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进行Wilcoxon 法检验时,以下检验假设正确的是( )。
A. B. C.
两样本对应的总体均数相同 两样本的中位数相同 两样本对应的总体分布相同
D. 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D
【解析】Wilcoxon 法又称符号秩次检验法,由威尔科克逊提出。它的假设是
:
零假设
等或接近相等。
2. 下列关系中哪个不属于相关关系?( )
A. 智商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B. 降水量与农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 C. 生活压力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D. 球的体积与半径的关系 【答案】D
【解析】相关是指事物之间存在联系但又不能直接作出因果关系的解释时的关系,球的体积与半径的关系可 做出因果关系的解释。
3. 某班学生的心理学平均成绩为75分,标准差为10分,学生总数为43人。根据这些信息,无法计算出的统计量有( )。
A. 差异系数 B. 分数总和 C. 中数 D. 方差 【答案】C
【解析】中数计算方法:①首先确定中数在数据序列中的位置:示中数在数列中的位置;n 表示数列数据个数。②然后再求数列中位于题中没有具体数据序列,因此无法计算得到中数。
第 2 页,共 45 页
是指正秩和与负秩和应当相
式中:表
位置上的那个数Mdn 。
4. 若有40对成对数据,其中10对没有差别,则符号秩次检验时,检验所用的实际样本容量为( )。
A.40 B.10 C.35 D.30
【答案】D
【解析】在符号秩次检验进行编秩次时,差值d 为0的,不编秩,而且总的对子数也要相应减去差值为0 的对子数。没有差别,即差值为零时,不参加等级排列。题中有10对没有差别不参加排列,因此,实际样本容 量为30对。
5. 建立回归方程是为了( )。
A. 用因变量推算自变量 B. 确定两个变量间的变动关系 C. 两个变量相互推算
D. 确定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程度 【答案】B
【解析】回归分析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求出回归方程右边的函数表达式,通过自变量的值去估计和预测因变量的发展变化。
6. 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其均值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当方差的置信区间为:
已知时,若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
由题已知,
已知,总体均值的置信水平为
可
标准差S=10。总体均值的95%的置信区间
得95%的置信区间为
7. 下列哪个统计量能反应出数据的相对离散程度?( )
A. 样本方差 B. 总体方差 C. 差异系数 D. 平均差 【答案】C
【解析】差异系数又称变异系数,它是一种相对差异量,反应数据的相对离散程度。
第 3 页,共 45 页
8. 某班3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是75分,其中10名女生的平均成绩是85分,那么该班男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
A.65 分 B.70 分 C.75 分 D.68 分 【答案】B
【解析】此题为加权平均数的变形,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由公式可知,
9. 正态分布
中,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均值决定曲线的形状 B. 标准差决定曲线的形状 C. 偏度决定曲线的偏离对称程度 D. 峰度决定曲线的陡峭程度 【答案】A 【解析】正态分布
是由均值和标准差唯一决定的分布。均值U 决定曲线的位
置;标准差决定曲线的形状。愈大,曲线愈“矮胖”,愈小,曲线愈“高瘦”。
10.进行回归分析,因变量y 和自变量X ( )。
A.X 是连续变量,y 是称名变量 B.X 是称名变量,y 是连续变量 C.X 是连续变量,y 也是连续变量 D.X 是连续变量,y 是顺序变量 【答案】C
【解析】回归分析是借助数学模型对事物间不确定关系的一种数量化描述,是相关关系的延伸,因此,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为连续变量。
二、简答题
11.用秩和检验和t 检验分别作检验配对设计的两组鼠肝中维生素A 含量无显著差异,试比较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并加以说明。
表 不同饲料组鼠肝维生素A 含量
第 4 页,共 45 页
(如表所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