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703公共行政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行政文化
【答案】行政文化是指在行政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形成的,影响甚至决定行政主体行为的一系列行政理念、行政道德、行政规则、行政环境等因素整合而成的文化模式。作为一个复合的整体,行政文化包括人们对于行政体系特定的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念,以及人们所遵循的行政习惯、传统和规范等。行政文化的核心为行政价值取向,直接反映行政活动与行政关系的各种心理现象、道德现象和精神活动状态。行政文化的特点包括:
①时代性和民族性。行政文化往往因不同的时代特点、不同国度和民族形成不同的模式和色彩。
②社会性和积淀性。行政文化是一种社会积淀物,是人们在长期行政活动中知识、经验、理想、信仰、道德、价值的积淀,是通过长期创造、延续、传承而实现的。
③整合性与多元性。行政文化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中,在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和治国安邦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在不同社会文化的冲突和交融中,由不同的区域和人群逐渐整合而成,不同的人群和区域使行政文化旱现出多兀的特性。
④普遍性与连续性。行政文化是连续的、持久的和无所不在的,行政文化一经形成将广泛地、持续地影响行政主体及其行政活动。
⑤渗透性与隐蔽性。行政文化往往以比较隐蔽的形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到各个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中,渗透到具体的行政活动中。
2. 社会服务能力
【答案】社会服务能力是指政府有效地向公众全面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即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在民主宪政国家的法理或法律上,政府是典型的“它建立”而不是“自建立”。因此,为授权主体即全体国民服务乃是政府天经地义的职守。我国政府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前提是首先要在观念形态上确立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
3. 强制性行政方法
【答案】强制性行政方法是指以事为中心的事务至上的行政方一法,这种方法将人置于从属的地位,其作用的结果是人们不得不服从于行政目标并为之努力工作。强制性行政方法主要包括行政指令方法、法律方法和经济方法等一些具体的行政手段。
4. 虚君制度
【答案】虚君制度是指由英国开创的“国王监朝而不理政”的制度。虚君制度是人类历史上依法行政实践的开始。“光荣革命”之后,英国资产阶级于1689年通过议会颁布了在人类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权利法案》,1701年又制定了《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征税,国王没有搁置、暂停、否定法律的权力,国王不能随意更换陪审法官,国王不得拥有常备军,由此开创了“国王监朝而不理政”的虚君制度,通过法律极大地限制了工权。
5. 西蒙
【答案】赫伯特·A. 西蒙是美国著名的行政学家,他于1916年6月15口出生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密尔沃基。西蒙一生中曾获得过多种荣誉和奖励,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奖励是:1978年他获得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及美国心理学会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和全美计算机械协会的A.M. 图灵奖。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他是诺贝尔奖历史上惟一的以非经济学家的身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
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使用行为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行政现象。作为行政学一派领袖的西蒙,在政治学界占有重要的地位。行政行为的概念就是在他的倡导下逐渐在行政管理学界流行的。
西蒙的理论被称为管理决策理论,亦有人称之为逻辑实证学派,其主要理沦观点包括:
(1)强调人的行为的重要性。西蒙认为要真正了解组织就必须对组织每一成员的逻辑抉择和心理抉择加以研究。
(2)认为组织是决策过程的复杂系统。西蒙把组织成员的心理、行为与决策联系起来,认为决策充满组织管理的全过程,是组织的中心因素。团体参与是组织管理的合理方式,而要实现团体参与就必须首先实现组织平衡,这种平衡是以组织对其成员实现激励而产生的诱因为基础的。
(3)主张行政行为的动态的研究方法。西蒙主张用行政行为的动态的研究方法来取代传统的法律体制的静态的研究方法,从而使行政研究切实有效。
二、简述题
6. 简述国家行政组织产生与成立的效力。
【答案】国家行政组织产生与成立的效力是指行政组织产生与成立的合法性。行政组织职权要具有效力必须经由法定权力主体的批准或决定。使行政组织产生与成立并发生效力的法定权力主体主要有:
(1)立法机关。立法机关是经过全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的国家权力机关。在现代民主宪政国家中,立法机关通常执掌立法权,并对重要国事活动进行监督,其中包括设置行政组织的活动。未经立法机关的审议批准,行政组织不发生法律效力,不得行使公共权力。
(2)内阁。在实行内阁制的国家里,内阁对议会负政治责任,除宪法和法律有特别限制外,一般行政组织均由内阁依据行政裁量权自行设定,而不需经过立法机关决定。
(3)立法机关与内阁。即折衷制或混合制,由立法机关与政府共同决定行政组织产生与成立
的效力。折衷制通常的做法表现为:立法机关享有名义上的批准权,也可以规定原则标准,除少数特别例项外,一般通过授权由政府自行裁定设置与否; 政府则通过授权实际行使批准权,以法律的名义裁并、变更、设置和组建行政组织。
7.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答案】罗斯福“新政”的政策举措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l )财政扩张
为了重振经济,罗斯福政府以巨额财政赤字为代价,通过发行巨额国债,筹集了巨额公共资本,继而投入了大规模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的公共投入作为“引动水”引动了社会投资。在此期间,在全美范围内兴建的小型工程项目达到18万个。这种做法,相当于“国家银行”向市场“注资”,借以激活社会存量资本和存量资产,实际上用国家行为部分替代了社会资本的自由市场行为。
(2)“政府管制”
管制,即制定规则,出于许多目的,包括从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到工作条件、平等公正和社会政策等广泛的内容。许多经济管制都集中于一个问题——如何对付大企业和垄断。都是为了解决两个共同的问题——市场失灵和垄断。罗斯福和其他的政治家们都为这一事业而奋斗。管制就是他们对这一系列弊病的回答。约束企业的路径和方法是通过规章制度和公众的监督来控制。这样,“新政就确立了一个管制市场”,确立了美国式的管制资本主义。
(3)社会福利
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轻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据此理念,罗斯福总统希望通过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实现社会公平,试图通过建立包括救济在内的社会福利制度,拯救穷人,缓和劳资之间的矛盾,缓和财富收入分配严重不均的状况,维持社会的基本稳定。
8.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答案】(1)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的很多功能和事物矛盾都集中在政府身上,政府直接面对社会,直接从事大量的具体微观的管理活动,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由于政府直接管理社会事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事务的不断增加,政府的负担会越来越重。而当社会事务管理达到一定量的情况下,就不得不进行新的权力划分,增加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编制,这样就形成了政府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恶性膨胀。
另一方面,“企业办社会”、“机关办社会”是社会的自制能力、自律水平得不到锻炼和提高,抑制了社会的自我发展,即政府的统治功能越强,社会的自治功能就越弱。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改变政府的管理范围、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从而切实实现政社分开,把过去属于政府的部分权力转移给社会。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的基本职能就是组织“公共物品”的供给,管理好社会的公共事务,改变计划经济之下山政府包揽一切的状况。为此,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