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系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被试间设计采用的同质化分组技术,除了匹配技术之外,还有( )。

A. 联想技术

B. 随机化技术

C. 抵消技术

D. 平衡技术

【答案】B

【解析】在被试间设计中,实验者必须尽量减少两个或多个组别中的被试差异,以保证两组被试在实验开始时各方面都相等。被试间设计采用两类分组技术来解决等组问题:匹配和随机化。抵消平衡法旨在采用某些综合平衡的方法使额外变量的效果互相抵消,达到控制额外变量的目的,常见的抵消平衡法有ABBA 法和拉丁方设计法。实验设计中没有联想技术。

2. 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

A. 法律和秩序的取向

B. 社会契约的取向

C.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

D. 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

【答案】D

【解析】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论。第六个阶段为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个人到达这个阶段,他能超越某些规章制度,更多考虑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原则。

3. 最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同伴关系并促进其社会性发展的课堂学习形式是( )。

A. 探究学习

B. 竞争学习

C. 个体学习

D. 合作学习

【答案】D

【解析】在合作学习中,团体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所有成员都达到目标时,某一个体才有可能达到目标。在这种情境中,个体会以一种既有利于自己成功也有利于同伴成功的方式活动,因此同伴之间的关系是促进、积极的。

4. 将测验对等分半后,两半测验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60, 校正后该测验的分半信度是( )。

A.0.70

B.0.75

C.0.80

D.0.85

【答案】B

【解析】利用分半法计算测验的信度,可能会低估原长度测验的信度,所以需要用斯皮尔曼一布朗公式对分半信度系数进行修订,根据校正公式可知校正后该测验的分半信度是0.75

5. 奥苏泊尔针对讲解式教学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使用该策略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 )。

A. 比较组织者

B. 观念固着点

C. 关系类属者

D. 符号中介物

【答案】B

【解析】固着观念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能为新信息与认知结构的联系提供切入点的具有的相关观念;线性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他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6. 在唐德斯(F.C.Donders )的减法反应时实验中,A 、B 、C 三种反应时分别代表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它们的关系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简单反应时

刺激的时间。选择反应时仅包括基线反应时间。辨别反应时包括基线反应时和分辨

包括基线反应时、分辨刺激的时间和选择反应的时间。因此,选 择反应时选择反应时简单反应时

7. —件白衬衫在灯光昏暗的房间里和在阳光明媚的户外亮度不同,但是人们仍然将其知觉为白衬衫。这种知觉特性是( )。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答案】D

【解析】知觉的特性包括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知觉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事物与对象。知觉整体性指人的知觉系统中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知觉理解性指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人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题目中的知觉特性是知觉恒常性中的明度恒常性。

8. 应用方差分析检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有效性,其回归自由度和残差度分别为:( )

A.1和n-1

B.1, n-2

C.2, n-1

D.2, n-2

【答案】A

【解析】回归自由度为1,残差自由度为N-2。

9. 小张去车站接一位陌生客人,他的预期会影响对这位客人的辨认。这种知觉的加工方式主要是( )。

A. “全或无”加工

B. 颉颃加工

C. 自上而下的加工

D. 自下而上的加工

【答案】C

【解析】自上而下加工又称概念驱动加工,是指依赖于个体过去经验的加工活动。A 项,“全或无”加工是指仅存在加工与不加工两种形式的加工。比如,神经冲动即遵循“全或无”的法则,即一个刺激要么不能引起神经冲动,要么引起完全的神经冲动,不存在任何的中间状态。B 项,颉颃加工是指两种相互制衡、此消彼长,过程完全相反的加工。比如,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兴奋时所引起的生理反应即为颉颃关系。D 项,自下而上的加工又称数据驱动加工,是指由刺激物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加工。

10.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 )。

A. 诱因

B. 需要

C. 兴趣

D. 信念

【答案】A

【解析】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行动,使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动机产