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对同一个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对应的动机是( )。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多重趋避冲突
【答案】C
【解析】对同一个目标既想接近又想回避它就会产生趋避冲突。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初中生反抗心理产生的原因是( )。
A. 自我意识高涨
B. 独立意识增强
C. 勤奋感和自卑感冲突
D.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
【答案】C
【解析】初中生出现反抗心理的原因有三个:①自我意识高涨;②独立意识増强;③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因此答案是C 。
3. 假设在1955年,对20岁(1935年出生)群体样本进行性别角色态度评定,然后在他们40岁(在1975年)和60岁(在1995年)时,再作重新评估。在1975年对另一组20岁(1955年出生)群体样本进行性别角色态度评定,以后每隔20年再重新评定一次。这种研究方式是( )。
A. 个案设计
B. 纵向设计
C. 横断设计
D. 横断与纵向设计相结合的交叉设计
【答案】D
【解析】聚合交叉设计是将纵向设计和横断设计综合在一起的一种研究方法,其基本设计思想是在纵向设计图式中分段进行横断设计,取长补短,保留纵向设计和横断设计的优点,克服其缺点。根据题干表述,既有对同一被试的纵向设计,又有在1975年比较了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横断设计,是这两种设计的有机结合。所以是横断与纵向设计相结合的交叉设计。
4. 儿童能够自发运用记忆策略,对羊与牛、作业本与教科书、苹果与草莓的图片进行分类记忆的年龄是( )。
A.4〜5岁
B.6〜7岁
C.8〜9岁
D.10〜11岁
【答案】D
【解析】根据弗拉韦尔等人以5〜11岁儿童为被试的研宄,刺激物为一组图片,图片可以分为四类:动物、家具、交通工具和衣服。以归类作为策略考查不同年龄阶段被试的记忆效果,结果发现,10〜11岁儿童基本上是自发应用归类策略以提高记忆效果的,其他年龄儿童则不能。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
5.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前运算阶段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
A. 可逆性
B. 守恒性
C. 形象性
D. 互反性
【答案】C
【解析】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前运算阶段思维的主要特点包括形象性、非逻辑性和自我中心性。可逆性、互反性和守恒性是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
6. 保持量=(认对刺激数目-认错刺激数目)/(新刺激数目+旧刺激数目) ×100%,采用这个公式计算,记忆保持量的方法是( )。
A. 再认法
B. 自由回忆法
C. 节省法
D. 系列回忆法
【答案】A
7. 下列属于晶体智力的是( )。
A. 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
B. 发现复杂关系的能力
C. 理解词汇能力
D. 知觉的速度
【答案】B
【解析】晶体智力是在信息加工和解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
演绎推理能力等。
8. 自我同一性的确定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未经历危机和探索就做出选择的个体,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类型属于( )。
A. 同一性达成
B. 同一性延缓
C. 同一性停滞
D. 同一性混乱
【答案】D
【解析】同一性混论也称同一性弥散,是指青少年既没有经历同一性危机,也没有进行各种生活上的尝试与选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打算。
9. 个体生命在子宫内的发育,通常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按照时间顺序,应该是( )。
A. 胚种期、胎儿期和胚胎期
B. 胚胎期、胚种期和胎儿期
C. 胚种期、胚胎期和胎儿期
D. 胚胞期、胚种期和胎儿期
【答案】C
【解析】根据个体生命在子宫内的发育阶段可以划分为胚种阶段(也称受精卵阶段)(0〜2周)、胚胎阶段(3〜8周)和胎儿阶段(9〜38周)。
10.美国心理学家莫里诺(J.T.Moreno )提出的社会测量法主要用于测量( )。
A. 人际关系
B. 组织关系
C. 组织
D. 组织地位
【答案】A
【解析】社会测量法由心理学家莫里诺1934年提出,是指一种测量团体(特别是小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
11.吉卜森(Gibson )所做的视崖实验有力地表明2个月的婴儿已经具有( )。
A. 方位知觉
B. 深度知觉
C. 距离知觉
D. 图形知觉
【答案】B
【解析】对婴儿已具有深度知觉最为有力的支持就是吉卜森的视崖实验。研究表明,两个月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