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系统抽样法的关键是计算( ) 。
A. 总体
B. 样本量
C. 哪个班
D. 组距
【答案】D
【解析】系统抽样法是指在总体数目为N 的情况下,若要选择K 分之一的被试作为样本,则可以在抽样范围内选择每个第K 个人来构成样本的抽样方法。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计算K 值,即组距。
2. 对于某些特殊的群体来说,情况很具体而特殊。我们就需要制订( ) 。
A. 普通常模
B. 特殊常模
C. 一般常模
D. 剖面图
【答案】B
【解析】一般常模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有时对于某些特殊的群体不一定完全适用。因此,测验希望使用更为具体的、适合特殊情况的常模,即特殊常模。
3. 测验的客观性不包括( )的客观性。
A. 测验的刺激
B. 对结果的推论
C. 绝对的标准
D. 对反应的量化
【答案】C
【解析】测验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心理测量的标准化包括以下内容:①测验的刺激是客观的;②对反应的量化是客观的;③对结果的推论是客观的。因此选C 。
4. 百分等级( ) 。
A. 又称百分位数
B. 是指在常模样本中低于某测验分数的人数百分比
C. 还包括四分位数,十分位数
D. 是计算处于某一百分比例的人对应的测验分数是多少
【答案】B
【解析】未分组数据的百分等级的计算公式为是用来计算常模样本中低于某测验分数的人数百分比。
5. 被试在回答心理测验题目时,有时会因为每个人回答问题的习惯不同造成能力相同的被试得到不同的测验分数,这种影响测验成绩的因素是( )。
A. 反应定势
B. 应试动机
C. 应试技巧
D. 练习效应
【答案】A
【解析】个体回答问题的习惯被称为反应定势或反应风格,常见的反应定势有:①求“快”与求“精确”的反应定势;②喜好正面叙述的反应定势;③喜好特殊位置的反应定势;④喜好较长选项的反应定势;⑤猜测的反应定势。
6. 在选择测验项目的形式时,需要考虑( )。
A. 测验的目的和材料的性质
B. 接受测验的团体的特点
C. 省时、省力和经济
D. 以上都需要考虑
【答案】D
【解析】在选择项目形式时,要考虑以下几点:①测验的目的和材料的性质。②接受测验的团体的特点。③各种实际因素。廖世承、陈鹤琴先生几十年前曾提出以下几条选择的原则:使被试容易明了测验做法;在做测验时不会弄错;做法简明、省时;记分省时省力;经济。
7. 有一名10岁儿童参加智力测试,他的心理年龄为12岁,其比率智商是( )。
A.83
B.110
C.120
D.125
【答案】C
【解析】比率智商的计算方法为:
8. 在团体内,常模不包括( ) 。
A. 百分等级分数
B. 标准分数
C. 比率智商
D. 离差智商
【答案】C
【解析】常用的团体内常模包括:①百分等级分数:表示标准化样本中低于某一特定原始分数的人数百分比。②标准分数:按照分布的标准差来表示个体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③离差智商:离差智商实际上是标准分数的另一种变式。
9. 有关测验的等值技术,以下阐述中正确的是( )。
A. 值可以用在不同心理品质的测验当中
B. 等值的不同测验形式必须保证相等的测验信度
C. 参加不同形式的测验等值后的结果可能不同
D. 等值关系随测验样本的改变会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测验等值是通过对考核同一种心理品质的多个测验形式作出测量分数系统的转换,进而使得这些不同测验形式的测验分数之间具有可比性,其条件主要有:同质性、等信度、公平性、可递推性、样本不变性、对称性。
10 ,,.如果一个测验在测验使用者、测验人员尤其是受试者看来是有效的那么此测验具有( )。
A. 表面效度
B. 内容效度
C. 构想效度
D. 效标关联效度
【答案】A
【解析】表面效度是指“外行人”从表面上看测验是否有效,尽管它不是效度的客观指标,但它能对被试的动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测验有效性。
二、名词解释
11.心理测验
【答案】心理测验是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心理测验具有间接性、相对性和客观性的特点,其测量的是人的行为。一个心理测验不可能包含所要测量的行为领域的所有可能的项目,它所包含的只是全部可能项目的一个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