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财经大学信息学院812公共政策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过程途径
【答案】过程途径的要点是将政策看作一种政治行为或政治行动,通过政治与政策的关系对政策的政治行为进行阶段性或程序化的研究,这是行为主义政治学观点在公共政策研究上的反映。政策过程被视为是一系列政治活动的构成。根据政策过程的每一步骤的特点,对政策加以分析,从而发现政策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决策应当如何做出。
2. 公共政策分析
【答案】公共政策分析是指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它的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其具有下列儿个基本特征:
①公共政策分析是一个跨学科的、应用性的研究领域;
②公共政策分析既是方法论,又是艺术;
③公共政策分析涉及从问题发现到问题解决的整个政策过程;
④公共政策分析不仅是描述的,而且也是规范的。
3. 需求显示过程
【答案】需求显示过程是准确显示投票者偏好的一种方法。其实质是通过对个人征收某种税收的方法来促使个人真实显示他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从而确定给投票者带来好处最多的方案。这一方案的实施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需求显示过程的最大优点是鼓励投票者真实表达自己的偏好,从而避免人为增加决策成本,提高决策效率。
4. 洛仑兹曲线
【答案】洛伦兹曲线由统计学家M.O. 洛伦兹提出,是指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洛伦兹曲线是用一个正方-形图来表示的,其中横轴表示全国家庭或个人依所得由低到高分成几个等级的累积分数; 纵轴表示所得分配累积百分数。通过洛伦兹曲线,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国家收入分配平等或不平等的状况,它作为一个总结收入和财富分配信息的便利的图形方法而得到广泛应用。
5. 政策主体
【答案】政策主体可以一般地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政策主体的构成因素一般都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利益团体、
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选民)等。但是,由于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各国的政策过程存在着差别。因此,政策主体的构成因素及其作用方式也有所不同。
西方政策科学的沦著或教科书往往将政策主体或政策活动者划分为官方的和非官方的两类。官方的政策活动者是指政治体制内的、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一般包括国家机构、执政党、政治家和官员; 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是指政治体制外的、不直接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利益团体、公民(选民)、大众传媒以及民间思想库等。
6. 测量
【答案】在社会研究中,测量是指对所确定的研究内容或调查指标进行有效的观测和量度。具体来说,测量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将数字或符号分派于研究对象的特征之上,从而使社会现象数量化或类型化。这一概念包含三个要点:研究变量、数字或符号、分派规则。有效的测量必需满足三个条件:准确性、完备性、互斥性。
二、简答题
7. 试辨析:思想库不光是思想。
【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思想库己不仅仅是思想,其成熟是政策科学兴起的一个重要因素。
(1)思想库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思想库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首先出现的。思想库的成熟有力地推动了政策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正如德洛尔所指出的,思想库是政策科学研究的最纯粹的组织体现,它不仅是政治设计的有意义的发明,而且也是政策科学或政策研究成长的摇篮。思想库既锻造了政策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又使政策研究成果凝聚为一个新的学科; 它既是政策研究的理想场所和政策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中间试验基地,也是公共政策学的学生、政策分析者以及官员的实习、锻炼的基地。那格尔则认为:“思想库是产生可靠的、可以被有关部门接受的政策研究成果的主要机构。”
(2)思想库是现代国家公共决策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思想库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联结权势集团和直接决策者的中介,起到了使政治系统与社会广泛联结的作用。它们一方面直接填补掌权者的职责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 另一方面间接起到政府职能作用,为政府机构的有效运行服务。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提供政策建议,充当咨询参政机构;
②提供学术思想,充当认识机构;
③提供政策结果信息,充当评估机构;
④向政府输送官员和专家,充当人才交流、储备机构;
⑤制造舆论、传播观点,充当宣传机构。
总之,思想库成为现代公共决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思想库的成熟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公共决策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8. 简述政策分析的五种基本模式。
【答案】在现代政策分析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分析模式。其中有五种基本的模式:
(1)全面理性模式(comprehensive-rationalmodel
全面理性模式又称纯粹理性模式(pure-rationalitymodel ),是指决策者能够依据完整而全面的资料做出合理性的决策。很难确定是谁提出了这一模式,但是在经济学、管理科学、政治学及行政学等学科中可以发现这一模式的广泛使用。这一模式意味着决策者能完全客观而合乎逻辑地看问题,他心中有明确的目标; 在决策过程中,他的所有行动,不断地使他选择有效达成目标的备选方案。
(2)有限理性模式(boundedrationalitymodel )
有限理性模式是西蒙和马奇在批评全面理性模式及对行政决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它的要点是: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对备选方案的选择,所追求的不是最优的方案,而是次优或令人满意的方案。决策者在“满意’,标准和有限理性之下,面对一个简化了的决策,不必再去检视“所有的”可能备选方案。
(3)渐进模式(incrementalistmodel )
渐进模式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政策分析家林德布洛姆提出,其内容是,政策制定所根据的是过去的经验,经过渐进变迁的过程,而获得共同一致的政策。它以现行的政策作为基本方案,在与其他新方案相互比较后,制定出对现行政策修改、增加的新政策。
(4)混合扫描模式(mixed-scanningmodel )
混合扫描模式由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A-埃泽奥尼提出。他的模式试图将全面理性决策和渐进主义模式的优点结合起来,埃泽奥尼宣称混合扫描理论把理性决策和渐进决策两方面都考虑到了,在一些场合,全面理性模式是合适的; 而在另一些场合,渐进模式是合适的。一言以蔽之,混合扫描理论是渐进主义和理性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5)最优化模式(optimal model)
最优化模式又称规范最优模式(normative optimal model),是德洛尔提出的带有综合性质的模式。德洛尔在批评全面理性模式和渐进模式并吸收这两种模式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最优模式。他认为,全面理性或综合理性模式的要求过于理想化,在现实世界中难以达到。而渐进主义模式虽然更贴近实际,更适应于人类的本性和理论上更成熟,但是它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德洛尔将最优化模式的分析过程分为3个阶段18个步骤。
9. 在政策执行中如何进行工具选择?
【答案】政策工具(又称政府工具)是政府治理的手段和途径,是政策目标与结果之间的桥梁。在执行政策时,选用何种政策工具以及用哪一种标准来评价该政策工具的效果,对于政府能否达成既定的政策目标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政策执行中的工具选择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工具选择的因素主要有政策日标、工具的特性、工具应用的背景、以前的工具选择和意识形态五种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