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天津体育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之《传播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群体规范

【答案】群体规范是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指每个成员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己经确立的思想、评价和行为的标准。广义的群体规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纪律、道德、风俗和信仰等,都是一个社会里多数成员共有的行为模式。群体规范在不同的群体中产生的作用不同,利用正式群体中的压力与非正式群体中的内聚力可以产生相应的道德效应。

2. 传媒接近权

【答案】传媒接近权这一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在西方国家产生了普遍的社会影响。这一理论的首倡者是美国学者巴隆,他认为一般社会成员可以也应该享有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为确保大众的言论自由,也必须由宪法确认大众‘接近’媒介的权利”。

3. 信号

【答案】信号是指客观事物本身的某一部分或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某一部分,它预示着客观事物的来临。信号与表示物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极其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事物存在则信号存在,事物消失则信号消失,因而信号具有即时性、单一性和即物性的特点。信号不同于符号。

4. 晕轮效应

【答案】晕轮效应又称光辉泛化法、光环效应。它是将某个事物同人们普遍认同的好的事物或概念联系在一起,通过好事物的光辉泛化,使人们不经检验和查证就接受或赞同这一事物。这一策略经常用于政治传播、商业传播、文化传播等活动中,使用极其普遍。

二、简答题

5. 简述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1)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的含义

①整群抽样,又称聚类抽样,是将总体中各单位归并成若干个互不交叉、互不重复的集合,称之为群; 然后以群为抽样单位抽取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

②分层抽样,又称分类抽样或类型抽样,是指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同质层,再在各层内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分层抽样的特点是将科学分组法与抽样法结合在一起,分组减小了各抽样层变异性的影响,抽样保证了所抽取的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2)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的区别

①分层抽样要求各层之间的差异很大,层内个体或单元差异小,而整群抽样要求群与群之间的差异比较小,群内个体或单元差异大;

②分层抽样的样本是从每个层内抽取若干单元或个体构成,而整群抽样则是要么整群抽取,要么整群不被抽取。

(3)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的联系

①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都具有目的指导性,针对目标样本可做出相应的预测,二者在实施的过程中都具体可行并且遵循成本最低的经济型原则。

②在根据样本资料推论总体时,可用概率的方式客观地测量推论值的可靠程度,从而使这种推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6. 优秀传播模式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案】在传播学研究中,一个优秀的传播模式常具有下列五种功能:

(1)构造功能

它能揭示传播过程中各系统或要素之间的先后次序、排列方式、结构形态以及与外界的种种联系,可以使我们在观照、分析其中任何一个要素时能获得整体的形象,认识到这一要素和相关因素之间的复杂联系及互动图景。

(2)解释功能

即传播学者可用它来观察和分析信息传播中出现的种种现象,用来回答和解决信息沟通中遇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并能够以一种简洁的方式和清晰的描述将结果或答案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3)引导功能

即引导研究者、决策者以及实际操作人员密切关注传播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及其关系,从而积极主动地干预之,调控之,使自己的工作能始终沿着一条比较正确的轨道前进。

(4)简化功能

即接受该研究模式的传播学者的研究工作,不再需要从起码的原则和基础开始,他可以跳过一些要素,简化一些步骤,集中精力和时间深入到这门学科最微妙、最深奥的理论前沿去寻金觅宝。

(5)预示功能

它可以对某一项将要进行的传播活动的进程或者结果进行预示和预测。至少,它能够为估算信息传播的各种不同结果可能发生的概率提供依据,传播研究者因而可以据此建立假说,提出增强传播效果的可行性建议。

三、论述题

7. 试述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

【答案】1956年,威尔伯·施拉姆与弗雷德里克·赛伯特、西奥多·彼得森三人合著《报刊的四种理论》,该书所用“报刊”一词,是指一切大众传播媒介。该书著者施拉姆认为,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制度与其社会政治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

(1)集权主义理论

这一理论的研究者赛伯特认为,集权主义理论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种也是最古老的一种传播制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报刊是国家的公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 大众媒介统一步调,国家才能

顺利地为公众的利益服务; 在某些情况下(如在交战状态的国家里,军人统治下),集权原则甚至体现人民的意志。所以,对报刊应严加控制和审查,对违反有关规则的应加重处罚。比如给予那些经过选择的驯顺的人以经营报刊的权利,实行颁发出版许可证制度,法院对违法(如叛乱罪、煽动罪、诽谤罪)者提起公诉,加以处罚等。

(2)自由主义理论

由约翰·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1964)一书中最先提出,由约翰·密尔(J.S.Mill )的《论自由》一书加以系统化。

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坚持个人的重要性,依靠个人和理智活动能力,主张言论和出版自由,进而形成“观点的公开市场”。在此市场中,最好的思想总会得到承认,而最劣的思想则会失去作用。赛伯特在论述中引用查菲(1947)的观点认为,下述控制或压制都是对报刊自由的冒犯:要求报刊出版必须事先领取执照; 对传播内容进行审查; 对触犯或批评当局的内容处以罚金; 对有关传播者予以刑事处分,并在民事上承担损害赔偿; 对信息采集与报道横加干涉; 对人们购买、阅读或收听、收看征税并加以干预。

(3)社会责任理论

鉴于自由报刊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并招致许多批评的现状,社会责任论主张:传媒(报刊)对社会有着种种义务,要不负公众的信任; 报刊要“供给真实的、概括的、明智的关于当天事件的记述,它要能说明事件的意义”; 它应当成为“一个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要能描绘出“社会各个成员集团的典型图画”; 要负责介绍和阐明社会的目标和美德; 要使人们“便于获得当天的消息。”作为真正的职业传播者,还应当遵循公认的道德准则和职业标准,不会为金钱而去做某些事,切实关心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该理论的研究者彼得森在落笔时既肯定了社会责任论正在日益兴盛的前景,也看到了它还有不够成熟、有待完善的一面。

(4)苏维埃理论

威尔伯·施拉姆认为,这一理论既是集权主义的变体。在施拉姆的笔下,苏维埃国家的大众传播媒介被描述为:大众传播媒介与组织传播媒介不可分割; 大众传播媒介是作为国家和党的工具来使用的,并作为党实现统一的工具、发布“指示”的工具; 它们几乎是专用于宣传和鼓动; 传播者被强制性地要求承担严格的宣传责任; 它们由国家经营和控制; 传播者的自由和责任也不可分地连在一起。

施拉姆曾撰写过许多较为客观、公正的学术著作,但他在这一理论的分析上则带有明显的片面性、主观性和“冷战”色彩。麦奎尔的分析则冷静得多:“毫不奇怪,该理论并不赞成自由表达,但它建议传媒在社会上和在世界上发挥积极作用,非常重视文化和资讯,重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

8. 评述现代文化的象征性。

【答案】(1)概念

“文化”一词,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解释。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中,“文化”可以作为符号体系尤其是象征性符号体系来把握。美国文化人类学家C. 吉尔兹曾经下过这样一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