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广播电视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图像新闻
【答案】图像新闻是指用新闻画面(活动图像或系列新闻照片)与新闻语言播音相组合的新闻报道。这类新闻的画面运用有三大忌讳:①改变新闻事件过程、地点的摆拍; ②重复使用同一段画面来拼凑播音稿所需要的时间长度; ③使用所谓的资料画面,根据播音稿涉及内容贴相关的画面。
2. 空白
【答案】空白,是一切平面造型作品中的特殊因素,‘自是指画面中处于背景位置、实体对象之间的单一色调的空隙。在电视新闻画面中,落在清晰范围之外,失去了原有实体形态的天空、大地、水面及一切景物,由于其色调的单一,都可视之为“空白”。空白是一条无形的纽带,使画面内各个实体因素之间沟通联系,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空白在画面中的运用,可以突出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有助于人物思想动态和意境的描绘,给物体带来动向、动势,使画面充满可感的情绪。
3. 特写
【答案】特写是指拍摄距离变化会形成各类“景别”的具体内容,即: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特写是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也包括一部分近景。特写的功能是选择与放大。特写有多种,其作用都是通过细节去揭示事物的面貌,去发掘事物的本质。特写还可以弥补新闻消息一般不太涉及的“心理情绪”这一内容的传播,使人们在接受基本信息的同时,感受特写细节所传递的无言的感情信息。特写画面内容单一、易懂,画面的时间长度有2秒钟即可。
4. 深度报道
【答案】深度报道是对新闻事件中的“五个W 和一个H' ,等新闻要素作立体的、全方位的反映,不仅仅报道发生了什么事,更为重要的是针对事件的发生进行分析和预测,达到“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明明日的意义来”的传播目的。深度报道的“深度,,,是一种全方位的,蕴涵着事与理的思辨“深度”,绝非是一般性的背景介绍、分析和解释。深度报道这一体裁形式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是在报业与电子新闻业的抗衡中交替运用而产生的,深度报道进入电视新闻后,同样得到了有效的运用,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5. 影调
【答案】影调,是不同亮度的景物所形成的有明暗差别的影像,这些明暗差异所产生的黑白灰级差,谓之影调。影调是保证电视画面影像质量的关键因素。影调在电视画面构成中的作用主要有五个方面:①影调是构成电视画面形象的基础; ②影调可以突出重点; ③影调可以增强u 面的透视感; ④影调可以突出物体的质感; ⑤影调可以加强画面的气氛。
二、简答题
6. 怎样加强新闻采访和写作的辩证统一,不断提高新闻作品质量?
【答案】加强新闻采访和新闻新闻写作的辩证统一,不断提高新闻作品质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思想认识
记者在思想上应当牢固树立起采写并重的观点,既看重采访,又看重写作,两者不可偏废。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相互关联作用,其目的是要加强新闻采访,提高新闻写作质量。在实际的新闻工作中,不少记者存在重写作轻采访的倾向,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记者的思想中对“妙笔生花”看得过重,另一方面是对记者成绩评定的标准往往只注重发稿量,忽视采访的投入和功夫。因此,记者必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采访和写作并重的观点,在实际工作中既评选好新闻作品,也要评选成功的采访实践和优秀记者,形成一种采访和写作并重的社会氛围。
(2)加强组织措施
①要大力加强记者队伍建设,记者必须深入第一线采访,不能有空头记者、挂名记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灵活机动、深入实际的记者队伍,强调和确保记者深入到第一线,深入到群众中去。绝不能做等新闻上门的空头记者、挂名记者。
②要建立和落实新闻记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制度。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认真纠正一些记者安于泡会议、坐办公室的不良风气。要建立一些相关的制度,并认真落实。只有深入基层认真地进行调查研究,才能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发现实际问题,并真正做好采访报道的工作。
③要注意培养名记者,允许并提倡记者有不同的写作风格,避免新闻报道的趋同化,不要千稿一面。要建立一支灵活的队伍,专门采写热点题材,随时随地报道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④要建立新的新闻采访体制,加强新闻改革,推广和运用聘用制,加快人事制度改革,使更多优秀的、年轻的记者迅速成才。
(3)做好后勤保障
①要继续提高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在第一线采访的记者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大力表彰优秀记者,并在待遇上给予落实。比如定期评选优秀记者,在社会上形成尊重记者、支持记者工作的良好风气。
②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鼓励深入细致、认真负责的采访,批评闭门造车、主题先行、观点强加于人的小良采访作风。
③要改革内部管理体制,为好的采访提供条件,为好的新闻作品开绿灯,加强时效性,提高
新闻生命力。为记者配备必要的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简化审稿制度,为采访、写作提供更好的条件,确保新闻时效性。
④要营造出一种有利于记者在坚持四项基本原的前提下,大胆采访、顺利采访的社会环境。这需要整个社会加入对新闻舆论监督的支持,不断健全和完善有关法规、制度,使新闻采访与写作工作能更有力地推动国家两个文明的建设,在人们生活中发挥更人的作用。
7. 加强新闻采访研究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加强新闻采访研究工作对新闻事业和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1)直接指导新闻采访,推动新闻事业发展
新闻采访研究是新闻实践活动的理论结晶,然而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还是指导实践,使之应用、贯彻在实际生活中去。新闻采访研究是新闻采访活动的指挥棒,直接指导着采访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采访研究中的新闻真实性原则,是贯穿在采访中的一条红线,它确保了新闻事业生存、发展的现实意义,是坚决不能动摇的。
(2)活跃采访学学术风气,提高新闻理论的水平
新闻采访学既要研究新闻采访的方法、技巧,又要研究采访活动的规律。这些从生活的大海中抬出的理论的珍珠,是整个新闻理论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活跃学术风气,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各新闻实践机构与各新闻科研机构的学术渗透,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与学校、科研所的联系更为紧密,对于提高新闻理论水平有着良性的促进循环的作用。
(3)培养锻炼新闻队伍
将新闻采访研究的理论用于实际采访活动的指导中,对于大批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成长极为有利。他们可以获得前人的知识、经验,并将之应用于实践,避免走弯路和个人摸索的无谓浪费,同时,也可以大量汲取新闻采访的理论精华,对于培养记者个人素质,提高自身修养大有裨益。
8. 简述深度报道的渊源、概念及优势。
【答案】(1)深度报道的渊源
深度报道这一体裁形式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整个世界继续动荡不安,此起彼伏的战争、核军备竞赛、股市起落、黑人民权运动等政治、经济方面的重大事件,常常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②报纸为了对抗电子新闻竞争被迫寻找新的出路。报纸只有充实版面内容,开拓报道的深度和广度,才有可能胜过广播和电视的挑战。当报纸摆脱了纯新闻的“幼稚”,显出一些“高深”时,广播、电视又步其后尘紧追不舍,也开始制作深度节目。报纸与电子媒介这样几经较量,终于逐步孕育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2)深度报道的概念
①深度报道是对新闻事件中的“五个W 和一个H' ,等新闻要素作立体的、全方位的反映,不仅仅报道发生了什么事,更为重要的是针对事件的发生进行分析和预测,达到“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明明日的意义来”的传播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