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税收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免费搭车”
【答案】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共用品收益动机的人称为免费搭车者。如果每个人都想成为免费搭车者, 这种公共物品也就无人提供。
2. 纳税担保
【答案】纳税担保是指经税务机关同意或确认, 纳税人或其他自然人、法人、经济组织以保证、抵押、质押的方式, 为纳税人应当缴纳的税款及滞纳金提供担保的行为。纳税担保有利于保障国家税收收入, 保护纳税人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纳税担保人包括以保证方式为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的纳税保证人和其他以未设置或者未全部设置担保物权的财产为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的第三人。
3.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答案】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是税务机关对未按规定限期履行税款缴纳等法定义务的税收管理相对人依法采取的强制性收缴措施。其目的是确保国家利益, 保证国家财政资金的正常安排使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 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 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 逾期仍未缴纳的, 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 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4. 税负转嫁
【答案】税负转嫁亦称税收负担转嫁, 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 通过经济交易过程, 将所缴税款部分地或全部地转移给他人负担, 自己少负担或者不负担税收的一种经济现象。税负转嫁的基本方式有两种, 即前转和后转。
5. 抗税
【答案】抗税是指以暴力、威胁的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拒绝接受税务机关检查, 威胁、
围攻、殴打税务人员等行为, 也属于抗税。情节轻微, 未构成犯罪的, 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 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 除由税务机关追缴纳税人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外, 还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6. 代扣代缴
【答案】代扣代缴是指按照税法规定, 负有代扣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在向纳税人支付款项时, 依法从支付款额中扣收纳税人应纳的税款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和缴库办法申报解缴的一种方式。
二、判断题
7. 税收的财政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一国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变革, 都必须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
【答案】√
【解析】税收财政收入原则的核心是保证财政收入, 具体可以划分为财政收入的足额、稳定、适度、合理。
8. 税负资本化是税负后转的一种特定方式, 但是它同一般的税负后转又有着不同, 主要表现在转嫁对象的不同以及转嫁方式的不同。( )
【答案】√
【解析】税收资本化是后转嫁的一种特殊的形式, 是指生产要素购买者以压低生产要素购买价格的方式将所购生产要素未来应纳税款从所购要素的资本价值中预先扣除, 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税收资本化与一般的税负后转同样属于买方向卖方的转嫁, 但是一般的税负后转主要是通过压低进价将税负转移给生产者。
9. 税收是国家公共权力主体克服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的经常性成本补偿方式和调控手段。( )
【答案】√
【解析】在现代社会中, 市场被认为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有效机制, 但在现实中, 市场运转的失灵又是不可避免的。从弥补市场缺陷的角度看, 政府税收不仅可为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必要的资金来源, 而且可以从外部效应矫正、收入分配差距调整等方面发挥作用。
10.政府征税后, 会引起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和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下降。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因政府课税而承受的损失, 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 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损失是指因政府课税而造成的课税商品产量的减少。( )
【答案】√
11.我国的増值税全部都按照中央政府75%, 地方政府25%的分享比例进行分享。( )
【答案】×
【解析】増值税(不含进口环节由海关代征的部分):中央政府分享75%, 地方政府分享25%。
12.财政原则是税收的最基本原则。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经济效率原则, 二是弹性原则。 ( )
【答案】×
【解析】财政原则是税收的最基本原则。它包含两层含义:①财政收入要足额、稳定, ②财政收入要适度、合理。
13.税收的收入效应一般会导致经济的低效率或无效。( )
【答案】×
【解析】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 税收导致纳税人可支配收入减少, 而对纳税人行为的影响的效应;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当某种税影响相对价格或相对效益时, 人们就选择某种消费或活动来代替另一种消费或活动的效应, 税收的替代效应一般会妨碍人们对消费或活动的自由选择, 进而导致经济的低效或无效。
14.我国印花税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享比例是97%归中央政府, 3%归地方政府。( )
【答案】×
【解析】股票交易印花税收入的97%归中央政府, 其余3%和其他印花税收入归地方政府。
15.纳税人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但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应自有关部门批准之曰起或在按税法规定成为法定纳税人之日起30日之内, 向当地税务机关办理注册税务登记。( )
【答案】×
【解析】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但依法应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应自成为法定纳税人之日起30日内, 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手续。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和虽然是事业单位性质(因为没有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或者有其他性质的许可证照)但有纳税义务单位需要办理注册税务登记, 而通常定期有纳税生产和经营的纳税人需要办理税务登记。
16.现实经济生活中, 税收通常是中性的。( )
【答案】×
【解析】税收中性实际上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描述, 或者说是建立完善税制的努力方向,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并不存在。
三、简答题
17.什么是商品劳务课税?与其他课税制度相比, 它有哪些显著特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