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同济大学企业管理或管理学概论之企业管理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人类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时期? 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如何?

【答案】人类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管理思想、近代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如下:

(1)古代管理思想阶段

①中国古代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我国古代的许多著作都有管理思想的概述。春秋时期杰出军事学家孙武的

《孙子兵法》,不仅在军事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管理上也有重要意义。此外,万里长城不仅是古代中国人民留给世界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国古代人民最后的管理实践。

②国外古代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国外有代表性的管理活动主要有古埃及金字塔的建立,和罗马天主教会的制度设立等。国外古代的管理著作最有代表性的四《汉莫拉比法典》。

(2)近代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

①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理论”认为人都是要追求自己经济利益的“经济人”,对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的创立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斯密的思想,劳动分工是人们追求最大经济利益的结果。

罗伯特·欧文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首先提出在工厂生产中要重视人的因素,要缩短工人的工作时间,提高工资,改善工人居住条件。

查尔斯·巴贝奇的利润分配管理思想竭力主张建立“利润分配”制度,工人可以按照其承担的工作和在生产中所作的贡献分到工)一利润的一部分

②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定义了四项管理原则,遵循这些原则,会给工人和管理当局双方带来繁荣,工人们会挣更多的钱,同时管理当局会获得更多的利润。

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把管理看做一组普遍的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该管理理论不仅适用于企业,还适应于军队或其他行政组织

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应该具有以下特点:明确分工; 等级系统; 人员的任用; 职业管理人员; 遵守规则和纪律; 组织中人员间的关系; 职业定向。

(3)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

①行为科学学派及其理论

行为科学学派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1949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跨学科会议上正式被定名为“行为科学”。该学派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的x-Y 理论等。

②现代管理学派及其理论

在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出现以后,特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又出现了很多

新的管理理论,形成了许多学派。这些理论与学派在历史渊源与理论内容上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形象地将其描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其中,主要的管理学派与理论有: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以卡斯特和罗森茨维奇为代表的系统管理学派,以西蒙和马奇为代表的决策管理学派,以德鲁克和戴尔为代表的经验管理学派,以伯法为代表的管理科学学派,以卢森斯为代表的权变管理学派。

2. 试述IS09000族标准的构成和特点。

【答案】IS09000族标准的结构是由核心标准、其他标准、技术文件和小册子组成。后两项属于对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指导性文件,也是IS09000族标准的支持性文件。其中,核心标准的编号和名称是: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ISO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其他标准包括:

ISO10006:2003质量管理体系项目质量管理指南

ISO10007:2003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状态管理指南

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ISO10015:1999质量管理培训指南

技术文件(包括技术报告或技术规范)有:

ISO/TR10013:2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

ISO/TR10017:2003IS09001:2000中的统计技术指南

ISO/TS16949:2002汽车生产件及相关维修零件组织应用ISO9001:2000的特别要求

此外,ISO/TC176根据需要,编写了一些宣传性小册子,作为执行2000版IS09000族标准的指导性文件,包括:《质量管理原则》、《选择和使用指南》和《小型企业实施指南》等。

从上述可以看出,IS09000族标准实质上是指导任何组织建立和运行其质量管理体系的一整套标准和文件。

3. 如何进行新员工、在职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1)新员工的培训

新员工培训,也称岗前培训或导向培训。新员工被企业录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熟悉环境,掌握下作要求和工作技能,尽快进入角色,担当起企业分配给他们的任务。新员工培训包括两个主要层次:公司层次的一般培训和部门层次的岗位培训。

公司层次的一般培训通常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培训内容是与所有员工相关的共同问题。部门的岗位培训通常由新员工的部门直线领导负责,培训内容是针对新员工的具体部门和具体工作,包括应知和应会两个部分。应知部分包括工作说明书、业务流程、工作规范、岗位工作基础知识

和岗位工作相关知识等。应会是指岗位工作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通过实际工作锻炼或实习来掌握。

(2)在职员工的培训对在职员工的培训是企业培训工作的主要方面,通常有以下几方面: ①岗位培训。岗位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师傅带徒弟、企业自己办培训班、委托专业的职工培训中心、培训机构协助进行等。

②专题培训。当企业准备实施企业资源计划,或需进行IS0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准备建立新的车间等情况时,都必须进行专题培训,以保证其顺利实施。

③不脱产学习。企业应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般文化教育,如函授、夜大等学历教育和一些根据自身J 清况选择的培训项目。

④脱产学习。这种培训方式主要用来培养企业紧缺人员,或为企业培养高层次技术、管理人才等。

(3)管理人员的培训

管理人员的培训方法主要有:

①MBA 或EMBA 。使管理人员具有企业经营管理所需要的战略眼光、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处理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与决策能力,以及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②短期管理训练。短期管理训练即把管理人员短期集中数天,按照明确规定的科目训练。 ③轮流任职。安排有培养前途的管理人员轮流任职,有助于管理人员学会全面思考问题; 确认更适合他们的岗位; 公司的高级职务可以由对各部门问题都比较了解的人担任。

④资深主管讲授。企业对年轻、优秀的管理人员可以安排一些资深主管成为其师傅,进行言传身教,有利于他们成长和企业人才交替与承接。

(4)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应遵循的原则

①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②知识技能培训与企业文化培训兼顾的原则。

③全员培训和管理层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④考核和择优奖励原则。

4. 结合实际说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现实意义。

【答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低层次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高层次的需要,也即用于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投入效益是递减的。当员工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仍以原来的激励方式来激励员工,效果会很小,但如果着眼于员工更高层次的需要对员工激励,可以使组织绩效明显提高。按照这种理论,如果想激励员工,首先需要了解员工目前的需要处于哪一个层次水平,从而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

5. 领导者和管理者有什么区别?

【答案】领导者与管理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其区别主要体现为:

(1)在一个组织里,领导者把组织目标灌输给下属,诉之于崇高的价值观,使每个成员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