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905公共管理综合考试之公共行政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分税制
【答案】分税制是指一国政府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通过对税种或税源以及税收管理权限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划分,以确定中央和地方政府间收入分配关系的一种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分税制包括分税、分权以及分设征收机构等。其中分税是前提,分权是要害,分设征收机构是保证。
分税制作为一种处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收入分配关系的制度,是基于各级政府对税种或税源的分配。在一个以税收作为最主要财政收入的国家里,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收入分配集中在税收收入的分配上,但不是所有对税收收入的分配都可称之为分税制。因为政府税收收入分配形式有税收总收入分成形式、税收收入包干形式和分税制形式等,分税制仅仅是其中的一种。只有具备按税种或税源划分各级政府税收收入的特征,处理中央和地方政府间收入分配关系的制度才能称为分税制。分税制作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划分税种和税收管理权限的制度,其实质是要解决两个问题:
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税种的划分,包括按税种的名称划分和按税种税源的划分;
②税收管理权限的划分,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税收政策方针制定权、税收法规立法权、税收征收权、税收法规解释权、税收减免权、税收调整等项权限方面进行合理的划分。
分税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彻底的分税制,通行于管理权限较分散的联邦制国家,如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瑞士等国:另一种是不彻底的分税制,通行于管理权限较集中的国家,如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
2. 15M 理论
【答案】15M 理论是指关于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畴的理论,由台湾学者张金鉴提出。"15M ”理论认为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畴包括:目标(Aims 、计划(Program )、人员(Mend 、经费(Money )、物材(Materials )、组织(Machinery ), 方法(Method )、领导(Command )、激励(Motivation )、沟通(Communication )、士气(Morale )、协调(Harmony ), 及时(Time )、空间(Room )、改进(Improvement )
3. 道德
【答案】道德是指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贯串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社会公德、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等。
它通过确立一定的善恶标准和行为准则,来约束人们的相互关系和个人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并与法一起对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起保障作用。道德是对人的社会性的自我约束和心理约束意识。不同的社会可以有不同的道德标准,但是任何一个社会的道德标准都是以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秩序为目的。对于领导者来说,道德是立身之本,是自律的核心,其应遵从三个层次的道德: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使命道德。
4. 威尔逊
【答案】威尔逊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公共行政学的创始人,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和校长,后任美国新泽西州州长和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他于1887年发表的《行政学之研究》一文被认为是行政学发端的标志,威尔逊的主要贡献在于:
①强调了公共行政活动及其研究在所有国家现象中的特殊意义,认为行政学研究非常有必要。威尔逊认为传统的论证主要集中在政治过程方面,而对如何实施法律则注意不够,应当把研究的重点放到行动的政府方面,即放到政府行政管理方面。威尔逊还认为,要恢宏政治的功能,就必须纯洁政府的组织机构、加强执行、提高行政效率。为了效率应当适当牺牲民主,为此,应当建立一门新的学科——行政学。
②提出了政治与行政两分法。威尔逊认为国家的权力主要是掌握在决定政冶的议会和执行政治的行政部门手中。这就从结构上否定了万权分立的学说,提出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在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基础之上,威尔逊进一步提出,一个良好的政府应有两大支柱,即坚强有力的政务官和效能精干的文官。此外,威尔逊还论及了创造精神、行政责任、文职官员培养等问题。
尽管威尔逊并未涉及行政学的基本框架,也未规定其基本范畴,但他拟定了行政学的内涵,奠定了行政学的基础,因此被认为是行政学的创始人。
5. 重新管制
【答案】重新管制是指里根政府在放松管制改革的基础上,针对必需监管的领域进行的监管调整活动。重新管制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监管领域是放松经济性监管并加强社会性监管,表现为在不干扰市场经济自由调节机制的前提下,对特定产业进行质量、安全标准等方面的监管。例如成立了联邦航空安全局,负责依法监督和管理各航空公司的飞行安全,而不再从事票价控制、航线分配和市场进人管制。在国家层面上则体现为对议会、总统、监管机构权力的重新调整,主要是加强了总统对监管过程的管理。重新管制的实质是政府开放了所有这些敏感的、“战略性的制高点”,并在开放市场的基础上探索行政管理的新经验。
6. 帕累托最优
【答案】帕累托最优是指在资源分配过程中,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的一种状态。帕累托最优是以提出这个概念的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的名字命名的,帕累托最优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也是评价一个经济体和政治方针的非常重要的标准。达到帕累托最优时会同时满足以下二个条件:
(1)交换最优,即使再交易,个人也不能从中得到更大的利益。此时对任意两个消费者,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消费者的效用同时得到最大化。
(2)生产最优,这个经济体必须在自己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此时对任意两个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者,需要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生产者的产量同时得到最大化。
(3)产品混合最优,经济体产出产品的组合必须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此时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与任何生产者在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产品转换率相同。
7. 寻租行为
【答案】寻租行为是指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而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的活动。其包括一切旨在通过引入政府干预或者终止它的干预而获利的活动。寻租的根源是政府,它的主要特征是不经过相应的生产劳动而将社会公众财富转移到一部分人手中。寻租从根本上是与劳动和公平原则相违背的,也是对公共资源的侵害和浪费。公共行政权力主体的“寻租”行为,主要指一定的国家公共行政权力主体,利用法律赋予的某些合法的公共行政权力,通过不正当的途径或方式,按照“等价交换”的商品原则,非法地实现一定的公共行政权力与一定的经济财富之间的交易,或一种公共权力与另一种公共权力的交换的特定行政现象,即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腐败。
8. 系统分析力法
【答案】系统分析方法,又称生态研究法或环境研究法,是指把要解决的行政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的重点在于系统各个相关部分的交互影响、双向往来、动态平衡、彼此关系。由于系统具有几乎无限的相关性,因此如何合理地建立“分析单元”,进而正确地解析各个分析单元之间的联动、因果关系,是系统分析方法的基础性工作。
9. 新公共行政
【答案】新公共行政是指20世纪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产生的运用现象学方法、本土方法论、符号互动论以及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等新的研究方法并且强调以公共行政的“公共”部分为研究中心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行政学”的概念是在第一次明诺布鲁克会议上提出的。1968年9月,由美国行政学家沃尔多号召和资助,32位年轻的行政学学者会聚位于美国纽约州雪城大学的明诺布鲁克会议中心,试图通过回顾和检讨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历程,讨论公共行政面临的问题,寻求公共行政未来的发展方向。会议提出了“新公共行政”作为区别已往行政理论的理论标志,并以政府及其官员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作为新公共行政学的核心概念和关键性问题。
10.税收
【答案】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