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807教育管理与教学论[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Sequential design

【答案】Sequential design 中文翻译为“序列研究设计”。序列研究设计是一种在几个月或几年内对不同年龄群的被试反复进行研究的设计。它是将纵向研究设计与横向研究设计交叠在一起构成的、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方法。其主要特点在于:①发扬了纵向研究设计系统、详尽的特点,使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及其特点易于掌握,同时发扬了横断研究设计较大面积测定的优势,加强统计处理,克服纵向研究设计样本少、有时间限制等问题。②将心理发展既作为特殊的运动形式,又看到其共同之处,从而横向延伸到各个年龄段,又通过追踪的纵向研究,以获得心理结构、属性、规律发展的较全面的资料。③将共时性和历时性统一起来,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缩短了长期追踪研究的时间。

2. 依恋

【答案】依恋是指婴儿和照看人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它表现为婴儿和照看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体现在母亲和婴儿之间。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依恋一般可以分为安全依恋型、逃避型和矛盾型。其形成和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前依恋期、依恋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期。

3. 发展心理学

【答案】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宄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宄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宄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通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它研宄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具体地说,研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为了研宄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宄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4. 皮亚杰的类包含实验

【答案】皮亚杰的类包含实验是皮亚杰研究幼儿思维发展的实验。类包含是指一类物体及其子类的数量。原则上,总类中物体的数量必然大于任一子类中物体的数量。皮亚杰认为“前运算

阶段”的儿童缺乏类推理能力,不能同时想到一个子类和整个一类,因此他用一些实验来进行验证。如:他给儿童呈现一束由4朵红花和2朵白花组成的花束,问儿童“红花多还是花多?”“前运算阶段”的儿童通常回答:“红花多。”此外,他还认为幼儿不能区分一个物体表面看起来像什么和真的是什么,不能进行因果推理。一些研究者认为,皮亚杰的研究手段过多依靠语言进行呈现问题和推理判断,造成儿童理解问题本身的困难,低估了儿童的思维能力。

二、简答题

5. 简述内部言语的含义及特点。

【答案】(1)含义

内部语言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在外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在计划外部语言时,内部语言起着重要作用。

(2)特点

①隐蔽性。在进行内部语言时,需要语言器官的参与,只是语言活动的外部标志一语音不显著。

②简略性。内部语言常常以十分简略,概括的形式出现,大量的句子成分被省略。这与内部语言执行的功能有关。

6. 小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特点是什么?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案】(1)小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特点

①小学儿童的道德观念迅速发展,尽管各种道德观念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具有差异性,但在小学高年级各种基本道德观念已经形成。

②小学儿童的道德情感主要是在新的集体生活下发展起来的。班集体和少先队集体在小学儿童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上起着主要的作用。在集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和达到共同的目标,儿童逐渐意识到个人和集体、祖国的关系,并在学习等日常活动中产生了爱国主义情感、集体荣誉感、义务感、责任感、正义感等。

③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佩克和哈维格斯特认为道德行为可分为不同的等级,小学儿童的道德行为属依从传统惯例行为型,其特点是依随社会的风尚,遵从集体的决策,自己不采取单独的主张与果敢的行动。

(2)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

①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之间的区别

道德认识主要指儿童对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非观念的认知,包括对道德观念的掌握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道德情感是直接地与人所具有的对于一定道德规范的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是一种高级情感。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

②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之间的联系

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道德观念是前提和基础,

它提供必不可少的认识上的依据,为整个品德心理结构奠定思想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他品德成分形成的方向、内容和速度。道德情感是联系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是促使小学生把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介,是道德行为的内驱力。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同时还对其他成分进行检验,起着加固、调节的作用。如果没有掌握恰当的道德行为方式,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就无法体现。由此可知,三者是不可割裂的。

7. 发展心理学研宄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有哪些? 各有什么特点? 如何应用?

【答案】发展心理学研宄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等。它们的概念、特点、以及应用具体如下:

(1)观察法

观察法是发展心理学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是指研宄者通过感官或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①特点

a. 可以在行为发生的当时及现场进行观察、记录,能够收集到行为发生、发展过程的资料,具有很强的生态效度。

b. 观察资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观察者本人的能力水平、心理因素的影响。

c. 许多发展心理学研宄者所希望观察到的行为的发生有时是难以预测的,因此有时采用现场观察难以奏效。

d. 观察法的运用往往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较多的时间。

②应用

如在一个有很多有趣玩具的房间里,要求儿童不要动这些玩具,然后研宄者借故离开,看这些儿童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会不会作出违规的行为。

(2)访谈法

访谈法是研宄者通过与访谈对象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和收集其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宄方法。

①特点

a. 在访谈中访谈者应争取掌握访谈过程的主动权,积极影响儿童,尽可能使研宄按照预定的计划开展。

b. 访谈法具有特定的研宄目的和一整套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原则。

②应用

访谈法适用于一切具有口头表达能力的不同文化程度的对象,如当研究者发现所记录的回答不完全,或者还想进一步了解一些情况时,可再对被试进行访问。

(3)问卷法

问卷法是研宄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被试心理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宄方法。

①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