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713传播历史与理论之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权威人格

【答案】权威人格是指德国心理学家阿多诺于1950年提出的一种人格特征。具有这种人格的人,其整个人格织织都是围绕着权威主义这一中心而建立起来的。这种权威主义在对待比自己低下和比自己优越的人们时表现最为突出。一方面对弱者夸耀自己的力量,排斥、拒绝:另一方面对权威者又卑躬屈膝,绝对服从。

2. 从众

【答案】从众就是随大流或遵从群体的意志,屈从群体的压力。用学术化的语言来表述就是:由群体的真实或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个体态度的变化。从众的本质在于个体对群体压力的遵从或屈从。人的社会性固然决定了人的从众性,但从众的直接的原因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担心遭到来自群体的惩罚,二是想得到正确行事的指导。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W}, 克的话来说,“人们趋于遵从是因为群体给他们带来了某些信息性的或规范性的压力。”

3. 拉扎斯菲尔德

【答案】拉扎斯菲尔德是奥地利裔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选举研究学者,传播学学科奠基人之一,与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社会心理学家卢因和霍夫兰并称为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他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涉及大众传播、选举与选民心理、市场研究、民意测验、失业、教育心理、数理社会学等领域。他在社会学卜最有影响的成就首推应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定量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他重视社会调查方法,讲究严格的社会统计程序和操作化过程,强调精确的定量测量和定性的评价分析。他是民意测验中采纳社会调查方法的首创者,还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开创者。他的一系列应用研究,推进和提高了美国和欧洲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发展与质量。其著作有《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思维》、《选民抉择》、((定性分析》和《应用社会学导论》等。

4. 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

【答案】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是指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传播观。该理论认为: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是一种辩证的相互作用关系,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除了受到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制约以外,还具有自己的能动性和相对独立性。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为确立唯物主义的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

5. 精神分析理论

【答案】精神分析理论是指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心理动力学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止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它包括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二、简答题

6. 简述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答案】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这个定义,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传播的客观规律。综合许多传播学者的见解,把握这个定义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这些方面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它是一个将单个人或少数人所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这里的共享概念意味着社会信J 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施拉姆说:“传播(communicanon )一词和社区(community )一词有共同的词根,这井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 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信息的传递总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行为的发起人一一传播者通常处于主动地位,但传播对象也不是单纯的被动角色,他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来影响传播者。双向性有强弱之分,但任何一种传播一一无论其参与者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一一都必然是一种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信息的传播要经过符号的中介,这意味着传播也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符号化即人们在进行传播之际,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意义)转换成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形式的符号; 而符号解读指的是信息接收者对传来的符号加以阐释、理解其意义的活动。反馈也包括在符号解读基础上的再次符号化活动。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导致误解。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7. 简述香农信息论的形成过程。

【答案】与大部分其他理论突破一样,香农的信息论是从其他数学家和工程师,特别是尼奎斯特、哈特利和N}维纳之前的工作中产生出来的。不过,这个理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香农在贝尔实验室中的密码学工作有着最为直接的关联。香农信息论的形成过程如下:

(1)香农的传播理论产生于某些系统的尝试,即试图“阻止”有效传播的发生。密码学是产

生密码系统的科学,它允许秘密的传播。密码学使一个讯息成为保密的。因而,如何寻求对一个实际问题的解答可以成为一个抽象理论发展的基础。

(2)香农的密码学研究激发了他的信息论,在1945年贝尔实验室的有关他的密码学工作的秘密报告之前的5年,他主要致力于这个信息论。1940-1945年期间,香农发展了他的信息论的许多部分。

密码学将口头的和书写的讯息变成一种代码形式,以便敌人不能够理解它们。第_次世界大战期间,相当多的密码学研究由同盟国和轴心国进行。贝尔实验室因其作为美国电子学方面的主导性的研究发展中心的地位,而被深深地卷入到美国的战事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美国军方进行了2000项研究项目。

(3)信息论的种子第一次出现在1945年9月1目的贝尔实验室的秘密备忘录中,其标题是《密码学的数学理论》。密码问题适合于信息论,因为军事讯息被编成密码,这在理论上就等十是将欺骗性的噪音加到原初的讯息上。通过在接受方一端使用恰当的设备,伪装起来的讯息就可凭借消除噪音而得到破译。香农在贝尔实验室进行的秘密的密码研究是他的正在形成的信息论的一次特殊运用。

三、论述题

8. 阐述传播学史上三种主要媒介理论的借鉴与异同。

【答案】传播学史上的三种主要的媒介理论是麦克卢汉的媒介论、梅罗维茨的情境论和戈夫曼的戏剧论。(1)麦克卢汉的媒介论:传播技术在新的社会秩序、新的文化形式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该理论的中心命题是“媒介即讯息”,新的媒介形态改变着我们对自身和社会的经验,这种影响比它传达的特定讯息的内容更重要。麦克卢汉还认为,媒介作为我们感知的延伸,对人类历史的塑造产生了影响。媒介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而且是区别人类社会不同形态的基本标志。

(2)戈夫曼的戏剧理论:戏剧论是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说明口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该理论有以下一个层面的内容:

①戈夫曼认为,社会和人生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这个大舞台上的表演者都十分关心自己如何在众多的观众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戏剧论研究的是人们运用哪些技巧在别人的心目中创造印象。

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场次进行表演,如果能够按照剧本表演就按剧本表演,当剧本不明确或不完整时就要随机应变,临时创作。

③人们为了表演,可能会区分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让观众看到并从中获得特定意义的表演场合; 后台是为前台表演做准备、掩饰在前台不能表演的东西的场合。人们不能将前台行为应用于后台,也不能将后台行为应用于前台,而是应该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出应有的行为,而其标准是社会的规范,即社会的角色行为的规定。

(3)梅罗维茨情境论的主要观点:

①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他认为,由媒介造成的信息环境同人们表现自己行为时所处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