖励出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口替代。
6. 国际债券投资
【答案】国际债券投资是国际证券投资的种类之一,它是指投资者在国际债券市场上购买外国企业或政府发行的债券,并按期获取债息收入和到期收回本金而进行的投资活动。国际债券有两种基本类别,即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
7. 经济同盟
【答案】经济同盟是指一个有机的经济实体,在这个经济实体内部,各成员国实现了商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并且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
8. 欧盟
【答案】欧盟是以国家集团形式出现的欧洲工业化国家的国际联盟。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1965年4月8日,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布鲁塞尔签订了《布
,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鲁塞尔条约》
体。1967年7月1日条约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1985年6月欧共体发表《白皮书》决定欧洲经济共同体将于1992年建立统一大市场。欧洲统一大市场已于1993年1月1日正式启动,实现共同体内部商品、劳务、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动。1991年12月1日,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
,统称《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了《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
条约》。条约规定在建设统一大市场的同时,实行资本自由流通,实现经济、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统
1993一,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和统一的货币,实行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进行司法和警务合作。
年11月1日,该条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宣告诞生,欧洲共同体改为现称,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政治实体的过渡。
二、思考题
9. 中国各地区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极不均衡,外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吸收的外资非常有限。请针对内陆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引资政策提出建议。
【答案】针对内陆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引资政策提出如下建议:
(1)以经济发展潜力吸引外资,以外资带动经济发展
①内陆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具有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其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具有丰富的农牧业产品和矿产资源的优势。
②利用服务贸易领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机遇,以及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等优势,努力发展银行、保险、电讯、物流、旅游等服务贸易,使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增加内陆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开放度,给这些地区一定的经济自主权和政策倾斜
①适度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开放服务行业,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利用FDI 推动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②健全和完善引进外资的规章制度,转变政府职能,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
a. 加大对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保证政策公开化、透明化,保持同一政策在不同时期的连续性以及不同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的协调性;
b. 制订实施西部地区开发法,以法律来维护公平的投资环境,保护外商权益,实行内外资企业平等竞争;
c. 加快西部地区有竞争力的微观主体的培育,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大力发展;
d.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和地方保护主义,消除行业壁垒,消除市场障碍,树立起良好的信用道德观念;
e. 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体制改革,创设高效、廉洁、规范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体系。 ③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实行特殊优惠,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去改造传统产业,增强对资源性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能力,培育名牌产品,提高出口商品的档次、质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推动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
(3)加强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体系,为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创造条件
①鼓励外资向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业投资。采取灵活的项目融资方式,发展交通运输、水电、建筑等基础设施行业,对某些效益好的铁路、高速公路、水电站、火电站、核电站、互联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可采取在国外发行股票或债券方式筹集外资等具体方式。
②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保证教育事业的投入水平不断提高和教育事业的超前发展,使教育为外商投资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10.美国国会在2000年就是否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一案进行投票表决。此案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各方都在努力游说。反对该提案的主要是美国的各个工会组织,而支持的多是大公司。为什么?
【答案】根据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在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的充裕要素)的报酬提高;在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的稀缺要素)的报酬降低,而不论这些要素在哪个行业中。
给与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意味着增加与劳动力充裕的中国的贸易。自由贸易的趋势是增加出口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的收益,减少进口产品中密集使用的要素的收益,所以美国一旦扩大了与中国的贸易就会改变国内各要素的收益,降低美国国内的劳动力的收益,同时增加国内资本的收益,所以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工会组织反对该提案,大公司支持该提案。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