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890心理学研究方法之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正态分布中,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均值决定曲线的形状

B. 标准差决定曲线的形状

C. 偏度决定曲线的偏离对称程度

D. 峰度决定曲线的陡峭程度

【答案】A

【解析】正态分布是由均值和标准差唯一决定的分布。均值U 决定曲线的位置;标准差决定曲线的形状。愈大,曲线愈“矮胖”,愈小,曲线愈“高瘦”。

2. 下面描述的现象是随机现象的是( )。

A. 股市在休息日的变化情况

B. 花粉随溪水流动时,沿溪水流动方向的轨迹

C. 小明某次语文期中考试的成绩

D. 导体通电时发热

【答案】C

【解析】随机现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事先不能断言会出现哪种结果的现象。小明的某次语文考试成绩不能 断言会出现什么结果,因此为随机现象。

3. 根据两个独立的大样本检验两个总体均值之差,当两个总体的方差

使用的统计量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抽样分布可知,当两个样本都为大样本容量时,此时t 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因

第 2 页,共 45 页 都未知时,检验所

而不管两个方差 是否相等,统计量为

4. 符号秩次检验(Wilcoxon 配对法)中,秩和T 与P 值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T 落在界值范围下界外,则P 值大于相应概率

B.T 落在界值范围上界外,则P 值大于相应概率

C.T 落在界值范围内,则P 值小于相应概率

D.T 落在界值范围上,则P 值大于相应概率

【答案】B

【解析】根据两组数据的个数和以及显著性水平a 而制作的秩和检验表给出了秩和的下限和上限

一般情况是取数据个数少的一组,设它的秩和为T , 然后比较T 与的大小。T 落在界值范围内,P 值大于相应概率,T 落在界值范围外,P 值小于相应概率。

5. 在假设检验中,第II 类错误是指( )。

A. 当零假设正确时拒绝零假设

B. 当零假设错误时未拒绝零假设

C. 当备择假设正确时未拒绝备择假设

D. 当备择假设不正确时拒绝备择假设

【答案】B

【解析】第类错误又称错误或“取伪”错误,是指实际情况是不应当接受原假设

却接受了原假设时所犯的错误,其中以表示犯“取伪”错误的概率。

6. 建立回归方程是为了( )。

A. 用因变量推算自变量

B. 确定两个变量间的变动关系

C. 两个变量相互推算

D. 确定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程度

【答案】B

【解析】回归分析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求出回归方程右边的函数表达式,通过自变量的值去估计和预测因变量的发展变化。

7. 描述定性数据两种常用的图示法是( )。

A. 条形图和饼图

B. 散点图和饼图

C. 散点图和条形图

D. 条形图和茎叶图

【答案】A

第 3 页,共 45 页 但此时

【解析】定性数据包括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两种类型,分类数据的取值是对事物的一种分类,而顺序数据的取值是对事物的分类排序。条形图和饼图可用于显示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取值所对应的频数或频率分布。

8. 由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和两个四分位数五个特征值绘制而成,反映原始数据分布的图形, 称为( )。

A. 条形图

B. 茎叶图

C. 箱形图

D. 直方图

【答案】C

【解析】箱形图主要用来反映原始数据的分布特征,由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这个五个特征数值组成。与茎叶图相比,盒形图不能够反映出每一个原始数据的信息,但却提供了简明有效的视图。

9. 将各有序类别或组的次数逐级累加起来得到的次数称为( )。

A. 次数

B. 累积次数

C. 比例

D. 比率

【答案】B

【解析】累积次数是指某个数值以下或以上的数据的次数。

10.落在某一特定类别或组中的数据个数称为( )。

A. 次数

B. 频率

C. 次数分布表

D. 累积次数

【答案】A

【解析】A 项,次数是指某一特定类别或组中的数据个数;B 项,频率又称相对次数,是各组的次数f 与总次数N 之间的比值;C 项,次数分布表是将数据进行分组归类,考察这批数据在量尺上各等距区组内的次数分布情况,并把这种情况用规范的表格形式加以体现;D 项,累积次数是指某个数值以下或以上的数据的次数。

11.对任意两事件A 和B , 则为( )。

A. B. C.

第 4 页,共 4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