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教育管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文化
【答案】文化: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用来表达一定历史时代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也用来说明具体社会、部落、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的特点。狭义的文化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机构等。文化是个有机系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统一的整体,其基础是物质生产的发展。制度文化体现为一定社会的机构和制度,联结着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文化是社会现象,具有历史连续性。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在阶级社会中,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具有阶级性。文化还具有民族性,每个民族文化都有其特定的内涵。
2. 科层制
【答案】科层制又称“官僚体制”。它是指像政府机关那样层次分明、制度严格、权责明确的组织模式。科层理论是由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思·韦伯(MaxWeber )博士提出来的。在西方,官僚体制是与同僚体制相对应的一个名词,并非贬义。科层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①职位分类②权力分层③法定资格④委其责任⑤遵纪守法⑤理性关系⑦固定工资它既反映了工业革一命对工商业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法制社会的必然结果。这种以责任制为基础,以权力为核心的理性组织的权威性对提高行政组织的工作效率是有积极意义的。
3. 学校人力资源管理
【答案】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是对教职工的智力、体力劳动能力所进行的科学、合理的发掘、组织和使用,为充分实现学校目标提供可靠的人力保障。
二、简答题
4. 请论述当前我国教育预算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案】教育预算是国家各级政府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年度收支计划。教育预算管埋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源于财政管理体制,所以,教育预算制度改革受制于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整体进程。当前我国教育预算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权财力划分不当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如何划分财权财力的问题是财政体制的核心。财权服从于事权,财权和财力的划分应以事权划分为基础。现在,地方政府的权力得到了加强。但总体来讲,中央政府的事权还比较大。这往往会导致地方为维护地方利益而采取扩大地方财政收入,截留中央政府收入等行为。因此,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是确保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顺利履行各项行政管理工作的前提。
(2)各级政府间教育财政职责划分不当
1994年,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改革后,县乡财政不仅要提供中央税和共享税中的中央部分,而且还要提供省市级税收,使县乡基层政府没有获得与事权相匹配的税基,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这就需要或者按照教育层次来划分教育事权和财权,或者按照教育经费的构成项目进行分担,从而明确教育财政的职责。
总之,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只有各级政府的教育财政责任明确,财权财力划分恰当,教育的经费保障问题才能彻底摆脱体制束缚,从而建立起真正的长效机制。
5. 在教师评价中所坚持的“公正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它在教师管理实践中有什么意义? 执行时的要求是什么?
【答案】(1)“公正原则”的含义
公正原则就是在教师评价中,实事求是,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考核,不带任何偏见、私见,不凭主观意志做出判断,使评价结果与事实相符合。
(2)“公正原则”在教师管理实践中的意义
①有利于保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考核发挥奖优惩劣的激励作用。教师评价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是对教师工作的诊断和总结,坚持公正原则能使教师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不足和优点,能保护教师的积极性,使大家共同提高绩效,提高教学质量。
②有利于建设团队,形成良好的校风。评价是组织中重要的管理手段,具有风向标作用,公正的评价能使教师形成互助、和谐、团结的组织氛围,进而形成良好的校风。
③有利于体现教师的个体价值。学校是文化单位,是知识分子群聚的社会组织。教师劳动的精神活动性质和为人师表的自我意识,使得他们特别重视自我的价值,重视个人的声誉和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要求获得别人的尊重,也期待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公正评价有利于他们体现自身的价值。
(3)教师评价中坚持“公正原则”的要求
①贯彻这条原则,要求考核主体克服凭印象、凭经验的主观臆断,而是注重调查,尊重事实,坚持以评价标准为尺度进行考察鉴定。
②要求考核主体要充分注意和结合自己学校的工作环境、学生特点等具体情况和实际水平对学校内教师个体进行综合评价。
③要求考核主体有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工具,精细、明确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工具要有较高的信度、效度,这样才能真正考核出教师的实际绩效。
6. 简述教师心理挫折产生的条件及其预防机制(挫折后的表现)类型。管理者如何对待和帮助教师调整挫折情绪和行为?
【答案】(1)教师心理挫折产生的条件
教师心理挫折通常在以下情沉中产生:
①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对社会的认识过分理想化时,一旦见到丑恶现象或不公平的现
实,则容易感到失望。
②成就需要强烈而成功的可能性不大时。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或环境所允许的条件,或学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过高造成过重压力时,都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失败感。
③当教师面临多种角色期待,而这些期待之间互相矛盾和冲突时,可使教师产生挫折感。 ④当教师产生土作中的失落感、疏远感时。如果教师对所在组织和人群缺乏归属感,人际关系不佳,或上作环境恶劣而个人无能为力时,都会产生这种感觉。
(2)教师心理防卫机制的类型
面临挫折和冲突,有人可能面对现实,积极想办法去解决,有人可能产生一些摆脱挫折困扰的心理防卫,以消除和减轻焦虑状态。这些心理防卫机制有:合理化、改变目标、暂时转移注意中心、压抑、投射、文饰、逃避和自居。前三种反应属积极性的,而后边几种则表现消极,长期存在会形成不良的心理品质。
(3)对待和帮助教师调整挫折情绪和行为的对策
管理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帮助教职工消除遭受挫折后的不良情绪或不佳表现:
①要正确认识和理解教师的挫折及表现。管理者对受挫者的不佳表现要豁达大度,满腔热情地给予帮助,创造解决问题的气氛,而决不能疏远或打击。
②创造条件让受挫者将情绪释放出来。可以通过私下交谈或开会,让他们诉说自己的不满,也可以暂时回避让其发泄。
③针对受挫原因,改善受挫者的处境,尽可能消除那些引起挫折和冲突的因素。
④对教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让他们正确对待挫折,培养不畏困难、百折不挠、乐观进取的精神。
7. 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体制是什么?
【答案】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体制是依据1963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根本原则设立的。即中央政府一级设国家教育部,地方的省市县乡四级分设教育厅(局)、局(科)、组等专门性的教育行政组织。地方各级教育行政组织均受中央统一领导。具体有如下特点:
(1)党对教育行政的领导。
党对教育行政管理的领导主要是政治路线、政策的领导,而不是直接行使教育行政组织的职能。
(2)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
①从教育行政组织上讲,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一级设国家教育部,地方在省、市、县、乡镇四级分设教育厅、局、科、室(组)等各级专门的教育行政组织。
②从教育行政内容上讲,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宏观规划等大政方针均由党中央与国务院制定,由各级教育行政组织具体贯彻执行。
③高等教育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体制。由国家教育部,中央各有关业务部门及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教育行政机构实行管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