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631公共管理综合之行政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新古典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新古典组织理论义称为行为科学组织理论,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有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组织理论、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组织平衡理论和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过程组织理论。其中,人际关系组织理论主张,建立一个“和谐有效率”的组织,必须注重组织成员行为、动机的研究,用民主方式进行管理,激励成员的积极性; 组织平衡理论则重视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个体与群体的平衡,认为组织是人群间互相影响关系所组成的系统,组织只有在确保成员贡献与满足平衡的前提下,才能抵消成员对组织的离心力,从而提高组织效率; 而决策过程组织理论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组织的功能在于提供一个有利于做出合理决策的组织结构。
新古典组织理论的特点是以组织中人的问题为中心,从动态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对于组织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但是局限于人和组织行为的研究,忽视了组织结构、法规及环境的作用等。它们都是从被管理者的内在思想、感情因素出发去研究提高效率的方法。其包括的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关于人性的理论。这种理论主要是研究对不同的人性怎样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其中较有影响的是一些学者提出的关于人性的几种假设:经济人、社会人、管理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
(2)激励理论。这种理论主要研究怎样从人的各种需要和动机来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的问题。
(3)群体行为理论。这种理论主要满足研究群体的思想和心理因素,群体之间的关系、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这种影响自然进一步影响到效率的提高。
(4)领导行为理论。这种理论主要是研究各种领导方式对效率的影响,如管理方格理论。
2. 现代法治行政的特征主要有那些?
【答案】现代法治行政是进取的、有为的、发展的行政,是法治主义与灵活适应相统一的行政,是维护法制制度与推动社会进步相一致的行政。现代法治行政的主要特征如下:
(1)现代法治行政与民主自由相互促进。指现代国家是法制的国家,也是民主自由的国家。民主自由应以法治行政为界限,法治行政则是为了保障和扩大民主自由。
(2)现代法治行政是积极主动的行政。指现代法治行政是“法律规范行政”与“法律适应行政”相统一的一种行政观念、行政制度和行政行为。
(3)现代法治行政包括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指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必须有法律依据或不抵触法律的规定,即同样应当“依法行政”。
(4)现代法治行政包容行政裁量。行政裁量是指法律没有规定或规定不完备、而由政府事权机关自由裁量处置的行政现象。
3. 简述公务员应履行的伦理道德义务。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的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大、行政、政协、审判、检察、民主党派等七类机关工作人员。公务员义务,即公务员必须遵守的行政伦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将公务员应履行的伦理道德义务具体被表述为:
(1)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2)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4)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5)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6)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7)遵守纪律,格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8)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9)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4. 简述我国行政信息开发利用现状及战略。
【答案】(1)我国行政信息开发利用的现状
①在国内外大环境促动下,我国行政信息化发展迅速。行政信息开发以各类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应用系统和网络为技术基础,逐步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政府部门应用程度不断提高,新生和存量行政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比重明显增加,提供大量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产品和服务。
②但是,在行政信息开发利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网络应用平台重复建设; 技术标准不统一; 基层政府网络建设比较薄弱; 发展不平衡,地区、部门间差别很大; 各地区、各部门间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应用平台和信息交换共享机制等。我们需要运用行政信息开发利用的战略于段,进一步促进我国行政信息开发利用的发展。
(2)我国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战略
①完善有关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政策法规。国家应制定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法规和条例,对行政信息公开原则、开发信息资源组织机构及职责、行政信息发布和行政信息保密等涉及行政信息管理的各环节,都作详细全面的规定,以确保行政信息的开发利用遵循统一规定,确保行政信息开发利用工作健康进行。
②完善管理体制,建立行政信息管理机构。根据中国行政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发展阶段,实现从技术导向到管理导向、政务导向的转变,强化行政信息管理; 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全国性行政信息管理体系和从上到下的综合性管理机构; 在部门内部设立CIO 职位并明确其地位与作用。
③重视行政信息内容的完善和服务。重视行政信息的开发,重视网上行政信息的发布和更新维护,在内容和服务上取得突破,包括强化行政信息内容的筛选、明确标准和进行分类分级,挖掘信息内在潜力,拓展政府信息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等,是实现行政信息开发目的的重中之重。
④进一步改进行政信息基础建设。基础建设包括加快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对现有各种资料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改造,逐步实现行政信息传输的网络化; 搞好行政信息网络建设,完善政府机关的内部办公网、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和政府公众信息网; 加强数据库建设,对原有数据库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内容完善,强化行政信息目录体系建设; 围绕网络环境下的行政信息采集、处理、管理和服务,加强行政信息应用系统建设。
⑤强化行政信息的标准化建设。这是行政信息开发利用的基本战略决策。标准化的建设有助于提高行政信息管理、电子政务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为此,要设立数据管理部门来集中控制和统一管理数据的定义和结构的规范化,指导、协调信息系统开发和使用人员执行标准及规范。
⑥重视人才的开发利用。行政信息开发利用的主体是人,人才的开发利用是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战略中的关键。因此,实现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战略,必须强化人才培养、人才资源发掘、人才使用和人才配置。
二、论述题
5. 试论当代西力国家的行政改革及其借鉴意义。
【答案】行政改革是行政主体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而进行的自我凋整、变革的过程。由于国情不同,同一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也往往有别。因此,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行政改革的具体内容、具体方式是各有不同的。
(1)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社会背景
①理论依据: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质疑与新公共管理的出现。
a. 泰勒的管理理论或管理主义的影响。管理是一种纯手段性活动,具有通用性,管理的原则既可以用于私营企业,也适用于公共部门。所以公共管理应该借鉴私营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经验。
b. 公共选择理论的影响。公共选择是相对于市场个人选择的非市场集体决策。其理论基石是经济理性人和交易,认为公共问题(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公共事务的处理)的解决要通过集体的非市场的方式决策即公共选择。公共选择的过程实际就是政治决策过程、政府管理过程。主张限制既得利益者在政治决策中的作用,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时应尽可能采用竞争机制以降低交易成本,政府在提供补贴以及其他领域应增加透明度。
②社会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明显增强,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依存度越大,竞争更加激烈; 公众的价值观念多元化、需求多样化; 公民的素质不断提高,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总之,时代的变化对公共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两方各国相继走上了大规模公共管理改革之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