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北师范大学961教育管理综合之教育管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管理跨度

【答案】管理跨度亦称“管理幅度”,是一个主管人员或部门直接管辖的下属人员或部门的多少。一般而言,管理跨度影响管理者对下属的控制强度,影响组织分层的多少,影响信息沟通的速度或准确性,关系下属积极性的发挥。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管理跨度小型化、大型化和权变化三种观点:①传统观点认为,一名管理者管理的下属不应超过6名,只有这样才能施加严密的控制,才能避免由于下属人员的增加而带来的复杂关系。②主张管理跨度大型化的观点认为,这种结构可以使层次减少,有利于沟通; 可以减少管理人员的数量,较少发生权利和责任的重叠,因而使冲突和推诿责任的现象较少发生; 可以使下属享有较充分的权力,有利于调动其积极性; 可以降低管理成本,节约资金。③持权变观点的人们认为,管理跨度究竟多大为好不能一概而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影响幅度的因素有:管理者和下属双方的能力; 管理工作的性质; 管理的标准化程度和下作的相似程度; 授权的程度; 管理者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等。

2. 知识经济

【答案】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指对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率,或者说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特征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有:①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 ②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 ③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主要角色; ④人力资本素质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

3. 教学质量管理

【答案】教学质量管理是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心任务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工作能否实现教育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水平。教学质量的管理就是通过各种管理活动,使教学效果达到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的要求,从而保证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人才的规格。教学质量管理,既是学校教学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搞好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简答题

4. 教育信息有哪些重要作用?

【答案】教育信息,是指教育部门(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也包括相关政府机构),在从事教育管理活动中所产生、获取和拥有的信息。教育信息管理,则是指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以及相关政府机构,对其所拥有的教育信息的管理。教育信息的作用主要有:

(1)为制定教育政策与决策提供信息基础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科学的决策是建立在准确可靠、全面系统的信息基础之上的。决策者只有获得大量可靠的信息,在保证信息收集、传递的真实性和分析推理的无误性的情况下,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

(2)对教育工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

对教育信息的分析有助于发现教育工作中的偏差,并及时向主管部门发出预警信息,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正常、协调发展。

(3)为日常的教育管理与研究提供信息咨询

教育信息不仅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强教育部门的科学管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为地方教育研究机构提供了分析的基础资料。

(4)用于各级学校的管理和提高质量

学校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是微观教育过程,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对与学校水平评价有关的教育信息比较关注,如学生入学率、巩固率、辍学率、留级率、考试合格率、升学率、教师学历合格率、图书达标率、实验设备达标率、办学条件达标率、危房率等,这些信息与学校日常管理和改进措施有着比较直接的关系。

(5)促进社会公众了解、支持和监督教育

教育信息的公开化,为促进社会各界了解、支持和监督教育起到了重要的帮助和导向作用。

5. 如何看待不同类型的教育行政体制?

【答案】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它主要由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及相互问的职权划分等构成。以下是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及各自的优缺点:

(1)集权制与分权制

①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其下属地方政府和下级机关没有或很少有自主权,一切措施都必须以中央制定的法令和指示为准。在教育上实行中央集权制的突出代表是法国。

②分权制是指下级机关和地方政府在其管辖范围内,有完全的独立权力,中央政府对其在权限内的事项不加干涉。实行分权制的典型代表是美国。

③教育行政上的集权制与分权制各有利弊

a. 教育行政上的集权制有利于教育政策的统一,有利于统筹全局、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便于调节各地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有利于统一办教育的标准,保持全国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但教育行政上的集权制又极易使教育行政管理缺乏弹性,难于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也常束缚下级机关办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b. 教育行政上的分权制最大的长处在于,可以使教育行政管理具有弹性,避免一刀切,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事业,可使教育适应各地的实际需要。权力保留在地方,还可以充分发挥地方、下级机关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权力过于分散,会带来对教育事业在领导与管理上的政

令不统一,地方各行其是等问题,以致造成教育发展上的盲目混乱、教育行政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

(2)首长负责制与合议制

①首长负责制是指由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和责任,由一人承担的制度。或者说,是由一个人负责从上级那里承担任务,向上级汇报工作并全权指挥下级和处理下级请示的问题的制度。

②合议制就指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由集体承担的制度。或者一说一个集团中凡重大事项需经集体协商,才能作出决定的制度。

③首长负责制与合议制各有利弊

a. 教育行政上的首长负责制的优点在于,教育行政领导与管理的责任明确,职权集中,便于统一指挥,效率较高。其弊端是,教育行政职权集于一身,易出现独揽大权、滥用职权的现象。其教育行政效率又往往受制于首长个人的知识能力。

b. 教育行政上的委员会制的主要长处在于,在决策上能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合理性、科学性。分工合作,集体承担,既可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作用,又可避免一人滥用职权。其缺点是决策人多,易出现议而难决的问题,使决策过程变长变慢,降低行政效率。

(3)完整制与分离制

①完整制是指凡同一层级的各机关或一个机关的各构成单位所受上级的指挥监督,完全集中于一位行政首长或单一的机关。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现状属于完整制。

②分离制是指凡同一层级的各机关或机关的各构成单位所受上级的指挥监督不集中于一位首长或机关。教育行政上的分离制是指教育行政脱离一般行政而独立,地方教育行政不受地方政府的直接指挥。

③教育行政上的完整制与分离制也各有利弊

教育行政上的完整制

优点:

a. 各级政府直接领导监督教育事业,有利于教育事业的规划和统一发展,有利于协调教育与社会其他各方面如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平衡,使教育能更充分发挥其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促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b. 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更主动地依靠教育。另外,教育直接归属各级政府领导监督,有利于教育经费的筹集。

弊端:

a. 使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政策措施缺乏独立性,难以适应地区的临时的、特殊的需要。 b. 易忽视教育自身规律,不利于按教育规律办教育。

c. 易造成教育行政部门对各级政府机构的决策指示的依赖性,妨碍各级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积极性的发挥。

d. 与经济等相比较,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容易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