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本文择取“佛经叙事文学与唐代小说研究”作为论题,意在从比较文学角度,探讨汉译佛经与唐代小说两类叙事文学之间的交涉及影响。论文绪论之外,共设四章,约18万字。 绪论首先论述佛经的文学属性及其价值,民间文学与宗教文学作为佛经文学的两大内涵,共同构成了佛经文学的重要叙事内容与主体风格特色,翻译文学不仅包含了佛经由梵转华的文体创新,同时亦彰显了汉译佛经作为“外来文学影响 之载体”的价值特性。接着通过回顾学术史,确立本文研究方向和内容重点。最后是对研究范围和方法的简要说明。 第一章对佛经叙事文学的类别和分布情况进行概说。现存《大正藏经》“本缘部”为汉译佛经叙事文学的一大汇集,本文在借鉴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兼顾经典内容与形式体制,将佛经叙事文学分为佛传、本生(含本事)、因缘、譬喻四大类别,接着列举主要经典,概述其内容形式特征。之后,分别介绍四《阿含经》、汉译广律以及大乘佛经的文学风貌和叙事特征。 第二章为传播途径研究。唐代佛教发展为佛经文学的传播营造了广阔的社会空间。民俗佛教承担了唐代佛教社会性发展的主体,不仅有力地推进了外来宗教与中土传统文化的融合,也成为经典阅读之外,佛经传播的主要途径。民俗佛教 通过各种组织形式,以及宗教节日、法会等一系列仪式行为极大地推动了佛经的传播。佛经故事遍播民间,成为小说作家征奇猎异的对象。唐代佛寺世俗文化娱乐功能空前发达,文人游寺、与僧人交往以及习业山林寺院风气盛行,佛寺作为 佛教文化的集中体现和传播载体,为唐代小说创作及小说家接受佛经影响作提供了场所。复次,变文讲唱作为在佛教影响下的一种通俗性艺术形式,也极大地促进了佛经故事的传播,并承担了佛经叙事形式影响唐代小说的中介。最后,中土 佛教文献也为佛经文学的传播和影响唐代小说作出了贡献。 佛经文学对古典叙事文学的影响大致可分为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内容影响又包括观念与题材两个层面。考虑到唐代小说中的佛教观念影响比较明显,且近期研究较为深入,本文第三章揭示佛经对唐代小说内容的影响,主要以题材影响 为主,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的唐代小说集,逐书胪列熔裁佛经题材的小说条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创作观念的演进和叙事技巧的发展,唐代小说移植摹拟佛经故事的实绩不容过高估计,而且在接受形式上,唐代小说改写佛经故事的实绩亦不 如借用佛经母题和在观念意义前提下借鉴佛经故事类型,融合本土传统和环境的再创作表现得突出。尽管如此,作为最具说服力的一种研究模式,题材影响研究仍需继续加强。 第四章转入叙事形式研究。汉译佛经雅俗之间的特殊语体以及偈散结合的文体形式,与唐代小说叙事文本之间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前辈学者已有论述。鉴于唐代小说与本土传统史传文学及唐代科举文风的关联,唐传奇诗文合体的文体 形式的形成不能完全归于汉译佛经的影响,本章采用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就诗(偈)在两类叙事文本中的功能进行比较,揭示其异同。佛经框架叙述的叙事特性赋予汉译佛经特殊的叙述视角和结构模式,呈现出与华土史传文 学不同的形式特征,对唐代传奇叙事模式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结语总结全文,并指明尚待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