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北大学公共经济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凯恩斯主义
【答案】凯恩斯主义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创立,并由其追随者发展的,运用凯恩斯提出的方法分析经济活动水平的宏观经济理论。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被视为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标志的经济学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凯恩斯在该书中提出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政策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造成了革命性的冲击,故被称为经济学中的“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有:
①以总量分析方法代替个量分析方法。以个量经济分析为基础的总量分析方法奠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②分析了消费总量和收入总量的关系,证明了非充分就业的存在。总收入等于总消费加上总投资,如果存在净储蓄,投资不足以抵消储蓄,那么收入就会下降,失业就会上升。消费和储蓄水平主要取决于个人的边际消费倾向,而个人的消费倾向是收入的函数。企业的总投资多半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或取决于企业主预期的资本投资将带来的盈利。利率并非取决于相等的储蓄水平和投资水平,而是一个决定于个人希望保有现金储蓄的程度这一独立因素,简而言之,人们的流动偏好决定利率。因此,储蓄和投资并不总是趋于平衡,相反储蓄水平经常高于投资水平,而失业现象和经济停滞便经常存在。凯恩斯经济学第一次证明了非充分就业的存在。
③否认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国家干预经济运行。为了防止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出现大量失业,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中央政府应当用赤字财政去刺激总支出,刺激总投资,补偿总需求的不足。财政赤字政策可以借助于乘数效应把收入提高到充分就业水平。
二、简答题
2. 中国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债务是否为国家债务? 它们所提供的信用是否为国家信用?
【答案】(1)政策性银行是指那些多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我国的三大政策性银行都是国务院全资设立的、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2)公债是国家或政府以其信用为基础,在向国内外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即国家或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采取信用的方式,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等方式取得资金的行为。
(3)虽然政策性银行的基本金多由政府财政拨付,但是政策性银行的资金并不是财政基金,
政策性银行也必须考虑盈亏,坚持银行管理的基本原则,力争保本微利。政策性银行的债务不是国家债务,它们所提供的信用也不是国家信用。
3. 从1835年英国实行专项补助算起,政府间转移支付距今己有170多年的历史。简述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必要性及原因。
【答案】(1)转移支付制度的含义
转移支付制度,一般是指中央政府为了平衡各个地方之间的财政能力,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采用规范的补助形式将一部分中央财力无偿地转移给地方政府使用的一种财政调节制度。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在处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关系时,协调上下级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
(2)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必要性及原因
①必要性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是为了解决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问题,以及因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全国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均衡的问题,维护社会经济的正常稳定发展。
②原因
a. 财力分配的纵向不平衡
政府间的纵向财政关系,是指不同级次的政府因各自收支的平衡差距而产生的上下级之间的资金运动。纵向不平衡产生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的差额,反映了不同级次政府的收入和支出的划分或责任。为了保证地方政府拥有实现其职能所必不可少的则一力,需要有政府间转移支付来平衡中央与地方间的预算,使国家财政能确保各级政府的正常运转。
b. 财力分配的横向不平衡
它是指由于各地区的人口、地理、资源等情况和其他因素造成的各地方政府支出上的较大差异。由于财源分布的不均衡,不同地区可能拥有不同量的税基,在实行相对统一的税收体系情况下,必然会使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不尽一致,导致了地区财政能力的差异。这种财政能力和支出需求的差异使得有些地区无法维持政府正常运转并满足公共服务需求,客观上要求中央政府通过则政转移支付来平衡。
c. 外部性
地方政府提供的某些服务项口,具有外部正效应,其所产生的利益不只是为本地区居民所享受。山于计量比较困难,难以使地方政府间进行对应的相互补偿,因此必须由较高级次政府乃至中央政府按规范、统一的标准,对地方政府的外部正效应较为明显的活动,进行相应的利益调整。
4. 1994年之前中国主要是通过向银行借款来弥补财政赤字的,其利弊何在?
【答案】(1)通过向银行借款来弥补财政赤字的好处
①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的发展
a. 政府向银行借款从而减少了货币的供应量. 进而调节了社会需求总量。
b. 在短期内,经济若处十非充分就业状态,社会的闲散资源并未充分利用时,财政赤字可扩
大总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经济回升,实现潜在需求和现实需求的平衡。
②促进就业,缓和社会矛盾
政府利用向银行借款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创造出更多的社会岗位,另一方面加大了对失业人员的保障程度。
③缓解了政府的则政危机,加强了政府的职能的形式
(2)通过向银行借款来弥补财政赤字的弊端
①财政部欠央行的借款,必须有相应的资金来偿还。否则,央行只能通过发行货币的方一式来弥补这个窟窿,这相当于由全体的货币持有人来分摊这个损失。而央行通过这种方式投放的是威力巨大的基础货币,这样的方式可能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
②财政赤字可能增加政府债务负担,容易引发财政危机,长期扩张积累的后果必然会导致更猛烈的经济危机的爆发。
5. 中国是否应当以增值税全面取代销售税?
【答案】中国还不能以增值税全面取代销售税。中国的销售税主要包括营业税和消费税。 虽然目前国家正在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的试点,以取消重复征税,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减轻中小企业的税负。但增值税的引入有一个转型的问题,该问题的本质将取决于增值税的形式与它将会替代的其他税收形式的关系与影响。
消费税一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消费税是在对货物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收的一个税种,主要是为了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方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另外,增值税可能被偷偷用于扩大政府公共部门的规模。由于它是对企业征收的,所以增值税会隐蔽于消费者所付的总价格之中,从而不被视为一种直接的税收负担。这对立法者来说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对纳税人来说,则是一大缺憾。
三、论述题
6. 中国现行的政府预算制度,是否具备了规范化的政府预算制度的四个基本性质?
【答案】(1)现代政府预算制度具有以下四个基本性质:
①计划性
a. 政府必须预先制定政府预算草案,编制下一预算年度的收支计划,并向议会提交预算草案,经过议会的审议批准之后才能执行。
b.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如果实际情况发生变化,需要变更预算,也应当通过预算的追加追减程序,由议会审议批准后才能执行新的预算。
②归一性
a. 所有政府收支,除某些特殊的例外,都必须纳入政府预算,都必须受到议会和社会公众的决定、约束和监督。
b. 能够避免政府通过将收支放在预算外,逃避社会公众决定和监督的现象发生,保证政府收支决定权完全转到议会和社会公众手中。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