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50艺术与传播基础理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荒诞主义戏剧
【答案】荒诞主义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在法国兴起和形成,而后流行于戏剧舞台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是现代戏剧流派之一。“荒诞派戏剧”这一名词最早见于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思林1962年出版的《荒诞派戏剧》一书,它是作者对20世纪50年底在欧洲出现的贝克特、尤内斯库和品特这类剧作家作品的概括,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否定人类存在的意义,认为人与人根本无法沟通,世界对人类是冷酷的、不可理解的,他们对人类社会失去了信心,这是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荒诞主义戏剧没有完整连贯的情节,没有戏剧冲突,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它表现的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人与人的关系是无法沟通的。
2. 科波拉
【答案】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1939年4月7日一),美国著名导演。新好莱坞的辉煌时代在70年代。70年代的青年导演们重回类型电影的传统,试图开掘出经典类型电影的新元素,在商业价值的体现中灌注个人的艺术追求。拍摄有《教父》、《现代启示录》的科波拉就是典型代表。
3. 《恐怖的回忆》
【答案】《恐怖的回忆》由苏祖圭编导,发表于1933年1月20日《中国无线电》杂志,是我国最早的广播剧。该剧讲述了在淞沪战争中日本在签订合约后仍旧大举进犯上海之时,小人物孙某、其儿子和邻居的遭遇,全剧共两场。在上海私营亚美广播电台在募捐支援抗日前线将士的活动中播出。
4. 固定镜头
【答案】固定镜头是指摄影机以固定机位、固定焦距、固定方向、固定角度拍摄的镜头,当然被摄对象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固定镜头是一种静态造型力式,它的核心就是画面所依附的框架不动,但是它又不完全等同于美术作品和摄影照片。画面中人物可以任意移动、入画出画,同一画面的光影也可以发生变化。
固定镜头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客观纪录和表现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静态造型
引发趋向于静的心理反应,给观众以深沉、庄重、宁静等感觉。当然固定镜头也有缺点,比如视点单一,视域区受到画面框架的限制,固定画面框架内的造型元素相对集中和稳定,所以一个镜头很难实现构图的变化。
5. 易卜生
【答案】易卜生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挪威剧作家,被称为“现代戏剧之父”,他的戏剧道路可以分为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三个阶段,主要代表作品有《玩偶之家》、《培尔·金特》、《野鸭》等等,其中的《玩偶之家》最为著名,创立了一资本主义社会中重大社会问题为主题的社会问题剧,这种社会问题剧在结尾没有直接结论,没有任何暗示,对社会问题的讨论不是通过抽象空洞的说教,而是融化渗透在剧情和典型人物性格之中。
6. 毯子功
【答案】戏曲表演基本功之一。指翻、腾、跌、扑等各项技艺。因练习和表演都是在毯子上进行而得名。通过对毯子功的练习,使演员的形体动作更为协调,还可以增强其身体柔韧性以及对各种动作的控制能力,从而在表现特定情节时,可以自如地运用形体进行艺术创作。
7. 电视散文
【答案】电视散文是一种具有浓郁抒情氛围的电视文学样式,它主要是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散点式地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将散漫的思维碎片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散文般优美的意境。电视散文将电视与散文联姻,催生成一个新的文学载体,具有文学性,包涵浓郁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广阔的社会生活时空等,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审美空间。同时它又具有电视性,以画面、音乐、色彩、字幕、声响等艺术元素构成直观的审美视觉空间,在与观众的直接交流中,产生审美的即时互动效果。电视散文的代表作有温州电视台的《永远的廊桥》、四川电视台的《哑巴渡》等。
8. 工艺美术
【答案】工艺美术是以实用或装饰为目的,利用一定的材料和技术,按照美的原则设计制作而成的物质产品,是一种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工艺美术的特点是物质生产和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工艺美术是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具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故通常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的审美性。工艺美术代表艺术品有蓝印花布、玉雕、景泰蓝等等。
二、简答题
9. 简述荒诞派戏剧。
【答案】(1)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史称“先锋派”,又称为“反戏剧派”。其于20世纪50年代初兴起于法国,之后又风靡于欧洲剧场。“荒诞派戏剧”一词最早见于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思林《荒诞派戏剧》一
书,荒诞派戏剧代表作有尤奈斯库《秃头歌女》、《椅子》,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其中,尤奈斯库《秃头歌女》的上演标志着荒诞派戏剧的诞生。
(2)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
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它拒绝用传统的、理智的手法去反映荒诞的生活,而主张用荒诞的手法直接表现荒诞的存在。
(3)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色
①没有通常的戏剧情节
荒诞派戏剧没有通常的戏剧情节。例如剧作《秃头歌女》。从史密斯夫妇的闲谈开始,随后是女仆、马丁夫妇的出场及对话,接着又是消防队长的出场和交谈及退场,最后是两对夫妇的争吵,全剧在马丁夫妇再出现,重复史密斯夫妇开始时的姿态和对话而告终。情节平铺直叙而枯燥无味,显然是摒弃了传统的故事情节。
②剧中人物没有性格
例如《秃头歌女》,剧中既没有描写史密斯夫妇和马丁夫妇的性格,也没有描写其心理活动。他们都是毫无个性的人物。
③剧本语言颇具特色
a. 大量使用绘画手册中的对话,涉及到词汇成分、语法成分、语音成分等。
b. 随着剧情的进展,人物的对话变得越来越不连贯和不可理解。
c. 对话和独自混淆,语言变成了声音和叫喊。
④表演灵活多样
作者不要求演员和导演受剧本的约束,主张打破舞台手段从属于人物和情节的旧框框,强调演员表演的灵活、舞台各种手段自由和充分的利用。
(4)荒诞派戏剧的基本主题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平庸与无聊,来揭示人生与社会的荒诞不经。例如《等待戈多》,剧中人物是两个衣衫褴褛、浑身发臭的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他们在乡间小道的一棵枯树下焦急地等待戈多。戈多是谁? 等他干什么? 这两个流浪汉也不清楚。他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等着,靠梦吃般的对白和无聊的动作消磨时光。最后,戈多没来,于是他们又在第二天晚上等待,但第二天戈多仍没来,他们只好继续等待。情境设置不合常理、不合逻辑,以此来显现人生和社会的荒诞不经。
10.中国传统戏曲和西方戏剧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戏曲艺术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将表现审美意境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属于一种表现性综合艺术,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在世界戏剧艺术中独树一帜。作为戏剧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戏剧存在诸多相同点的同时仍有众多差别。
(1)表现形态不同
西方戏剧在表演元素上比较单纯。戏剧艺术最早的形态是歌舞结合,戏剧原本是从祭祀性的舞蹈中产生出来的,但西方戏剧在发展过程中己不再拥有歌舞结合的形态:或者是依靠台词的“话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