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北师范大学公共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公共选择

【答案】公共选择也称公共决策,指政府或公共部门的选择,即公共部门对公共物品如何生产、生产什么和为谁生产的间题进行决策和选择。公共选择或公共决策具有三个特点:

①集体性。公共决策不是私人决策者做出的个人决策,而是由政府做出的集体决策。从经济内容上划分,公共决策主要包括资源决策与分配决策。资源决策是关于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解决集体面临的共同问题,这是一个效率问题。分配决策是关于财富和收入再分配的问题,这是一个社会公平问题。

②非市场性。私人物品是通过市场来解决生产和分配的,而公共物品则是通过非市场的政治程序来解决生产和分配问题的。公共物品生产的资源配置问题不能通过经济市场来有效率地解决,只能通过政治市场来解决。在政治市场上,需求者或消费者是选民、纳税人,供给者或生产者是政治家、政府官员。供求双方通过交换相互发生作用。

③规则性。市场运行有一定的规则性,公共选择也有一定的规则性。在个人之问存在偏好差异的情况下,必须确定规则以便协调人们的行为,因此政府必须进行决策以选择那些能够反映和满足-般人或多数人偏好的规则。

二、简答题

2. 为什么说亚当·斯密和瓦格纳的税收原则分别反映了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和垄断阶段的根本要求?

【答案】(1)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

①平等原则

是指一国国民都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按照各自能力的比例,即按照各自在国家保护下获得的收入的比例,向国家缴纳税收,以供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之需。

②确实原则

是指各个国民应当完纳的税收必须是确定的,不得随意变更。确实原则要求实现课税的确定性,以便纳税人在事前作出决策。

③便利原则

是指各种税收完纳的日期及完纳的方法须给纳税者以最大的便利。

④节俭原则

是指税收的课征费用应当最少的原则,它要求一切税收的征收,须设法使人民所付出的尽可能等于国家所得的收入。

斯密的税收四原则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市场和资本的基本要求,即尽量限制政府干预的“守

夜人”国家理念是一致的,所以说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反映了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根本要求。

(2)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德国财政学家瓦格纳提出了四项九日的税收原则:

①财政收入原则,包括充足原则和弹性原则两方面

税收收入应能充分满足国家财政的需要,而且要有弹性,随着财政支出需要的变动而相应地增减。

②国民经济原则,包括税源的选择和税种的选择两方面

a. 税源的选择要有利于保护资本即税本,税源应该主要是所得,而尽量避免对财产和资本的课税;

b. 税种的选择则应考虑到税负转嫁问题,尽量选择难于转嫁或转嫁方向明确的税种。

③社会正义原则,包括普遍原则和平等原则两方面

a. 普遍原则要求税收负担遍及社会上的每个成员,每一公民都有纳税义务;

b. 平等原则指税收负担应力求公平合理,主张采用累进所得税制,并对最低生活费用免税。 ④税务行政原则,包括确实、便利、节省三方面

a. 纳税的时间、方式及数量等应预先规定清楚;

b. 纳税手续尽量简便,以方便纳税人;

c. 征收费用应力求节省。

瓦格纳的理论适应了当时国家从消极的“守夜人”到社会政策执行者职能转变的需要,也把经济与税收的关系放到了突出的地位,所以说瓦格纳的税收原则反映了垄断阶段的根本要求。

3. “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度,最佳税收总量可能是不同的”,这句话对吗? 为什么?

【答案】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1)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宏观税负究竟多高才比较合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税收理论问题。衡量宏观税收负担的指标是国民经济税收负担率,主要有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和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

①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指一定时期内税收收入的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T/GNP)。其中,国民生产总值是以一个国家的居民为依据计算的生产总值,包括居民在国境内外的全部最后产值和劳务总量,但不包括国境内非居民的这个部分。

②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指一定时期内税收收入的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T/GDP)。其中,国内生产总值是以国土范围为依据计算的生产总值,包括国家领土范围内居民和非居民的全部最后产值和劳务总量,但不包括居民在国境外的这个部分。

(2)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国家的宏观税负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国家,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宏观税负水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影响宏观税负水平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国家职能的大小、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文化观念、历史传统政治因素等,每一因素的变动都会对宏观税负产生影响。

4. 中国现行消费税有哪些优缺点?

【答案】(1)中国现行消费税的优点

①消费税征税项目具有选择性;

②按不同的产品设计不同的税率,同一产品同等纳税;

③消费税是价内税,是价格的组成部分;

④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以及从价从量复合计征三种方法征税;

⑤消费税征收环节具有单一性;

⑥消费税税收负担转嫁性最终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2)现行消费税存在的问题

①现行消费税立法层次较低有必要进一步修订和补充,并通过全国人大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给消费税一个较高的法律地位。

②现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过窄如对能源产品征收的消费税只限于成品油,而忽略煤炭、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等。

③现行消费税的纳税环节不尽合理由于消费税属于中央税,一些地方不仅对企业的做法熟视无睹,甚至用同样的方法挖走中央收入。

④现行消费税实行价内税存在一定弊端

a. 形成了增值税与消费税事实上的交叉征收。

b. 容易掩盖消费税的间接税性质,不利于我国价格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

⑤税率结构不合理如对一次性木制筷子和大排量、高能耗汽车消费税征税税率偏低。

5. 中国的利益集团对公共产品提供有何影响? 试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答案】以某市某大桥的修建为例。

(1)大桥的修建属于公共产品的提供,当地政府决定用BOT 模式进行大桥的修建。

(2)在选择BOT 承包商时,虽然采用的是招标的方式,但最后招到的不一定是可以把项目做得最有效率的公司。原因可能有以下儿个方面:

①官员留下更多预算,满足自己的个人需求;

②官员收受贿赂,形成“创租”和“抽租”行为;

③某基建公司通过裙带关系获标,这样政府就选择了不合格的承包商。

上述事件的结果是造成公共产品提供的低效率,甚至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导致大桥没有充分发挥公共物品的价值,实现公共服务的职能。

三、论述题

6. 在20世纪80年代,假设没有高估税收的作用和有着正确的税制设计,利改税能够成功吗?

【答案】(1)在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中国进行了“利改税”即以税代利的改革,试图改变财政原先以利润上缴集中企业利润的形式,代之以企业所得税形式。

从中国的改革过程来看,这一改革所希望的通过税收来规范国家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